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發現每一個開店創業的人都會遇到用人管人的問題,所以我們推出了店長課程。我們竭盡全力的去篩選我們認爲體系健全和創始人負責的項目,仍然不能保證每一個加盟的人都賺錢,畢竟這也算是一種創業行爲。

這個世界,似乎所有的“存在”都有周期,生命、經濟、環境、人、工作甚至感情和情緒,無一例外。能對抗週期帶來的跌宕和起伏,唯有瘋狂和執着。

創業更是如此。

我的第一次創業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那一年,當時才26歲,滿腦袋沒有一根兒白頭髮。趕上好的光景,整個北京東三環國貿CBD所有寫字樓裏都活躍着我的客戶,當年給這些大公司做小禮品就是我的小買賣兒。

當時我也是個年營收千萬的小老闆兒,每天開着車在東三環撩500強公司的市場部小姐姐,就是我的日常。但當國家開始控制三公消費的時候,這門生意也就算是到頭了。

那時候我才發現,創業不是努不努力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價值的問題。當客戶不再需要你時,你再努力也沒用,創造不了任何價值。

後來,我嘗試過做淘寶,賠了;也嘗試過做產品,血賠!

忘了是哪一天,總之是2014年的那個夏天。當我開着車聽着廣播時,一種完全壓制不住的衝動跑了出來,幹嘛不做檔音頻節目呢,我比廣播裏的人更能瞎白活呀。

於是,5年前的6月18日,我在喜馬拉雅fm上傳了第一期音頻節目,節目標題叫做“不作就不會死”,基本就是把我這幾年創業的血淚史講了一遍。

從此,我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創業,這個節目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蛋解創業”。

當時並沒有想太多,就想做個音頻節目,吹吹牛,蛋蛋逼。踩着音頻節目紅利期,很快就有了第一個10萬粉絲,第一個50萬粉絲,第一個100萬粉絲。

但是,做着做着,才發現,哪兒哪兒都好,就是不賺錢。

第二年的夏天,我們就活不下去了,3個合夥人走了倆,還剩下我和一個志願加入的聽友操持着這個有人聽,沒收入的節目。

可那兄弟已經8個月沒拿工資了,我也是山窮水盡。再不賺錢基本就可以徹底散夥了,最後一咬牙,心一狠,整了一批蛋解的文化衫,開賣!就這樣靠着賣給聽友幾百件衣服,兄弟拿着錢交了房租,這才又有了後來的事兒。

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我們也算運氣不錯,快入冬的時候,拿到了第一筆天使投資,錢雖然不多,命,算是續上了。

死過一次的人當然不想再掛,我們也每天都在琢磨着怎麼賺錢,算是窮怕了吧。

當時,擺在我們面前有幾種選擇,賣貨、做付費內容、出去給人家講課。

但內容做久了,總有點賺錢潔癖,粉絲那麼信任我,要從人家兜兒裏掏錢,開不了這口、抹不開這面兒,所以一直也沒變現。當時很多人找我聊事兒或諮詢,一聊就是幾個小時,連頓飯都混不上,怎麼說呢,我在當時也300多一小時呢,是不是,而來找我的這幫人基本上都是“白嫖”。

後來,我們開始做線下培訓,爲了做好培訓,花錢研發了一個沙盤,培訓的羣體是那些連鎖加盟品牌的創始人。我們覺得這模式特別好,通過培訓瞭解並篩選好的品牌,然後推薦給我們的聽友,聽友就能更快更好的創業,品牌方也能找到自己的加盟商,相當完美!

但做着做着,我們就發現,連鎖加盟這個領域太TM亂了,有純騙子,有半路轉型的騙子,而人性這潭水又深不可測,要想找到一個百分之百完美的項目幾乎是不可能。

我們竭盡全力的去篩選我們認爲體系健全和創始人負責的項目,仍然不能保證每一個加盟的人都賺錢,畢竟這也算是一種創業行爲。只要是創業,那一定是有賺也有賠。

怎麼提高創業開店的成功率成了新問題:

我們發現每一個開店創業的人都會遇到選址的問題,所以我們推出了選址的課程;

我們發現每一個開店創業的人都會遇到用人管人的問題,所以我們推出了店長課程;

我們發現每一個打算開店的人都想深入瞭解行業,於是有了今天的測評文章。

從今年春節後,我們就組建了一支行研小分隊,2周去調研一個行業,通過請教業內人士、查閱資料、線下體驗等方法去深挖,我們希望用自己有限的能力盡可能的去還原某一個行業的真相。

到昨天,2019年6月18日,這家公司已經活了5年。人能有多少個5年呢?

在這5年裏,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們一起:

做了1000期創業免費節目,回答過上萬個聽友關於創業的問題;

培訓鏈接了800位品牌連鎖項目的創始人;

深度剖析了8個行業的真實狀況,全網加起來有1000多萬的瀏覽量;

能不斷前進,僅僅是希望多生產一些有價值的內容,給想創業的人一個參考,希望大家一想到蛋解創業,就是“靠譜”兩個字!

這是我的第二次創業,或許也是我最後一個創業項目。

能對抗週期帶來的跌宕和起伏,唯有瘋狂和執着!

希望這家公司一直活下去!

蛋解推薦

識別下方二維碼

擁有創業者的專屬T恤

識別下方二維碼

瞭解店面營銷業績增長課

識別下方二維碼

瞭解店長實戰訓練營

識別下方二維碼

瞭解蛋解優質項目

識別下方二維碼

瞭解蛋解實戰沙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