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九 來源:撿書先生(ID:jianshu369)

《流浪地球》推廣曲

01.

“中國科幻裏,沒有超級英雄”

春節檔的電影裏,強推《流浪地球》,看完除了驚歎,還有滿滿感動。

在這部電影出來之前,無數國人唱衰中國科幻電影,吐槽之前所有所謂的科幻電影都像動畫片和遊戲CG,也並不看好中國科幻的前景。

而就在2019年的春節,這部電影改寫了中國科幻電影歷史,它註定是一座里程碑。

連春節檔另一部電影的參演者徐崢都發博稱歎:真是里程碑式的電影,絕對是世界級別的!

雖然不完美,但是瑕不掩瑜,不論是故事的可看性,還是特效的精良程度,吳京、李光潔等戲骨的精湛表演,都值得春節一張電影票。

兩張動圖,感受一下。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爲了不劇透,簡單解釋電影背景:

太陽急速老化,不斷膨脹,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於是人類爲自己選了一個新的家園——4.3光年外的新恆星,比鄰星(半人馬座三星)。

比鄰星同太陽一樣,都是恆星,但質量只有太陽的八分之一

人類想到了藉助木星的“引力彈弓”,令地球零消耗改變方向、提升速度,最後到達比鄰星。

於是“流浪地球”計劃啓動,400年籌備,2500年航行,100代人蔘與其中……

地球開始了它的流浪之旅。

“地球,祝你好運。”

(《流浪地球》預告片)

我們看多了“超級英雄”一人拯救全世界的歐美科幻,也無法認可從前中國軟科幻拍成玄幻愛情劇,也失望於所有看了開頭就能猜到結尾的俗套電影。

而《流浪地球》,給了中國科幻愛好者,一種新的體驗和選擇。

這部電影裏,沒有誰是“超級英雄”,沒有超級大國,而是全人類的生死存亡。

歐美電影裏,時常凸顯他們的地位,而邊緣化其他國家,很多災難片和科幻片裏,顯得只有歐美人在地球上生存。

在“流浪地球”上,中國只是“逃離太陽系”的一份子。

電影裏還有一筆親情線,非常感人,建議沒看過的朋友,淚點不高的一定要帶紙巾。

從立意上,更人性化,更溫情,更值得回味。

02.

吳京“帶資進組”,卻拯救了“小破球”

而這部好評如潮的電影,卻經歷一般電影沒經歷過的坎坷和磨難。

這部由劉慈欣小說《流浪地球》改編的同名電影,前後一共經歷了4年才上映,從技術、演員到最重要的經費,都成了壓死駱駝的稻草。

其實,很多人不看好中國科幻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之前電影預算大多給了演員片酬,而真正用到製作電影上的錢,卻少之又少。

對於科幻電影這樣的大製作,錢,就是萬能的。

昨天,一條“吳京客串發現劇組太窮”的微博,上了熱搜。

在《流浪地球》的發佈會上,吳京卻說自己是被導演郭帆“騙了”,不但騙他參演,還騙他錢。

因爲劇組實在太窮,郭帆問吳京能不能不收片酬,吳京爽快答應。

本來只是來客串的,沒想到拍了31天。

中途遇到投資人撤資,劇組雪上加霜,郭帆一時精神奔潰,吳京立即投資6000萬,拯救“流浪地球”。

發佈會上,吳京戲謔說:郭帆真是空手套戰狼!

主持人開玩笑說:京哥是傳說中的“帶資進組”啊。

有網友酸道:別人電影發佈會都是主演站C位,憑什麼這次投資人站C位?

是的,你可能不知道,如果不是吳京慷慨解囊,這部電影會刪掉太空戲,也就是最大氣磅礴的那幾段戲,而在暑期檔匆匆上映,就因爲沒錢做特效。

劇組甚至窮到,連太空服都是跟春節檔另一部電影的導演甯浩借的。

導演郭帆有才華,有抱負,有遠見,原著作者劉慈欣是中國科幻宗師,所有演職人員都兢兢業業,而最後如果沒有這6000萬,今天的好口碑電影,就成了泡影。

這部電影,我願意二刷、三刷,貢獻票房,因爲它開創了先河,只有它在票房上成功了,中國的科幻電影,纔會真正如雨後春筍那樣冒出來。

《流浪地球》的粉絲們,也愛稱它爲“小破球”,也寓意着它確實從“衣衫襤褸”,一步步長大。

導演郭帆曾說,沒有吳京就不會有《流浪地球》。

吳京回應說:“首先我要澄清,電影沒了誰都行,沒了導演不行。千萬不能說沒了我就沒了這個故事。”

這幾年他似乎老得很快,娛樂圈裏無數的人賺很多錢,收進囊中,又有幾個願意投資好電影,或者慷慨幫助,而且一拿就是6000萬。

吳京在發佈會上說:所有投資人,你們眼光太獨到了!

而我想說,吳京,謝謝你慷慨解囊,你今天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郭帆確實是個“騙子”,而我卻自私的希望,能多出幾個這樣有夢想的“騙子”。

03.

好演員的春天到了,

好電影的寒冬也要過去了

郭帆導演,大家可能不熟悉,但說到電影《同桌的你》,大家肯定有些印象,本來是文青小清新掛的導演,卻突然拍起了硬科幻,而他也真的成功了,他說:

“《流浪地球》也許不完美,但是他們可以看到一個大致的輪廓,然後一步一步釋放想象力往前走。”

每個嘗試成功了,這個“項目”就有了生命。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也是電影的“彩蛋”之一。

電影裏,除了吳京以外,參與客串的,還有《無名之輩》的導演饒曉志,《瘋狂的石頭》的導演甯浩,《拓星者》的導演張小北,《繡春刀》的導演路陽,《我叫黃國勝》的導演張子賢。

這或許就是電影人之間的惺惺相惜吧。

每一個做嘗試,開先河的人,都極其不容易,他在拍這部電影的時候,一度精神崩。

我一直惋惜一位青年導演,胡波。

2017年10月12日,胡波自縊身亡,年僅29歲 。2018年,憑藉遺作《大象席地而坐》獲得第5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入圍最佳新導演獎 。

《大象席地而坐》還會上映嗎?

至今沒有答案,而胡波的離去,也正是他一直以來生活在無望中。

真正做創作的人,都是痛苦的。極其痛苦的。

徐崢在《我就是演員》上說:好演員的春天到了。

其實這個春天,並不能自己綻放。

我們看到無數的戲骨沒戲拍,不是因爲真的沒有劇本,而是沒有像樣的好劇本。

今天某個偶像劇翻牌,明天金庸先生的武俠拍第五版,漸漸地,大家只專注於賺快錢,覺得觀衆和粉絲好騙。

這個情況,短時間裏無法改變,但終究觀衆不是傻子。

什麼樣戲看得過癮,大家心裏都有數。

《小時代》系列如果再拍一部,多少人還會買賬?

《我不是藥神》如果拍姊妹篇,我相信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只要看得起電影,都願意貢獻票房。

好電影、好演員真的要迎來春天,也要看市場,也就是我們觀衆願不願意走進電影院支持,而那些爛片只要還有很多人看,就會一直有市場,好電影的地盤就會一直被擠軋。

而我相信,大家終究願意選擇真正值得活得高票房的電影,是金子總會發光,只是時候還沒到而已。

而中國科幻,從這個春節開始,正式吹響了戰鬥的號角。

中國科幻,祝你好運,吾等必隨行!

end

作者簡介:十九,性格溫暖,懂世界也更懂你。喜歡一切有色彩的事物,貓系高冷範兒的鄰家大男孩。微信公衆號:撿書先生(jianshu369)先生個人微信:fox222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