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想過一個問題?安卓手機爲何比蘋果手機的運行內存大上幾倍,但永久了還是會卡。究竟問題出在哪呢?近日,在百度貼吧的手機吧中,有這樣一篇帖子爆紅,引發了用戶對於APP佔用手機內存資源的靈魂拷問。

家中“熊孩子”要換5000元旗艦機 程序員親戚呼籲“綠色APP”

在這篇帖子中,名爲“後場大頭農”的樓主講述了其親身經歷。2019年6月12日,“後場大頭農”因爲要處理家裏宅基地劃分,從北京返回河北老家,正好碰到親戚家參加完高考的孩子鬧着要換新手機。“他高考結果還沒有出來,就要換5000元的某品牌旗艦手機,家裏人勸他說能不能換個便宜點的,他就不高興摔門在屋裏不出來。”

在感慨親戚家孩子不懂事的同時,孩子換手機的理由卻讓劉先生格外留意。“後場大頭農”介紹,因年前親戚剛給他買了一臺千元左右的國產機,覺得應該夠他用了,但孩子提出很多應用在這部去年買的手機上已經跑不動了。

“因爲我也是搞軟件開發的,覺得一年前的手機跑不動現在的應用不太可能,就拿過孩子的手機試了一試,結果開了兩個主流應用,手機就卡了。”“後場大頭農”介紹,爲搞清楚主流的應用到底佔據了多少資源,他親自做了些測試,結果發現去年在售的千元左右機型,內存小一點,確實跑不動超過三個最新版本的應用。

因爲職業的原因,作爲軟件開發人員,“後場大頭農”面對這樣的結果內心有點複雜。“我們日夜加班開發的很多功能到底是不是用戶需要的?是否有意地佔用、消耗了太多資源?我覺得這些問題需要行業來思考。因爲佔用手機資源是一方面,在使用手機資源的背後還有流量資源、服務器的計算資源,這些資源的消耗是否太不綠色了?”

“綠色APP”確有必要 對於用戶與環保都具有重要意義

“後場大頭農”在帖子中提及的問題,一時間引發了行業內的探討。筆者也詢問了部分專家,IDC中國企業級研究部研究經歷索引表示,帖子中表示的擔憂是確實存在的。

索引介紹,相比佔用的手機資源,目前的手機應用在雲端消耗的資源更大。因爲,現在手機應用的大部分計算以及數據處理工作都在雲端進行,運行時都需要大量訪問數據中心(服務器羣),在訪問的過程中,不但消耗手機內存等資源,同時也在消耗數據中心端的資源,而數據中心對能源等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

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數據中心總耗電量超過1200億千瓦時,這個數字超過了三峽大壩2016年全年的總髮電量(約1000億千瓦時)。專家表示,隨着5G以及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中國還將投建更多數據中心,以滿足互聯網發展對於數據傳輸、處理的需求。根據IDC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在用數據中心總體數量達到1844個,規劃在建數據中心數量463個。其中大型以上(機架數超過500)數據中心是增長主力比2016年增長68%,佔數據中心總體規模比近50%。

索引表示,雖然“綠色計算”正成爲數據中心的建設主流,但由於數據中心建設使用有一定的週期性,要實現2020年的目標,目前看還有一定的挑戰。“行業內在用的很多數據中心PUE超過1.5,即使勉強達到1.4,整體耗電量依然不低,如果規模上來了能源消耗仍將十分驚人。”

科技發展也需要“節能減排”

就是這樣一件小事,在產業內,也引起樂軒然大波。正如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出時所講的那樣,一方面,通過科學技術提高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方式、生活水平的同時,一定更要注重“節能減排”。

對此,索引表示,節能減排已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共識,如果全社會不能降低對雲端數據的需求,則必將面臨類似美國“碳排放稅”這樣的壓力。“其實不僅是互聯網企業,整個社會如果不降低對雲端等數據訪問需求量,那就必須降低數據中心的能耗,否則必然面臨行政方面壓力,例如美國‘碳排放稅’是所有企業都要承擔的稅種,但目前在我國來看,這類稅還主要針對傳統高能耗企業。”

這一切,是否可以從“綠色APP”作爲一個起點呢?筆者還是希望,行業內可以共同坐下來探討一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