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棕櫚油產消小缺口,期末庫存雖下調仍高企

2019/2020年度全球棕櫚油產量7551萬噸,較2018/2019年度增加193.4萬噸,增幅爲2.63%,其中增幅較大的國家,包括印度尼亞增加150萬噸,其次馬來西亞,泰國分別增加20萬噸、10萬噸,增加的主要原因仍是種植面積的擴充。

2019/2020年度全球棕櫚油消費爲7510萬噸,較2018/2019年度增加3.51%,增加幅度較大國家包括印度尼西亞,印度、中國以及馬來西亞,分別增加48萬噸、33萬噸、36萬噸以及34萬噸,而歐盟2019/2020年度棕櫚油消費量較2018/2019年減少10萬噸。

2019/2020年度棕櫚油食用消費5236萬噸,較2018/2019年度增加3.7%,與近十年平均增幅持平;2019/2020年度棕櫚油食用消費佔棕櫚油總消費份額的69.7%,與2018/2019年度持平,較近十年佔比平均值較低2個百分點。

2019/2020年度棕櫚油工業消費2182萬噸,較2018/2019年度增加3%,較近十年平均增幅減少5.6百分點;2019/2020年度棕櫚油食用消費佔棕櫚油總消費份額的29.1%,與2018/2019年度持平,較近十年佔比平均值增加2.5個百分點,並呈現穩步增加趨勢。這種增長主要發生在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兩國的生物燃料和石油化學工業都在擴大。

2019/2020年度印度尼西亞的出口量預計將增加100萬噸,達到3000萬噸,馬來西亞的出口量也將增加70萬噸至180萬噸。2019/2020年度印度的進口量預計將增加25萬噸,至1080萬噸,中國進口量預計將增加55萬噸,至670萬噸,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的進口量預計將增長10萬噸,分別至185萬噸和330萬噸,2019/2020年度美國進口預計增加2.5萬噸,至150萬噸,而歐盟2019/2020年度棕櫚油進口量預計減少15萬噸,至695萬噸。

2019/2020年度預計全球棕櫚油期末庫存下降90萬噸至962萬噸,高於10年平均水平950萬噸,其中印度尼西亞2019/2020年度預計期末庫存減少32.5萬噸,至232.9萬噸,馬來西亞棕櫚油期末庫存減少48.8萬噸,至224萬噸。

2019,棕櫚油是漫漫探底還是重見曙光?2019,棕櫚油是漫漫探底還是重見曙光?

2馬棕油庫存如期下調,預期的產量不降反增

從馬棕櫚局(MPOB)發佈的5月供需報告來看,2019年5月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167萬噸,環比增長1.3%,同比增長9.58%;2019年5月馬棕油出口171萬噸,環比增長3.67%,同比增長32.56%;國內消費30.33萬噸,環比增長19.6%,同比增長9.44%;期末庫存244.7萬噸,環比下降10.33%,同比下降12.75%。而此前三大機構的預測,路透預測產量161.6萬噸(-2.0%)、庫存246.4萬噸 (-9.7%);CIMB預測產量162萬噸 (-1.8%)、庫存239萬噸(-12.4%);彭博預測產量162萬噸 (-1.8%)、庫存246萬噸 (-9.9%),預測產量平均環比降幅爲1.87,平均期末庫環比降幅爲10.7%。

2019,棕櫚油是漫漫探底還是重見曙光?

3印馬棕櫚油價格窄幅震盪,豆棕價差震盪走強

近期印尼棕櫚油與馬來西亞棕櫚油價格同步承壓運行,2019年5月印尼棕櫚油與馬來西棕櫚油價格窄幅震盪,震盪區間分別在460-480元/噸,500-520元/噸,兩者價差維持在30-40元/噸之間;2019年5月馬棕櫚油出口平均價格爲509元/噸,較4月降低26美元/噸。2019年5月美豆油、巴西豆油、阿根廷豆油同步震盪上行,月末較月初上漲約20美元/噸。2019年5月豆油與棕櫚油FOB價差逐步走擴,月末較月初上漲約30美元(豆棕FOB價差=阿根廷豆油FOB報價-馬來西亞棕櫚油FOB報價)。

2019,棕櫚油是漫漫探底還是重見曙光?

4總結與分析

我們先看全球棕櫚油的格局,全球棕櫚油基本由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提供,兩國棕櫚油產量佔據全球棕櫚油產量的84.4%,全球棕櫚油的出口也基本由印馬這兩大產油國把控,佔據全球出口額的90%,而進口端把控的大國分別是歐盟(暫且按一個整體算),印度及中國,三國佔據全球進口份額的46.8%,因此這三個國家的進口政策是從消費端影響全球棕櫚油價格的關鍵,而從消費端影響棕櫚油價格的還有印尼以及馬來西亞國內的棕櫚油工業消費進度,在供給端對棕櫚油價格影響的是印度尼西亞以及馬來西亞的棕櫚油期末庫存,或者說棕櫚油產量。

近二十年來,棕櫚油的產量以6%的平均增速增加,而食用消費僅以平均5%的增速增加,但因工業消費以平均10.5%的增速彌補食用消費動力的不足,但全球棕櫚油期末庫存仍隨着時間不斷累積,在經歷了2016年短暫回調後,2017年期末庫存再次站上歷史高點,近期雖然有所小幅回落,但去庫存速度不理想,因此2017年以後全球棕櫚油基本維持供需寬鬆的格局,也讓棕櫚油從此進入了漫漫的探底之路,在此我們分析下棕櫚油能否在今年反彈。

在供給端,雖然有各種厄爾尼諾預測以及猜測,但並沒有全球棕櫚油減產的明確跡象。2019年1-5月馬棕油產量827.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9.1%,高於近十年平均的6%增速,2019年5月馬棕櫚油期末庫存雖環比下降,但位於歷史同期的最高位,因此在食用消費端增速比較穩定的情況下,只有加大棕櫚油工業消費才能避免下半年全球期末庫存再創新高。

在需求端,棕櫚油進口三大國中,歐盟將於7月10日起限制生物柴油中添加棕櫚油比例,並在2023年逐步停用。印度因5月進口精煉棕櫚油超去年同期一步,印度煉油協會執行董事稱,國家需要提高精煉油進口關稅,保護國內精煉行業和油籽農戶,而印度也在2019/2020年度油脂油料平衡表中,提高大豆種植面積,政府提出要改善植物油食用結構,保護國內油農的利益。

中國因中美,中加貿易關係緊張,大豆、菜籽進口緊張,從而調高棕櫚油進口量,但數量有限,而植物油消費大國,美國,巴西、阿根廷以自消本國豆油爲主。因此全球的棕櫚油消費的增速,只能依靠印尼與馬來西亞的國內消費,進一步說是國內工業消費。印尼能源部稱,印尼從6月開始檢測食用B30生物燃料的汽車上路性能,印尼計劃從明年開始實施B30燃料,高於目前的20%,此舉將提升印尼棕櫚油消費,從620萬千升到900萬千升,但棕櫚油製作生物燃料,要考慮到成本,技術等,不是短時間完成的,而目前棕櫚油做生物燃料性價比仍比不上原油。短時間實現較大增速比較困難。

因此從全球供需局面來看,2019年全球棕櫚油依然是寬鬆格局,從長線來看,實現大反彈比較困難,大概率會在底部繼續盤整,而它的難兄難弟-豆油形勢也不容樂觀,根據前篇文章(大豆 | 美國、巴西、中國,天氣+貿易談判,會發生什麼?(2))的分析,豆油今年會因中美貿易談判的不確定性以及國外天氣炒作出現局部波動,因油脂間替代性,維持正常價格差,棕櫚油也會出現一定相應波動。

2019,棕櫚油是漫漫探底還是重見曙光?

作者:XXX;來源:美期大研究;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爲傳播更多信息爲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爲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