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某認爲,他購買的洗碗機爲電商定製款,其他電商沒有銷售,一般人難以瞭解洗碗機的容量差別,但該電商平臺對該商品的性能等方面相當清楚,其利用消費者無法從其他渠道比較,故意虛標容量欺詐消費者,絕非粗心大意可以解釋。消費者認爲,該洗碗機是電商定製款,商家對性能、容量等很清楚,其行爲存在虛假宣傳,誤導消費。

N海都記者 林威 通訊員 葉士怡 胡麗麗

趁電商大促,福州一男子花5999元,買了一臺電商自營的洗碗機,沒想到,促銷網頁上用大號字體標出的10套的容量,到手後竟然縮水了。消費者認爲,該洗碗機是電商定製款,商家對性能、容量等很清楚,其行爲存在虛假宣傳,誤導消費。最終,經福州鼓樓區法院調解,商家賠償了12400元。

大號字體寫明

一次能洗10套

做菜簡單,但天天洗碗,可真有點累人,福州40歲男子石某,於2016年“雙11”在一電商平臺上買了一臺洗碗機。他說,該洗碗機的宣傳頁面上,以大號字體標明10套的容量,一下吸引了他的眼球。

網頁上,清楚標明這款洗碗機是電商自營,大品牌、大容量,出於對該電商平臺的信任,石某立刻下單,花5999元將其買下。終於搶到中意的洗碗機,付完錢,石某滿心期待。

很快,洗碗機就到貨了,用着順手,石某也很開心,只是感覺容量沒有自己相象中那麼大。一天,石某正在瀏覽一購物論壇,發現有網友說,這款洗碗機真正的容量只有8套,而不是他一直以爲的10套。石某這下急了,他通過各種渠道,確定了這款洗碗機只有8套的容量,而不是促銷時電商用大號字體標出的10套。

爲電商定製款

商家誇大宣傳

之後,石某多次同該電商平臺聯繫協調解決,卻一直被拒。2017年1月,他向電商平臺註冊地的南京市市場監督部門投訴,反映該網站平臺虛假宣傳,欺詐消費者。2017年2月6日,南京市某市場監督管理局告知石某,其認定該電商構成虛假宣傳,並下達決定書,罰款2000元,責令改正。

石某認爲,他購買的洗碗機爲電商定製款,其他電商沒有銷售,一般人難以瞭解洗碗機的容量差別,但該電商平臺對該商品的性能等方面相當清楚,其利用消費者無法從其他渠道比較,故意虛標容量欺詐消費者,絕非粗心大意可以解釋。

隨後,石某向福州鼓樓區法院起訴,經鼓樓區法院主持調解,該電商平臺於4月17日前,一次性給付石某賠償款12400元(含訴訟費239.5元)。

法官提醒:《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爲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爲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

編輯 李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