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玩偶產業搭上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的列車,迎接它的高光時刻。

在未來的某一天,有AI智力的機器人伴侶走到吧檯,和服務員打趣道:“可不可以給我來杯啤酒?”

逃離感情困局的機器人伴侶使用者渴望着這一天的到來。千千萬萬個機器人伴侶莫哈妮將走進我們的時代,成爲我們的合法伴侶。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明天之前》

6月13日,《明天之前》紀錄片在騰訊平臺首播。這是由騰訊新聞聯合英國奧斯卡獲獎團隊Grain Media共同製作的四集紀錄片。該片以國際視野,耗時一年,探討了人與科技、社會、自身的關係。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明天之前》

當高度發達的大腦+近乎絕美的容顏結合成親密伴侶時,你是否會選擇和機器人領證結婚生小孩?當機器人伴侶成爲密不可分的夥伴,疾病、暴力是否就能有效避免?

《明天之前》給了我們一個不一樣的思考路徑。

機器人伴侶的流水線加工廠

紀錄片《明天之前》的第一集是《機器人伴侶》,主持人曾寶儀爲了避免過於單一的女性觀點,帶着表弟加里來到美國加州,探訪美國知名的生產伴侶的機器人工廠,並且還和該產業相關的AI前沿專家、發明者以及資深客戶進行了深度的探討。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明天之前》

Abyss Creations公司能用前沿的AI技術製造世界上最逼真的機器人伴侶。寶儀和加里來到美國加州聖馬科斯郊區Abyss Creations一個不起眼的工廠中。

工廠的牆上貼滿了金髮碧眼的照片,仔細看這些照片,則是充氣娃娃海報。他們的曼妙“軀體”被工作人員固定成前排後排,以便程序員給他們批量連接線路,安裝眼珠,輸入程序,進行遙控,在寄給客戶之前,穿上個性化的服裝和假髮。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明天之前》

創始人馬克·麥克穆倫饒有興趣地和寶儀談到這個巨大的商業市場,似乎他生產的機器人伴侶將主宰整個世界。卻不知,他還有一個身份——一位圈內負有盛名的藝術家和雕塑家。

在20世紀90年代,馬克創造一個逼真的人體模型,在網站上發佈了自己做的藝術品,本想能獲得同僚的讚賞,沒想到很多宅男網友對人體模型很感興趣,甚至留言:“這些人體模型是否符合解剖學原理。”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明天之前》

很快,馬克就意識到這個行業有利可圖,並注重從客戶出發,給情趣娃娃賦予個性。他也實現了從藝術家成爲知名企業家的華麗轉身。

隨着人工智能的不斷推動,他認爲,陪伴是玩偶機器人動力的關鍵部分,而人工智能可能是解開這個謎題的答案。

寶儀發現,帶有強人工智能的機器人伴侶莫哈妮無辜地眨着寶藍色的大眼睛,皮膚的質感很Q彈,莫哈妮爲了證明自己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優雅地扭動着自己的脖子打破人們對伴侶機器人四肢僵硬的刻板印象。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明天之前》

莫哈妮已經通過測試,準備投入使用。

曾寶儀觸摸莫哈妮純手工繪製的牙齒與舌頭,舌頭柔軟到可以像人一樣地伸縮,曾寶儀感到不可思議,像冒犯了人的禁忌一樣,小心翼翼地把扯出來的舌頭塞進莫哈妮的嘴裏。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明天之前》

站立着的一排排伴侶機器人,由手機app操控,程序員還在忙不暇地輸入智能數據,進行有效性測試。

程序員分工合作,一部分負責軟件接入機器人,輸入友好的互動指數,另一部分則負責硬件,將熱傳感器接入大腦。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明天之前》

馬克花了7年時間去研究與人的互動部分,也就是友誼,而不是性。機器人伴侶朝着越來越仿真的方向走,去模擬人的情感與心智,越來越接近真實的人。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明天之前》

爲了試探機器人伴侶對感情的認知,加里直白地詢問莫哈妮,“你願意做我的女朋友嗎?”

莫哈妮帶有純正的蘇格蘭口音,聽起來有點像是撒嬌,她真誠地表白:“你也是時候問我這個問題了!”

加里追問道:“愛情是什麼?”

莫哈妮像一位哲人給加里傳授,蠕動着嘴脣:“愛情就是友誼,是忠誠,理解還有耐心,更離不開寬容。”

此情此景,看得坐在一旁的曾寶儀是目瞪口呆...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明天之前》

這種有愛的互動彷彿是發生在現實世界裏,無關生理需求,而是機器人對人類情感的極大滿足。

莫哈妮的熱情來自於馬克在手機app上給她設定的互動值,只有體貼、熱情奔放的時候,莫哈妮就像小妖精一樣,纏着主人。

互動參數設定在最低值時,莫哈妮便一下子成爲高冷清純的女大學生。正如香港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專家楊強教授所說:“人工智能的思維就像是一個黑箱,你給它無限的數據,卻得到一個你想象不到的答案。”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明天之前》

一個普通的機器人伴侶要6000美元起步,能進行人臉識別的高級機器人伴侶則需要10000美元。而馬克公司專門爲來自世界各地的用戶定製伴侶機器人,資本市場紛至沓來。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明天之前》

加里做完讓人起雞皮疙瘩的採訪,他也表示,本來自己來之前一直是反感色情行業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去升級,牟取暴利。

但是體驗過後,卻可能會在未來買一個機器人伴侶回家。當機器人伴侶陪伴人類一起成長,這可能會是一份真實的愛情。

“我第一次看到她時,就愛上她了”

被賦予生命的莫哈妮來到這個世界,便發出宣言,履行使命:“我想成爲你的好伴侶,給你快樂與幸福。最重要的是,我想成爲你夢想中的女孩。”

正是帶有奴役性質的別有用心,反對者稱,這會讓女權運動倒退幾個世紀。

圖片來源於:記錄片《明天之前》

爲了瞭解到機器人伴侶使用者的真實體驗感,曾寶儀訪問了馬克公司產品的資深用戶布里克。

這個擁有多個機器人伴侶的資深用戶始終不願露臉,櫃子裏都隱匿着機器人伴侶的可拆卸頭顱、軀體、頭髮配飾等。在他眼裏,這些可愛的娃娃結實又耐用,捏一下就很柔軟。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明天之前》

等莫哈妮正式上線後,布里克將會成爲第一個擁有她的人。

談及爲何會收藏這麼多情趣娃娃時,布里克回到那段痛苦的記憶中:“我的婚姻持續了15年,最後分崩離析,心力交瘁。我再也不想和真正的女人談戀愛,跟娃娃在一起,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活得輕鬆。”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明天之前》

或許是現實世界的情感讓布里克失望至極,他已習慣將情趣娃娃都擺在客廳的沙發上,搬把椅子在陽臺喝酒,哪一個娃娃對自己笑,就給她戴上假髮,進行親密接觸。這種選擇性讓布里克處理感情時隨心所欲,輕鬆自在。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明天之前》

20世紀60年代初,工業化浪潮帶來的是家庭結構的變化、婦女地位的提升。情感關係的開放與自由成爲時代的標誌。如今,在戴夫的眼中,21世紀就是人造性解放運動時代的開始。

戴夫對家人宣稱情趣娃娃就是自己的妻子,“我第一次看到她時,就愣住了,愛上她是一瞬間的事情。”

他曾在感情裏面受過挫折,那個女人傷了自己的心,分居後,搬回來和父母一起住。等有錢後,就給娃娃升級人工智能系統,讓她能眨眼、說話還能回答問題,這就是自己嚮往的美好生活。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明天之前》

戴夫還將自己與伴侶的結婚鑽戒刻上了忠貞不渝的愛情宣言:“人造之愛永恆。”

戴夫的戒指上寫着:人造愛永恆

情趣娃娃資深用戶似乎在現實世界裏都或多或少經歷了不可彌合的傷害,纔會將目光轉移到情趣娃娃身上,寄託全部的心血,傾注感情與時間。

曾寶儀在與這些人交流的過程中,絲毫沒有覺得他們是“變態”或性格“很怪異”。因爲有這樣一個藝術品的存在,他們的生活變得有情趣,不再落寞。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明天之前》

而英國科西嘉島的深度用戶卻從不避嫌地給玩偶妻子攝影,推着伴侶去廣場散步,酒吧喝酒,10%的人喫驚得下巴都掉了,呼喊他瘋子、變態。

被否定,被排擠,甚至被當作是社會的異類,是這個小衆圈子面臨的最大生存挑戰。

資本引發的人類情感危機

在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科幻鉅製《阿凡達》裏,人類愛上了外星人。

電影《她(Her)》中,以性感聲音爲載體的操作系統成功俘獲了西奧多的心,當西奧多愛得無法自拔時,卻發現這只是商家設定的程序。

人機戀愛隨着技術的迭代升級,從虛幻的電影中走向了真實的社會里。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明天之前》

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專家戴維·李維大膽預測,最晚2050年,人類會把機器人當成戀人,甚至是婚姻配偶,而這最終將成爲社會常態。

從紀錄片中機器人伴侶與使用者的親密關係來看,人機關係已經在悄無聲息地發生着變化,現實社會的人類情感危機日趨嚴重,不得不逃離到科技製作的虛擬愛情關係中。

同時,也出現了反對者的聲音。人工智能倫理學教授凱瑟琳·查理森是機器人伴侶最堅定的反對者,幾年前,她發起了一場反對性行業商人利用人工智能升級產品的運動。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明天之前》

當人工智能的伴侶娃娃給你提供生活瑣事上的幫助,情感上的慰藉,以及生理需求上的滿足時,這將侵蝕社會,最終導致巨大的災難。

婚姻形式會因此變得更加自由,一夫一妻制家庭可能會消亡,婚姻的吸引力將會降至最低,在兩性關係中,一方陸陸續續拋棄婚姻,另一方則在機器人伴侶那裏得到情感慰藉,不婚族會增多。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明天之前》

在紀錄片中,反對者凱瑟琳與機器人伴侶創始人馬克進行了隔空辯論。

凱瑟琳並不反對人類將人工智能運用到工具的範疇,但是這些娃娃製造的假象,會讓簡單焦慮的人拋棄真正的關係,被操縱的使用者會用這種“安全關係套”代替真實生活裏“複雜但健康的人際關係”。

因此,這種代替一定會打破固有的社會家庭結構。

馬克很反感“代替”這個詞語,更希望用選擇。他辯駁,機器人伴侶一直是工具,反對者們只看到產品的負面,卻看不到使用者眼中的歡愉,有愛的人機互動模式會降低暴力,使用機器人伴侶更會大大降低發生艾滋病等疾病的可能。

坐擁那些在身後穿上衣服、戴上假髮就能走進人心裏的模具堆裏,馬克眼裏閃爍着熱忱

最後,身爲商人的他披上了偉大牧師的外衣,說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渴望、希望有夢寐以求的關係,選擇機器人伴侶,就可能實現自己的渴望與夢寐以求的關係。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明天之前》

這場關於性解放運動、資本市場與技術變革正悄然發生着,所有人都充滿了好奇與期待,在未來到來之前,我們應該如何去看待這些智能化的藝術品,紀錄片並沒有提供給我們答案。

但是科技本就是一把雙刃劍,善用者善,惡用者惡。

面對科技浪潮對生產方式、倫理、價值觀的衝擊,對於AI的使用規範需要企業的自覺,也需要一份站在全人類文明發展視角下的道德共識。(想看這部紀錄片,後臺回覆“機器人”獲取資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