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松果體實現矇眼辨色、訓練大腦專注力形成磁場、聽腦波音頻激活大腦共振、通過手紋檢測天賦……這些神乎其神的“特異功能”,並非出現在電影裏,它們也常常出現在一些全腦開發培訓機構的招生宣傳場景之中,並告知家長經過訓練,所有的孩子都能有所提升。近日,有媒體刊文,腦立方一類的全腦開發重出江湖,比矇眼識字更加離譜,“超感心像力”、“無字天書”甚至聽噪音影響腦電波就可以激發孩子大腦內在潛能。有家長爲此花費少則1萬多則10萬不等。

這是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每一次全腦開發培訓重出江湖,媒體都會及時關注到,並加以曝光,隨後,當地監管部門進行取締,可是,過一段時間後,“升級版”全腦開發培訓又會捲土而來,而且,收費更貴,但照樣有家長趨之若鶩。這類似於當前的電信詐騙,雖然有關部門不斷提醒警方詐騙,但還是有一些人受騙上當。全腦開發培訓成爲打不死的“小強”,主要源於部分家長的“神童情結”與教育焦慮,培訓機構通過刺激家長的焦慮,以及宣傳培訓奇蹟,讓家長對全腦開發深信不疑。要讓這類培訓絕跡,需要家長有基本的教育常識,從“神童情結”與教育焦慮中走出來。

不少人把全腦開發培訓重出江湖,歸爲監管不力。但其實,監管只是一方面原因。監管可以監管培訓機構有無合法的培訓資質,但卻無法監管具體的培訓內容。有的並不具有培訓資質的機構,舉辦全腦開發培訓,這是違規經營,而對於違規經營的查處,需要家長舉報,假如機構就在家長圈裏進行營銷,家長並不及時舉報這類培訓,那就只有等媒體曝光之後,監管部門再去查處。這也是近年來全腦開發培訓被監管部門取締的基本軌跡。

宣稱可以培養學生矇眼識字、讀“無字天書”的全腦開發培訓,只要家長有一點基本的教育常識和科學常識,都不會相信,然而,卻有家長願意花幾萬甚至10萬去讓孩子接受這種培訓,因此,更主要的原因要從家長身上找。能出得起這麼高培訓費的家長,要麼自己經營企業,要麼也有高學歷,可他們怎麼會相信這類培訓呢?首先,可能是朋友推薦,所謂“現身說法”,說自己的孩子接受培訓出現了“奇蹟”,這是培訓機構採取的類似傳銷的營銷方式;其次,是家長期待自己的孩子一夜成功,因此不能走尋常路,當一個機構宣稱可以快速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記憶能力,幫孩子“開天眼”時,家長會有如遇到知音,以前接受的教育全都拋在腦後。

媒體報道的一位送孩子接受培訓的家長,就很典型。這位家長告訴記者,自己雖然是中學老師,但是作爲家長,都願意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神童。送孩子去接受全腦開發培訓後,“我看着孩子蒙着眼睛,小手在書上摸索後,輕鬆讀出了之前根本沒看過的書,是神奇啊!說是別人的孩子我肯定不信,在自己孩子身上發生,我寧可相信這是真的。”而後來孩子告訴他,他不想學了,從眼罩縫裏看書久了眼睛會花。這才讓他明白所謂的矇眼識字是騙人的伎倆。

這位家長是中學教師,應該有基本的教育常識,但面對可以把孩子培養爲“神童”的誘惑,也沒抵擋住,也就更不用說其他用錢的企業家了。而就連教師也送孩子去接受全腦開發培訓,這必定會變爲培訓機構的招生賣點,會讓被“神童情結”迷失心智的家長,進一步失去理智。

可以說,只要有“神童情結”在,神乎其神的全腦開發培訓,就很難絕跡——這也是迎合市場需要。要讓全腦開發培訓不再重出江湖,加強監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須加強對家長的家庭教育引導,告訴家長,家庭教育要對孩子進行做人的教育,孩子的成長要遵循成長的規律,沒有所謂的成長奇蹟。另外,我國已經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社會還有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是神童情結,是因爲教育和人才評價系統嚴重滯後,整體教育還是競技教育,因此,家長們都希望給孩子創造一個贏得比拼的環境,爲此不惜工本爲孩子找各種培訓機會,當社會輿論在嘲笑這些家長時,這些家長說不定還爲自己能讓孩子上這樣的特異功能培訓班而自豪,萬一真成功了呢!該醒醒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