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村莊的老人說,在赤松德贊時期,藏醫有了很大的發展,當時西藏就有九位著名的醫學家,如:碧琪烈貢、吾巴曲桑、齊齊謝布、米娘絨吉、玉妥·雲丹貢布、昌提傑桑、聶巴曲桑、堆門扎傑和塔西達布,其中玉妥·雲丹貢布最爲著名。名醫故里的旅遊優勢,目前已經形成甘肅岐伯聖景景區、黃帝內經《千家碑林》景區、岐黃中醫藥文化博物館,邱桑村卻沒有以雲丹貢布爲主題有什麼打造計劃,它是那麼樸實、天然,有自然的精華,陸續有對藏醫感興趣的人來探究邱桑村古法純天然的藏藥。

如果我得了一場病,我願意住到邱桑村來。

很喜歡邱桑村老人他們的日常生活,他們會打扮自己的犛牛,各個節慶都有活動和比賽用來豐富自己的生活,還有邱桑溫泉裏的優質水能治病的藏族百姓的事例、以及男女必須輪流泡的特殊。

名醫故里的旅遊優勢,目前已經形成甘肅岐伯聖景景區、黃帝內經《千家碑林》景區、岐黃中醫藥文化博物館,邱桑村卻沒有以雲丹貢布爲主題有什麼打造計劃,它是那麼樸實、天然,有自然的精華,陸續有對藏醫感興趣的人來探究邱桑村古法純天然的藏藥。

拉薩邱桑村,藏醫醫聖玉妥·雲丹貢布出生於此

拉薩邱桑村,藏醫醫聖玉妥·雲丹貢布出生於此

藏醫學在國際上很受推崇,從配方到治療都有其獨到之處。我讀書時對它很感興趣,學過診脈、配藥,還親自上山採藥。藏地的藥草資源很豐富,有句俗話說:“山上所有草木,在高明的醫師眼裏無不是藥。”那時候我很想成爲一名醫生。古代的藏醫學,有成熟的醫療技術。青海西寧有一所藏醫藥文化博物館,裏面就陳列着許多精緻的醫療器械,有些已有上千年曆史。

如今,這些都在藏醫院裏得以繼承。藏醫院,在格魯派中比較多,寧瑪派其他教派也有相仿的機構。時下有些疾病,喫西藥、中藥不見好的,看看藏醫、喫喫藏藥,說不定會有效。我在拉薩問過很多當地人,他們說生病時就喜歡喫藏藥,沒有副作用,效果也不錯。甚至我還專門跑到拉薩的藏醫院去,想去試一試他們的藏式療法。

寶瓶一樣的山,龍神的傳說,曾經松石珠寶鋪滿了屋頂,自古生長着許多藥材,藏醫醫聖玉妥·雲丹貢布從小在這裏聽父親講着醫理,裏面有塊名叫“面吉”的石頭,自古生長着許多藥材,是老玉妥的天然藥箱,他時常在上面採藥……當你側耳,彷彿依然聽得到龍鳴,彷彿天機若有所示,彷彿你唯獨可以在這兒定神地望上一會兒。

拉薩邱桑村,藏醫醫聖玉妥·雲丹貢布出生於此

拉薩邱桑村,藏醫醫聖玉妥·雲丹貢布出生於此

有人問我,在這個醫聖誕生的村莊,村裏的藏民是不是從來不拄柺杖走路,冬天最冷的時候都不會咳嗽,眼睛從來不會不好。病痛,是有的,這村莊並沒有治癒身體和心靈的靈藥。而這裏的人尊重的不是靈藥和神醫,並不是他能百病不生,而是他們比別人更懂身體之憾。有那麼多自然的啓示,如此靜靜地向他們展開。果真造物有主的話,雲丹貢布就是它所謂的千古傑作吧。

有人在窗外在煨着香菸。連這裏香菸的形狀都不是靈敏幹練,不是風情萬變,而是如此專注如此堅毅。所以這個村莊盛產的不是那些唱着歌的姑娘,不是和嬌月一樣的模樣。

我來到西藏,常常望着藏桌上大家圍着一圈喫飯的樣子發呆。菜餚有的精美有的鮮美,關鍵是人們喫飯時候的心情,和狀態,那麼健康那麼超乎你想象投入的氣氛。不過是喫一頓飯而已,器皿裏的肉、酸奶、酥油茶啊,惹得他們邊喫邊笑。連食物,都好像是一劑藥方。他們聊得心情愉悅,神采飛揚。問到原因,他們說因爲這是日光城嘛,因爲會去朝聖和虔誠的祈禱,真的生病了還有藏醫呢。

拉薩邱桑村,藏醫醫聖玉妥·雲丹貢布出生於此

拉薩邱桑村,藏醫醫聖玉妥·雲丹貢布出生於此

藏民到寺廟,遇到知曉博學的僧侶,不但會慈悲地爲它們摸頂祝福,消除罪孽,還會給他們自己做的藏藥。藥中有深奧的佛意,藏醫治病的療法也有自己最古老原始的療法。《玉妥·雲丹貢布傳記》記載:西藏最早流行的一種醫學叫“本醫”,即:放血療法、火療法、塗摩療法。同時採用熱酥油止血,酒糟治療外傷等樸素的治療方法。

邱桑村,有藏醫鼻祖雲丹貢布故居。玉妥·雲丹貢布(708-832年)出身於藏醫世家,如今村莊裏住的都是醫聖的後代們。它在拉薩市區60公里遠的堆龍德慶區德慶鄉,村莊有藏醫藥和溫泉,宗喀巴大師曾在溫泉中洗浴治好腳底的刺傷。

村莊的土地那麼闊那麼氣派,那個世代居住於此的玉妥家族,一定有一個它的傳說。玉妥寧瑪·雲丹貢布出生於邱桑村的玉妥崗地方。我有幸在玉妥崗,從村長那裏,聽到了“玉妥”這個家族名的來源:

“在玉妥崗山側邊一個地方,曾經有個由八部龍神聚合而形成的一個宮殿,但一位咒師下咒,給這些龍神身上撒下了青稞,所以他們渾身都是傷口。老玉妥祖父的祖父,由於醫術高超,治好了這些龍神身上的傷患,於是這些龍神爲了感激他,就要他去一座寶瓶一樣的山下,山下有一座橋,要他去橋下從一隻狗嘴裏取來一隻裝滿松石的石頭。他取回這塊石頭後,回到家,將上面的珠寶取下,清洗乾淨後放到了屋頂上晾曬,這些松石珠寶多得鋪滿了屋頂,被當地一位名叫米瑪的放牛娃看到,驚異於這樣的景象,於是就’玉妥玉妥’地驚叫起來,這個家族的名字‘玉妥’也就由此而來了。”

拉薩邱桑村,藏醫醫聖玉妥·雲丹貢布出生於此

拉薩邱桑村,藏醫醫聖玉妥·雲丹貢布出生於此

據說玉妥寧瑪·雲丹貢布天賦異稟,3歲起就在父親哲傑欽布的膝前學習藏文,聽講醫理,研習醫術。5歲時就能外出巡診,爲人開方治病。到了宇妥寧瑪·雲丹貢布15歲時,赤松德贊成爲贊普,他被請到桑耶寺,與當時的四方名醫及遠方九太醫,進行了精彩的醫學辯論,他的醫學能力得到赤松德讚的欣賞,他也由此進入吐蕃王室,成了赤松德讚的御醫。

相傳,玉妥寧瑪·雲丹貢布的醫術相當高明,一次赤松德贊患了非常嚴重的眼疾,讓玉妥爲他診治。檢查後,玉妥說:“贊普的眼疾的確嚴重,但病根不在您眼裏,而在您的臀部,因爲那裏面長了一個尖角。”赤松德贊忙問:“這可如何是好?”雲丹貢布說:“要想治好眼疾,得先治好臀部上的病根。如果您經常用手去揉揉臀部上的骨頭,那個角就會消失,您的眼病也就不治而愈了。”赤松德贊按老玉妥的話辦了,過了一段時間,他的眼疾果真好了。赤松德贊不解其中的奧妙,問道:“臀部上的犄角與眼疾有什麼關係?”老玉妥笑答道:“陛下的眼疾,是因爲經常用手擦眼睛造成的。我說您臀部長了犄角,讓您用手去摸它,您自然不會再去擦眼睛。如此以來,您改掉了用手擦眼睛的壞習慣,眼疾也就自然而然地好了。”

拉薩邱桑村,藏醫醫聖玉妥·雲丹貢布出生於此

拉薩邱桑村,藏醫醫聖玉妥·雲丹貢布出生於此

村裏有一家小的藏醫藥紀念館,每到週末老人們就來這裏唸經祈禱。村莊的老人說,在赤松德贊時期,藏醫有了很大的發展,當時西藏就有九位著名的醫學家,如:碧琪烈貢、吾巴曲桑、齊齊謝布、米娘絨吉、玉妥·雲丹貢布、昌提傑桑、聶巴曲桑、堆門扎傑和塔西達布,其中玉妥·雲丹貢布最爲著名。這裏的人總是會用羊油和藏藥細細保養自己,無需捲入俗世之爭。佛語有云:人既生亦死。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可是這裏,大概是因爲是藏醫鼻祖的故鄉,老人們使命般地領略得滿滿,關於畢生的健康。他們總在尋找着醫學典籍裏的做法和趣聞,保有精神和肉體的潔癖。

有一個說法是,在藏區,很少有精神病患者。在邱桑村更是,這裏的人有信仰,他們到處都會遇到充滿陽光的微笑,身體不舒服會找喇嘛和藏醫看,情緒上有波動就只要去曬曬太陽和放放犛牛。

拉薩邱桑村,藏醫醫聖玉妥·雲丹貢布出生於此

拉薩邱桑村,藏醫醫聖玉妥·雲丹貢布出生於此

邱桑村,無論春天的時候有多少花冬日裏有多少犛牛四季有多少懂得醫藥的人,至少它如今是幽靜和有它存在的用意的。

順着陡峭的山坡到山頂,在兩排房子之間有着一個邱桑溫泉,溫泉夠隱蔽,知道的人不多。附近藏族同胞往往是全家驅車前來,自帶鍋竈糧食,一待就是一兩個星期,旁邊有一處旅館提供筒單住宿。邱桑溫泉常年溫度保持在40多攝氏度,溫和的水質對皮膚病、盤骨挫傷、風溼、腎虛及一些婦科病療效顯著,尤其是草原上的牧民經常受外傷,來這裏泡上幾天,外傷疤痕會自動消失。由於溫泉小不能同時容納太多的人,管理者只好採用分時段的辦法,四個小時爲一個時段,男女分開泡。

這一次來,碰到是男士泡溫泉的時間,我們無法進去,留下了一些遺憾。下一次,一定要在這待上一段時間,模仿當地人的樣子,開輛車備好幾天的乾糧,約上幾個朋友來親身感受。

是啊,關心時俗,關心天氣。從哪裏來?到哪裏去?一切必失,只有無病無愁是自己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