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我独俊原创图文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有一种野果,是儿时特熟悉、也是特爱吃的果实,尤其是山区。现在已经很少看见了,认识的人也不多了。在随州市何店镇花湾村淌河鸿运谷景区,却有两三亩人工培植的这种果子,人们习惯地称之为“五芽子”,也叫做“五月枣”。

随州淌河鸿运谷,美味野果五月栆

其实这种果子的学名叫“胡颓子”,别名别名:蒲颓子、半含春、卢都子、雀儿酥、甜棒子、牛奶子根、石滚子、半春子、柿模、羊奶子等等。

我还是小时候到何店镇贯庄紫山冲走人家的时候见过和吃过五月枣,记忆中的五月枣是一种形同枣子、但又比枣子不知小了多少倍的一种野生水果,摘下果实放进嘴里,顿感其味略有些涩口,于是吐之不及,亲戚大笑我是外行,说吃这种果子需要剥去外衣后,才不会有涩口的感觉。——依照亲戚所说剥掉外面的皮以后,那涩涩的味道便没有了,随之而来的是多汁的酸甜味,让人回味无穷。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和吃过这种叫五月枣的野果子了。

随州淌河鸿运谷,美味野果五月栆

时光荏苒,转瞬间就过去了四十多年。上周末的时候,和几个朋友相约到位于随州市何店镇花湾村淌河鸿运谷景区去体验自助野炊烧烤和划竹排,听景区管理人员介绍,他们这里有一片人工培植的五月枣,现在正是成熟季节,邀请大家去枣园看看,品尝一下这种野果子的味道。

我终于又见到了这种在我的记忆中又涩又酸又甜的五月枣了,只见那高高矮矮的树上密密麻麻长满了形同枣子,只有一两公分左右长短的果子,它们或直立、或歪站、或倒立,各种怪异的姿势应有尽有。果实虽然不大,但把那些细嫩的枝条压弯了腰。那些熟透了的红如炭火、半熟的亮似晚霞、没熟的青色迷人,尤其是那些已经熟透了的,它们非常漂亮,既像极小的红灯笼,也像迷你的小番茄,在阳光下鲜艳夺目。各种颜色的果实在同一棵树上携手并立,相依相偎,如同一支支整齐的队伍在枝条上排列着。这就是记忆中的五月枣了。摘下几粒放在口中,还是儿时的那种味道。

随州淌河鸿运谷,美味野果五月栆

不过,我一直在考虑,这么小巧可爱又酸甜可口的“五月枣”为什么学名叫“胡颓子”呢?遗憾的是,找了很多资料,目前还是没有弄明白,我所知道的就是这种果子在我们随州一带一般是农历五月成熟,因此叫做“五芽子”或“五月枣”。后来通过查资料才知道,在唐代著名本草学家陈藏器(四明人,今浙江宁波人)所撰的《本草拾遗》中,就记载了“胡颓子”这个名字。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了陈藏器的相关说法:“胡颓子生平林间,树高丈余,经冬不凋,叶阴白,冬花,春熟最早,小儿食之当果。”在这里,陈藏器对胡颓子这种常绿灌木的描述还是非常准确的。

李时珍还说,胡颓子就是卢都子,而“卢都乃蛮语也”——因为据说安南(今越南)人称这种野果为“卢都子”子,故说那是蛮语。但“胡颓子”到底出自什么典故,我还是不得而知。

随州淌河鸿运谷,美味野果五月栆

资料显示,胡颓子果实富有营养,含有糖类、脂肪、鞣质、有机酸及维生素B、C。食用可治疗胃阴不足,口渴舌干;久泻久痢,大肠不固;肺虚喘咳。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用于咳嗽气喘、咳血、痈疽、外伤出血等,看来这并不起眼的小野果还有不少的功效。

淌河鸿运谷的五月枣并不是这里土生土长的,而是在2017年冬季从其他地方移植过来的,总共有差不多一百多株,这些五月枣移植过来的时候直径就差不多四五公分了,据说树龄都是五到十年了,这很难得,这也是为什么这些五月枣移植到这里的第二年就开始结果的原因——当地老百姓开始就不明白。

随州淌河鸿运谷,美味野果五月栆

由于是第一次管理这些野生的五月枣,景区的管理人员并不知道其管理流程和技术要点,据当地一些了解五月枣习性的人介绍,每年五月枣挂果的时候,要对这些果实进行蔬果。原来如此,难怪这里的五月枣显得“小巧玲珑”,与我儿时在山上摘到的五月枣大相径庭——只有当年我摘的五月枣三分之一大小。

虽然果子不大,但并不影响它的营养和味道。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到鸿运谷品尝五月枣的时候,记得一定要剥皮吃,不然酸涩难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