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許敬宗果然成爲高宗李治和武皇后的心腹,褚遂良、長孫無忌等人卻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他在八十一歲離世時,李治下令廢朝三日,要求文武百官到許敬宗的府上吊喪,並且追贈了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大都督的榮譽稱號,特地准許把他陪葬在先帝李世民的昭陵。

初唐的生態環境給官員們提供了盡展其才的廣闊舞臺。可是,人有人品、官有官德。大凡實實在在做人做官的那些人物總是受到後人的尊重,比如在大唐時代湧現的許許多多品行操守都堪稱一流的大人物。而靠耍手腕、使陰招混跡官場的人物往往讓人們嫌棄。

今天,我們來說說力挺高宗李治換掉王皇后而力挺武則天的許敬宗。

作爲隋朝遺少,許敬宗一出生就有很明顯的比較優勢。其父在隋朝的體制內上有一官半職,這讓他的人生起步就比別人多了一些機遇。的確,環境加上本事,許敬宗考中了隋煬帝時代的秀才。不久,反隋名將宇文化及殺死了他的父親,差點也殺了許敬宗。亂世風雨讓他的人生經歷了一段很是坎坷的日子。許敬宗先是投靠給李密,做了一個小文書。在李密走向窮途末路的時候,他又投靠了唐朝。

極力支持武則天當皇后的宰相許敬宗爲什麼被人們稱爲大唐第一奸臣

武則天劇照

給他在唐代舞臺上提供機會的是秦王李世民。聽說許敬宗很有文采,李世民便把他召進秦王府,成爲十八學士中的一員。真正讓他展示才華的是貞觀八年之後的事情。那一年,唐太宗李世民給了他一個著作郎的職位,安排他修撰國史。

也就是在這個職位上,許敬宗負責修撰《武德實錄》,記載《貞觀實錄》。

關鍵時刻最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本來應該客觀公正地記述皇帝和朝臣們的言行,而許敬宗往往從個人好惡出發,對喜歡的人貼上溢美之詞,對自己不喜歡的人橫加妄議。

當年,宇文化及殺害虞世基(虞世南的哥哥)和許善心(許敬宗的父親)時,內史舍人封德彝看到了當時的情形。封德彝後來給別人說過那個場景——虞世南跪在地上請求替兄赴死;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許敬宗卻慶幸的是自己沒有被處死(完全看不見父親被殺的傷痛)。

在許敬宗看來,封德彝揭了自己的老底。在他給封德彝紀傳的時候,憑空捏造了不少罪責。而對於自己的女婿錢九隴,許敬宗捏造了出身和功績。在給兒媳婦的爺爺尉遲寶琳立傳時,掩飾過失,刻意拔高。

極力支持武則天當皇后的宰相許敬宗爲什麼被人們稱爲大唐第一奸臣

武則天劇照

許敬宗虛美自己親近的人,隱惡自己討厭的人,並且在這樣的歪道上越走越遠。在他去世後,高宗李治不得不讓劉仁軌等人對前朝的國史進行了系統修編。

要說許敬宗,唐高宗李治廢立皇后這件事情不能不提。

李世民在人生的最後時光裏,把太子李治召喚到病牀前傳授治國之道。這時候,武則天和李治產生了情感。但因爲體制的原因,武則天被髮到了感業寺超度先帝亡靈。立志當上皇帝后,心裏充滿了對武則天的牽掛。武則天很快進宮,李治準備廢掉王皇后而立武則天。這件事情是國家大事,一大批李唐皇室的元老堅決反對。

許敬宗自然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爲了迅速成爲高宗的鐵桿,他揣測皇帝的心思後適時獻言——老百姓莊稼豐收了都想換個老婆,皇帝你富有天下,立個皇后有什麼不行的呢?

高宗一聽,真是喜出望外——下定了廢王立武的決心。

許敬宗果然成爲高宗李治和武皇后的心腹,褚遂良、長孫無忌等人卻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許敬宗靠着不大光彩的手段走上了人生的頂峯而且最大限度地保全了自己的既得利益——官居宰相。

極力支持武則天當皇后的宰相許敬宗爲什麼被人們稱爲大唐第一奸臣

許敬宗劇照

我們知道,喜歡走捷徑的許敬宗是高宗李治一朝實現了人生價值的最大化。他在八十一歲離世時,李治下令廢朝三日,要求文武百官到許敬宗的府上吊喪,並且追贈了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大都督的榮譽稱號,特地准許把他陪葬在先帝李世民的昭陵。

我們常常說,政績人去後、民意閒談中。就在許敬宗離世不久,人們開始翻檢他過去的舊賬。他做人的陰陽其臉,他做事的覆手爲雨,他生活的奢靡貪腐,他篡改歷史的邪惡用心等等已經成爲人生洗不掉的污點。

因此,他也有了唐代第一奸臣的惡號。爲官之道德爲先,一千多年來,許敬宗的壞名聲始終成爲一種警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