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有不少人認爲,上網電價卡在“臨界點”上,不是什麼項目都可以賺錢,政策的出臺不會引發盲目的海上風電搶裝潮。有業內人士表示,每千瓦時0.85元的電價及兩年半的窗口期,可能會激發一輪海上風電搶裝潮。

▲有業內人士擔心,海上風電會像光伏一樣爆發一波搶裝潮。

▲也有業內人士認爲,搶裝潮可能性不大,因爲能搶裝的去年就已經裝完了。

▲更多的風電企業則認爲,政策將大大提速2021年以前海上風電項目建設進度。

海上風電上網電價退坡趨勢越來越明晰。今年5月底,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政策》)明確,將2019年新覈准近海風電指導價調整爲每千瓦時0.8元,2020年調整爲每千瓦時0.75元。

這是國家首次調低海上風電上網電價。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政策頒佈後,海上風電行業散發出一些焦慮情緒。不少業內人士擔心,海上風電會像光伏一樣爆發一波搶裝潮。更多的風電企業則認爲,政策無疑將大大推動2021年以前海上風電項目建設進度。

海上風電建設迎來加速季

在綜合考慮海上風資源條件的情況下,國家採用了逐年小幅降低上網電價的方式。政策明確,對2018年底前已覈准的海上風電項目,如在2021年底前全部機組完成併網,執行覈准時的上網電價。這意味着,只要在2021年前併網的海上項目就可以享受每千瓦時0.85元的電價

有業內人士表示,每千瓦時0.85元的電價及兩年半的窗口期,可能會激發一輪海上風電搶裝潮。也有不少人認爲,上網電價卡在“臨界點”上,不是什麼項目都可以賺錢,政策的出臺不會引發盲目的海上風電搶裝潮。

“海上風電的建設週期較光伏長很多,普通光伏電站的建設週期是3個月左右,而海上風電建設週期一般需要2-3年,此外,海上風電安裝船的建造週期也較長,需要兩三年時間,並需提前訂購來滿足預期的市場需求。所以,從時間上來看,搶裝潮實際發生的可能性不大。”行業內一位不願具名人士對記者表示。

遠景能源副總裁田慶軍同樣認爲:“在施工窗口期已經有限的情況下,1000萬千瓦已經開工的海上風電項目中,有一半能搶到0.85電價已經很理想了。”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榮譽主席施鵬飛對記者表示:“搶裝潮可能性不大,因爲能搶裝的去年就已經裝完了。”

不過,可以預料的是,2021年前,我國海上風電建設速度會提速。

衆多隱性成本尚未浮出水面

在風電補貼退坡的大趨勢下,海上風電電價補貼的壓力偏大。隨着技術進步、工藝改進、規模化應用和市場競爭,海上風電的投資成本正在持續下降,即便如此,海上風電成本仍是陸上風電1-2倍。

目前,國內海上風電尚無長期運營經驗和成本數據積累,海上運維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根據目前國內已建成的海上風電場運維情況看,海上運維工作量是陸上的2-4倍,費用遠超陸上風電。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陸上風電成本覈算是清楚的,陸上風電已經走上了平價上網之路,而海上風電還沒有大規模成片開發。海上風電建設成本、運維成本到底是多少,暫時還說不清楚。“以江蘇某一風電場爲例,由於還沒出質保期,所以運維費用不高。很多隱性成本還沒有浮出水面。例如,海上風電葉片出現故障需要換,運維過程中先要租船,租船後還需要在適合出海的天氣去維修,屆時海上風電運維成本將高企。”

三峽集團廣東分公司副總經理彭作爲認爲,目前來看,海上風電發展路徑越來越清晰,可以通過技術進步與管理提升,達到降本提質的目標。“未來通過降低建造成本和運行維護成本,實現發電成本的持續下降。”

建議按資源區實施海上指導電價

按照政策要求,海上風電標杆上網電價均改爲指導價,新覈准的海上風電上網電價通過競爭方式確定。但是,在國內海上風電暫時還處於探索發展階段的情況下,投資方認爲有必要延續固定補貼的機制。

行業內一位不願具名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海上風電可以參考陸上風電標準,按照資源區分類,根據海上風電資源情況、開發情況、運維情況等來制定宏觀指導電價。“目前陸上風電發展空間已經趨於飽和,海上風電還沒有成片大規模開發,如果國家認爲需要大規模開發海上風電,就要給予海上風電政策上的傾斜。”

施鵬飛也認爲,“海上風電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企業測試、研究均是可以的,但在成本降不下來的情況下,不宜大規模發展海上風電。”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責編 |閆志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