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總是不睡覺?不是你不會哄,解決孩子難入睡的方法在這

“對於睡眠,我們的目標是要協助嬰兒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最簡單的方式莫過於讓嬰兒每天的生活,作息變得可以預測。”

——抹大拉·嘉寶(Magda Gerber

毋庸置疑的是,任何人都需要良好的睡眠,特別是嬰兒。他們需要很多小時不被打斷的睡眠來滿足他們在生理,認知和心智的發育。一個擁有良好睡眠的嬰幼兒精神飽滿,能更快更深入地學習新技能,相反,一個疲倦不堪的嬰幼兒則會變得無禮,易怒,事事覺得不順心,易哭。因此,對於家長而言,當務之急是儘可能地保證嬰兒良好和充足的睡眠,不僅僅是爲了孩子的健康發展,也是爲了家庭的和諧。

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其鮮明的個性和特點,嬰兒也不例外。我們不能夠教會嬰兒怎麼睡眠(哪怕是睡眠訓練也只是提供契機讓他們自己學習——雖然一些睡眠訓練法至今仍受爭議),但我們可以創造出一個舒適和諧的環境有利於孩子安心舒心休息。在這樣安全和自在,舒服和放鬆的環境裏,嬰兒可以積極地自然地學會睡眠的能力。

我們可以回應嬰兒的需要。當嬰兒疲倦的時候,我們可以及早地適度地察覺出信號,讓他們從過於興奮的狀態慢慢回覆到平靜,我們可以協助他們學習自我舒緩和自行入睡,以及最後懂得自行去睡覺。我們可以傳遞一種信號,即睡眠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而睡牀是非常舒服,柔軟的地方,躺在上面很享受。我們也必須瞭解的是,當我們的孩子生病,過分疲倦和過分興奮的時候,他們將很難入睡,從而協助嬰兒睡眠的過程對我們來說則會變得更有挑戰性。

寶寶總是不睡覺?不是你不會哄,解決孩子難入睡的方法在這

嬰兒是如何入睡?

雖然說每個嬰兒的睡眠個體差異很大,但不要輕易說我家的孩子就是天生覺少。除非一個嬰兒可以拍着胸膛說他每天只需要晚上睡12小時,就可以保證白天不需要任何睡眠了,否則我們都需要很謹慎地看待嬰兒的睡眠時長,以及通過各種微妙地調整,來探索自己寶寶的合理日均睡眠時長。

新生兒的睡眠模式,從出生到第六個星期間,是不具備任何可預測性的。他們可以很嗜睡,但每隔兩三個小時就醒來喫奶,喫完奶後又倒頭睡,沒有日夜作息之分,甚至有些嬰兒會在晚上維持比較長的清醒時間,即作息顛倒。但任何情況都是非常正常的!因爲對於新生兒來說,他們的身體系統並沒有建立24小時作息制。

因此很多媽媽會感慨,和嬰兒在一起的頭幾天乃至頭幾個星期,會像生活在霧裏一樣,摸不着頭腦無所適從,但是在這段時間裏,如果能讓媽媽們自己也培養出合適嬰兒作息的生活節奏和規律,霧會自然散去,你也會更加自在。媽媽和嬰兒一起生活以後,其中一大調整就是學會處理睡眠干擾,所以,當你的孩子睡覺時,你也盡所能提高自己的睡眠質量吧。如果當你有機會在回應寶寶和小睡之間做選擇時,選擇小睡吧,照顧好自己,抓緊任何時間休息。

寶寶總是不睡覺?不是你不會哄,解決孩子難入睡的方法在這

剛開始時,因爲嬰兒還不能分辨白天和黑夜,你要有一個24小時的時間表,寶寶也許在白天的睡眠時間比在晚上更多,在早期,你能做的也許只是基本滿足寶寶的睡眠需求和自己的基本睡眠需求,所以就不要管能否按計劃行事了。如果你能夠餵奶,換尿布,還能忙裏偷閒洗個淋浴澡,非常好。如果你的寶寶已經幾周大了,晚上睡眠逐漸多起來,你就可以開始把節奏固定下來,規律也會自然形成。比如我們可以幫助寶寶建立良好的睡眠程序,通過佈置環境協助他們更好地瞭解日光的強烈和夜晚的暗沉,讓嬰兒睡眠的過程變得很舒心,排查一些可能干擾睡眠的因素(比如被子不舒服,太熱,太涼,過分嘈雜的聲響,光線等)。

用襁褓包?

嬰兒入睡時手腳亂舞,這種不由自主的動作會慢慢自然消失。在醫院,很多新生嬰兒都會被裹上毯子,束縛嬰兒手腳的活動,RIE理論是不贊成這樣做的,裹緊的毯子讓嬰兒不能自由活動,無法吸允手指進行自我安撫,而且還提高了髖部畸形發育的風險。

如何判斷寶寶累了?

嬰兒在最初的幾個月裏,會盡可能地多睡覺滿足自身需要,當他們開始社會化後,通常就開始拒絕睡覺了,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影響孩子逐步出現的睡眠規律。如何判斷寶寶累了?從觀察“軟信號”開始:

*揉搓或者閉上眼睛

*放慢速度或者減少移動

*變得安靜

*不再想玩東西

*開始不那麼專注或者盯着某處

*吸允大拇指、食指或者整個手掌

*學步期的嬰兒變得有攻擊性,拍打和咬東西

何時何地睡覺?

每次都把寶寶放在同一個地方睡覺,RIE認爲孩子自己睡嬰兒牀是有好處的:通過這個方式可以懂得“一起”和“分開”,“分開”不等於“遺棄”。一個在自己的牀上睡覺的嬰兒依然知道如果他哭泣了,或者發生了什麼事情,他的父母會出現。不管嬰兒睡在什麼地方,只要這個地方是安全的舒適的就可以,如果你認爲嬰兒牀或牀是舒適的休息場所,那麼你的孩子也會這樣認爲。汽車座位、布兜、嬰兒椅都不適合睡覺,這些地方會很容易讓孩子睡着,但是他們並不是用來休息的,會降低孩子的睡眠質量。

睡眠環境開闊和簡單,能讓孩子更容易找到自己身體的節奏,那些頭頂的玩具對於大人來說也許很可愛和很漂亮,但是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當你瞌睡時,你希望有東西在頭頂晃來晃去發出音樂嗎?

白天發生的事情會影響睡眠規律,培養孩子好的睡眠習慣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創造一個放鬆的、有規律的白天,比起一天內受到各種打擾,噪音,頻繁進出汽車座位,度過安靜的一天更容易讓你的孩子在晚上入睡。我們很多人都非常忙,也許不能讓孩子避免這些,但是我們可以讓他們的生活保持簡單。觀察孩子的勞累信號,然後把他放下睡覺,通過觀察,你會發現規律開始出現,知道他會在每天的這個時候感到睏倦,隨着孩子長大,白天的睡眠時間表會調整,但一旦確定後,晚上的會一直持續下去。創造和跟隨這個有規律的睡眠時間表,會幫助你的孩子發展出健康的睡眠習慣。

寶寶總是不睡覺?不是你不會哄,解決孩子難入睡的方法在這

當孩子哭泣時……等等

在孩子躺下和睡着之間的時間裏,通常會讓父母很緊張,擔心孩子會哭。如果孩子哭了,很多父母會進去,抱起孩子哄,雖然意圖是好的,但是會讓孩子養成習慣和依賴。2002年的一個研究表明,那些睡覺醒來後哭泣過一會纔得到回應的孩子,在12個月大的時候更懂得自我安撫。說明什麼?孩子哭泣時,父母停一下,等得更久一點才作回應,給了孩子發展自我安撫能力的機會。

所以,當你的孩子稍微大一點的月齡,你聽見孩子睡眠過程出現哭泣,當你想迫不及待衝進去安撫他們之前,請先稍微停一下腳步,深呼吸一口氣,稍微等一等,稍微。傾聽一下寶寶的哭聲。寶寶的哭聲究竟是怎麼樣子的呢?是持續不停的驚叫,還是斷斷續續地呢喃,聲音是高亢還是低沉,這聲哭泣和之前的哭泣一樣嗎?等等。

我們必須記住的是,嬰兒的哭聲是他們表達的一種本能語言,他們用這種語言來和整個世界溝通,表達他們的需要,表達他們的情感。但是我們不可能無師自通地天生就懂得嬰兒的語言,所以也給自己一點時間去體會和感受,分析這種語言。也許我們的寶寶正在學習自我安撫入睡,也許我們的寶寶正在用這種尖叫來釋放白天過於受刺激的壓力……是的,讓我們花點時間來觀察自己的內心。

寶寶總是不睡覺?不是你不會哄,解決孩子難入睡的方法在這

作爲媽媽,面對孩子的睡眠不安我們是不是感到很緊張,是不是很有壓力,是不是很生氣,如果是的話,我們可以通過敘事法來緩解自己的壓力,緊張和負面情緒:

“我們的寶寶正在哭泣。我覺得很緊張。我想進去房間把孩子立刻抱起來。這樣的舉動會讓我的心情舒緩和放鬆。可是,我也很想給予他一點時間去了解下我們的寶寶究竟是否可以自己安撫自己——哪怕只有幾秒鐘。我不想妄下定義我寶寶一定立刻需要我,也許她是通過這種方式來舒緩自己從而學會入睡。我不想打擾她,所以請讓我等待一分鐘再進去。”

隨着嬰兒月齡的增加,媽媽可以選擇從等待一分鐘,到等待兩分鐘,到等待三,四,五……分鐘。並不是說一定要很機械地按着教材守在門外聽孩子的哭聲,但每次都給予孩子一些機會和時間去嘗試自己安撫自己入睡,隨着時間的推移,一定會有顯著效果的。

當你決定安撫寶寶的時候,進去房間裏,那麼讓我們學習如何循序漸進地安撫睡眠中哭泣的寶寶。讓每次都多做一點點,從最簡單的做法開始,可以輕輕拍拍寶寶的胸膛,溫柔但務必平靜地說,“寶寶乖,媽媽在,陪着你,沒事的”,然後停停,觀察這樣的舉動是否能夠安撫到寶寶,等待片刻。接着,如果寶寶還需要進一步安撫,可以繼續拍拍寶寶的胸膛,安撫他。寶寶遲早都會明白和接受這個安撫的方式。但如果你之前已經給予了最好的,比如母乳,那麼就要慢慢地拖長給奶安撫的步驟,慢慢放緩腳步。但所有的安撫過程,前提是,你知道寶寶的哭泣是需要被安撫,而不是飢餓或受傷。

請記住,當你做越少的事情,你給予寶寶自我學習的空間就越大。

不需要耍把戲

很多疲倦的父母通過各種小把戲來哄孩子睡覺:不斷搖晃,抱着孩子到處走,長途開車,甚至在嗡嗡作響的乾衣機上哄孩子,直到小孩睡着。這些對孩子的干擾確實會讓孩子睡覺,因爲孩子的活動受限,所以除了睡覺別的什麼也幹不了。但是這些都不是高質量的睡眠,而且這些干擾也妨礙了寶寶練習自我入睡。

得到足夠的睡眠

保證寶寶得到正確的深入睡眠和讓他學會自己入睡一樣重要。RIE理論認爲,如果孩子感到困了,應該在晚上6:00-6:30之間就讓他睡覺。父母經常感到驚訝的是如果讓孩子起得早一些,他第二天早上並不會睡更多,事實上正相反。就像如果睡的太晚,第二天反而醒的更早一樣,更早的入睡時間會讓寶寶在第二天醒的更晚,這也許不符合邏輯,但是符合生物學。

寶寶總是不睡覺?不是你不會哄,解決孩子難入睡的方法在這

@ 納丁(Nadine)

注:納丁(Nadine)是一位來自奧地利維也納地區的母親,根據博客給出的信息,她從2010年開始,納丁以其博客“一次皮克勒理論的實踐”持續記錄了她的兒子利安得(Leander)成長的點點滴滴。

最近我讀到一些文章講到媽媽的睡眠被如何剝奪,那麼寶寶們呢,他們就是媽媽睡眠被剝奪的根源嗎?他們也需要睡覺,他們跟我們一樣希望能夠在晚上整晚入睡!下面是我結合自身經歷,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我在好幾個論壇上面看到,媽媽們其實只是在互相安慰對方“不要期待太多”,或者“忍忍吧,一旦孩子長到14歲了你就能解脫了”。一個絕望的媽媽通常得到另一個媽媽的可怕經歷分享:孩子都5到6歲了還會在晚上醒來幾次,附上眨眼的笑臉,邀請她加入這個大家庭。我並不覺得這樣有用,也不相信對孩子和母親有益。

嬰兒需要通過睡覺刺激生長,這是健康發育的基礎。一個擁有充足睡眠的嬰兒的身體狀態是放鬆和平衡的。新的研究表明,人的體重會在睡眠期間調整,因此睡眠可以預防肥胖。當然嬰兒的睡眠模式會不時改變,尤其是處在身體發展階段或者生病,又或者生活環境變化的時候(如:新寶寶出生,開始上幼兒園,搬遷)。但是,如果寶寶能有基礎的充足放鬆的睡眠習慣,他們就會在度過這些階段以後迅速回歸正常。

我們能做些什麼來讓寶寶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幾個基本原則:

1.滿足他們的需求2.形成規律3.晚上不要進食(前提是符合月齡發展)4.慢慢地,輕柔地,安靜的安撫過程5.允許他們學習,允許他們掙扎

我並不是建議一個6個月大的嬰兒應該整晚睡覺,但我也不會跳出來說一個4歲的孩子還會在晚上醒來5次是正常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