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晴湘西》看過原著之後,我感覺潘粵明老師能接陳玉樓這個角色很大原因是因爲他是書粉吧。依然是少年心氣,生旦淨末丑均要嘗試,人設戲份都在其次。反而是觀衆爲潘粵明老師意難平起來。確實,這麼好的演員和演技受制於劇本和導演功力,還是很遺憾的。

怒晴湘西:潘粵明的表演受制於劇本;該劇問題不是注水,而是這個

《怒晴湘西》裏潘粵明演技到底如何?實話說有幾處瑕疵!比如能說會道的嘴皮子功夫就沒展現出來,安靜有餘!另外其自身盜墓功夫還是不錯的,但劇中給人感覺像段譽,功夫時好時壞!除了遵循原著,體現鷓鴣哨的能耐也是讓潘表演沒有更多施展空間!

怒晴湘西:潘粵明的表演受制於劇本;該劇問題不是注水,而是這個

若換成白夜的劇本導演剪輯團隊,也許又是另外一部爆款。至少整部劇不會有拖沓重複僵化之感。說潘老師沒有江湖氣魁首氣質的,怕是忘了那個身手矯健撩妹高手痞性十足的關宏宇了吧。這絕對是劇本的鍋,和演員無關。能遵循劇本在有限戲份空間和較弱人設裏演出角色的複雜性,這纔是潘老師的能力體現。

怒晴湘西:潘粵明的表演受制於劇本;該劇問題不是注水,而是這個

《怒晴湘西》中高偉光這真很還原我腦中外公鷓鴣哨的形象了,爲尋雮塵珠風裏來雨裏去糙帥糙帥的,壓力太大又有點苦大仇深的那種。不過感覺劇中外公的設定有點太過仁慈,鷓鴣哨在去黑水城前,船行江上爲救小孩拔木倉殺人端的是心狠手辣人設,被了塵大師感化後才收斂殺心。

怒晴湘西:潘粵明的表演受制於劇本;該劇問題不是注水,而是這個

有很多網友表示《怒晴湘西》的劇情開始注水,小編覺得這應該是錯覺,7-9集,搬山一派找剋制毒蟲的法寶,怒晴雞;卸嶺一派則靠着人多的優勢,想挖地找墓門,各自展示自己的長處在探寶。演出了搬山一派的智慧,卸嶺一派的魯莽和義氣。10-12集,搬山用自己的祕密武器,穿山甲挖盜洞;卸嶺用軍方帶來的炸藥強行開山,同樣也是各自施展自己的長處和手段在探墓。劇裏也是想表現出搬山卸嶺兩派不同的盜墓手法和手段吧!我覺得這幾集把搬山和卸嶺盜墓的本事敘述出來了,不是在拖戲啊!

怒晴湘西:潘粵明的表演受制於劇本;該劇問題不是注水,而是這個

其實我一直覺得,《怒晴湘西》不是注水的問題,只是對鏡頭語言的把握造成的節奏問題。拍得好的,一集只講一件事只講一個小時內發生的事情也覺得津津有味,這個就差點。但10-12觀感上比8、9好多了。比如,按理說在甕城那段應該很緊張很燃,但不知道爲什麼,觀衆沒有感受到,當時看到那套機關裝置,還是很驚豔了一把,大概是場景有點暗,鏡頭又轉換太快,還沒有等仔細看清楚,就沒有了,可惜了,那個特效或場景應該下了很多本錢吧!

怒晴湘西:潘粵明的表演受制於劇本;該劇問題不是注水,而是這個

《怒晴湘西》在一些劇情的邏輯上也有問題,前面下懸崖屬於正常反射弧陳玉樓鷓鴣哨不知道該怎麼辦很正常,開槍射箭沒有幾個人罵不合理,這是第二次下去了,行動上有準備了,心理上有準備了,結果還要看人死,死一個人放雞還就算了,死那麼多人了才放雞,你看的是開心,但是別人看的是正常邏輯性合理性,哪怕玄幻劇科幻劇。

怒晴湘西:潘粵明的表演受制於劇本;該劇問題不是注水,而是這個

第一次下瓶山早就在蜈蚣身上喫了大虧,之後是甕城機關,按原著卸嶺衆盜早就對毒蟲和機關這兩樣東西草木皆兵萬分警惕,都是做了萬全準備纔去闖關的,蜈蚣一出,嚇呆在原地,這種都是一進瓶山時衆人該有的正常反應。所以《怒晴湘西》在邏輯上是欠缺一些火候的,記得電影《動物世界》有一個崗位叫“邏輯編劇”,我覺得怒晴是不是少了這麼一個崗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