夜读丨“我是个好人,为什么还总被人议论?”
夜读丨“我是个好人,为什么还总被人议论?”

点击上方绿标 收听朗读音频

文/民生周刊

夜读丨“我是个好人,为什么还总被人议论?”

远离小人,远离是非,先看一个故事。

唐太宗问许敬宗:我看满朝的文武百官中,你是最贤能的一个,但还是有人不断地在我面前谈论你的过失,你认为这是为什么呢?

许敬宗这样回答。

春雨贵如油,农夫因为它滋润了庄稼而喜爱它,行路的人却因为春雨使道路泥泞难行而嫌恶它;秋天的月亮像一轮明镜辉映四方,才子佳人欣喜地对月欣赏,吟诗作赋,盗贼却讨厌它,怕照出了自己丑恶的行径。

无所不能的上天且不能令每个人满意,何况我一个普通人呢?我没有用肥羊美酒去调和众口是非,况且,是非之言本不可听信,听到之后,也不可传播。

君王盲目听信谗言,可能要遭受杀戮;夫妻听到谗言,可能会离弃;朋友听信谗言,可能会断交;乡邻听信谗言,可能会生分。

人生有七尺高的身躯,要谨慎对待听到的传言,舌头上有龙泉剑,杀人不见血。哪个人在人前没有说过人,哪个人又在背后不被说?

唐太宗说:“你讲得很好,我会记住!”

的确,一个人想取悦每个人是不可能的。

“凡事依正道而行,无愧于心,别人说长道短,无须理会”,若悟这一点,自然就省去了许多的烦恼。这也应该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人处世的借鉴和参照。

只要自己路走得直,无愧于心,完全不必去理会他人的评说。

夜读丨“我是个好人,为什么还总被人议论?”

北宋曾经有两个宰相,一个叫司马光,一个叫王安石。

两人的主张相差十万八千里,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改革派。后来王安石掌握了实权,司马光从宰相位子上被赶了下来。

这时,皇帝询问王安石对司马光的看法,想不到王安石对司马光大加赞赏,称其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正因为如此,司马光虽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但并没有因大权旁落而陷入悲惨的境地,得以从容地“退江湖之远”,吟诗作赋,锦衣玉食。

可后来,王安石因力推改革,招致太多人的攻击,皇帝只好就地免职,重新任命司马光为宰相。

这时很多人向皇帝告王安石的黑状。皇帝听信谗言,要治王安石的罪,征求司马光的意见。

想不到司马光恳切地告诉皇帝:王安石嫉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陛下万万不可听信谗言。

皇帝听完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说了一句话:卿等皆君子也!

这就是:君子之争坦荡荡。

“君子”和“小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君子只埋头做事和解决问题,不妄谈是非和做人,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

小人不谈问题本身,却喜欢针对人,容易人身攻击,却不想如何解决问题。

君子是“和而不同”,“即使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绝对敬重你的人格,事情之外还是朋友”。

小人则“同而不和”,表面上喜欢客客气气,实际上内心是一万个不认同,而且伺机在暗地里使坏,这是非常卑劣的。

孔子口中说的最多的就是君子和小人,那么与君子和小人共事,他们的处事作风又有什么不同呢?

夜读丨“我是个好人,为什么还总被人议论?”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同“君子”共事很容易,君子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别人却有仁爱之心,多半平易近人,比任何人都好相处;但要总想着讨好他,就没那么容易了。

至于和“小人”共事就难了,小人宽于律己,严于待人,疏于反省自己,却对别人要求特别完备;但只要摸透他的心理和喜好,稍微迎合、奉承一下,就开心的不得了。

孔子这段话将人情世故讲得透彻,说的均是生活中的经验。

面对他人做到大肚能容,对身边的人不过分要求。世上无完人,处事中就事论事,多看他人长处,在不影响原则的情况下,适当包容缺点与不足。

对自己也应做好配应要求。

选择厚道,不是因为笨拙,因为明白厚德能载物;选择善良,不是因为软弱,而是明白善良为人本性;选择饶恕,不是没有原则,因为明白得饶人时且饶人;选择糊涂,不是真的糊涂,只是不愿计较从而大度应对,难得糊涂,笑看世态。

夜读丨“我是个好人,为什么还总被人议论?”

主播:吕鹏

资深媒体人,大叔嗓音的小咸肉

文章来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国学人生(ID:GXRS-1)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事业部

“喜马拉雅FM”-“全民夜读”栏目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

夜读丨“我是个好人,为什么还总被人议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