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婚第二年,陳美齡生下了孩子,本該是事業順利、愛情美滿的階段,但她卻遇到了巨大的風波,甚至震動了整個日本社會。孩子們都考上世界名校,可以說與陳美齡和她丈夫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上個世紀70年代,在日本樂壇上曾經活躍過兩位華人女歌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

一位是大名鼎鼎的鄧麗君,另一位就是被埋藏在時光深處的陳美齡

△戴着珍珠項鍊的虎牙少女

這2位女歌星都有着傳奇人生,而且傳奇的方式還各有不同!

鄧麗君的人生經歷,就不需要小玉多說了吧?今天呢,想跟大家來聊聊另一位,全家都是斯坦福高材生的——陳美齡:

她14歲出道,17歲在日本紅透半邊天,巔峯時期突然退圈求學。後來嫁人生子,不僅帶着孩子讀博,還一手將3個兒子都送進了斯坦福:

△63歲的陳美齡,是不是一點也看不出來?

是不是很厲害?

從她的人生經歷裏,你會明白一個道理:要想培養優秀的孩子,先成爲優秀的父母。

名利皆浮雲,知識奪不走

陳美齡1955年出生在香港,雖然家境普通,但有個智慧的老爸陳燧堂。可以這麼說,她的父親是她人生裏的燈塔

△1歲美齡和媽媽

陳美齡在唱歌上頗有天分,一直是學校合唱團的成員。14歲的時候就被一家唱片公司挖掘了,錄製了第一張唱片,而且還一不小心的紅了~

△還是小姑娘,首飾戴得很簡單

對於女兒進入娛樂圈這件事,她爸剛開始是不贊成的。在他看來,孩子還太小,很容易在名利場裏迷失自我,這個年齡專心讀書纔是正事

但陳美齡堅持要唱歌,並保證不會因唱歌而影響學業,這才讓爸爸鬆了口。

而且她也做到了~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績高中畢業。

後來,陳美齡還唱而優則演了!出演了香港電影梟雄導演張徹的電影《年輕人》和《叛逆》:

△左邊的黃裙少女就是她,跟姜大衛、狄龍合作的~

17歲時,陳美齡被日本唱片公司發現,力邀她去日本發展。

小玉認爲,她這種柔美的嗓音清純的形象,還有一顆小虎牙,的確很符合日本人的審美。

那究竟去不去日本呢?陳美齡自己也猶豫不決,這時老爸出來指點迷津了。

他表示,日本可以去,但學必須繼續上!並且和女兒約法三章:一是保重身體;二是努力學習;三是決定做的事就要堅持到底

△陳美齡和家人

於是陳美齡一邊在日本上智大學研讀心理學,一邊開始了自己的少女偶像生涯

△活潑可愛的小姑娘,誰都喜歡

陳美齡的星途真的很順,剛到日本,就憑藉一首《虞美人之花》迅速走紅,人氣堪比山口百惠

△兩人的同臺合影

她當時有多火呢?18歲靠《草原光輝》獲得了日本的唱片新人獎,並且連續三年參加了紅白歌會!和鄧麗君的次數相當:

要知道,當時連山口百惠所在的“花的三人組”,都還沒有機會上這個節目呢。

而且陳美齡出的唱片,銷售都很驚人!下面這些唱片封面,都是她曾經在歌壇留下的印跡:

不過小玉覺得陳美齡的歌唱水平很一般,跟鄧麗君、山口百惠是不能比的~不過當個少女偶像還是非常合格的。

就這樣紅到了1976年,因爲既要讀書又要兼顧演藝事業,每天要忙20個小時,陳美齡的身體出現了問題.....

△陳美齡和鄧麗君

她的父親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上學和繼續唱歌是無法兼顧的。

就對她說:錢財、名譽如流水,發生點什麼就會被奪走;但知識不會,一旦進入腦子,就一直在那,你應該仔細考慮自己走的路。

在當時,陳美齡每個月的收入大概有200萬日元,而陳家並不是大富之家,她的父親能說出這樣的話,是有大智慧的。

也正因爲父親的話,陳美齡決定急流勇退,在巔峯時期暫別娛樂圈,遠赴多倫多大學修讀社會兒童心理學。

她隱退的時候,日本的很多粉絲非常傷心,經紀人甚至連夜飛到臺灣想要勸阻她。但陳美齡心意已決,並沒有動搖。

△陳美齡在學校裏就跟普通人一樣

她始終記得父親的忠告:決定做的事,就要堅持到底。

小玉覺得,陳美齡雖然長了一張萌妹的臉,但她其實是外柔內剛的,她清楚地知道只有知識武裝過的頭腦,纔是可靠的武器。

比起同時代許多當紅女星的結局(嫁豪門被拋棄之類的),陳美齡當時的選擇可謂發人深思。

就在她專心讀書的時候,一直指引着她的父親去世了。

而那時,母親身體不好,弟弟們年紀還小,作爲長姐的陳美齡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擔。於是學成未來之後,陳美齡又返回了歌壇:

△在香港發展

她發行了《歸來的燕子》、《雨中的康乃馨》等歌,都風行一時。1986年,在央視春晚上,陳美齡還演唱了她的成名曲《原野牧歌》。

而且,當時她在日本推出的專輯,也一直是外國歌手在日本唱片銷量的紀錄保持者。幾十年後,才被韓國的偶像組合打破。

不久前,陳美齡在東京舉辦了45週年紀念音樂會,她的歌迷有的已是白髮蒼蒼,但依然來到現場支持她:

她作爲榜樣,帶給很多人積極向上的影響~

不懼質疑,做好自己

30歲的時候,陳美齡在日本結婚了,是和經紀人金子力:

談及丈夫,陳美齡說:他只不過是一個能在下班後,和我一起準備晚飯的普通人

她擁有美貌名氣和財富,有大把的富二代、富商、男藝人可供挑選,但她需要的只是這樣一個願意陪她看細水長流的伴侶。

其實不過多大,陳美齡永遠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姑娘。

結婚第二年,陳美齡生下了孩子,本該是事業順利、愛情美滿的階段,但她卻遇到了巨大的風波,甚至震動了整個日本社會

△陳美齡和大兒子

原來,在當時的日本,有孩子還出來工作的女性非常少!而陳美齡在孩子1歲的時候就恢復了工作,經常出席各種活動,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

甚至連一些女作家都公開抨擊她:你太貪心了,又要工作、又要結婚、又要小孩,這怎麼可能?

這個事情鬧得紛紛揚揚,成爲了社會熱議話題,被稱爲“Agnes爭論”(陳美齡的英文名叫Agnes)。

這是一段非常灰暗的日子,陳美齡不止一次收到過威脅信!她完全不明白:在香港,女性隨時都可以工作,爲什麼在日本卻不可以

從1987年到1989年,這場現在看來莫名其妙的爭論持續了整整2年,陳美齡飽受日本右翼的攻擊,事業也隨之陷入低谷。

但她沒有屈服,依然該做什麼就做什麼,這點讓小玉十分敬佩。

後來,美國《時代》週刊雜誌報道了這場爭論,斯坦福大學一位教授看到報道後,邀請陳美齡去讀教育學博士課程,研究現代女性問題

渴望繼續深造的陳美齡面對這個珍貴的橄欖枝心動了,於是她當機立斷的放下演藝工作,重新考GRE、申請留學。

那一年,她已經34歲。

但是大家要知道,選擇自己想過的人生,永遠不會晚

斯坦福的學習強度是很可怕的,陳美齡不光要照顧好自己,還要帶娃讀書,這是爲啥呢?

因爲他老公要留在日本掙錢養家、照顧老人們,只有週末才抽出時間飛來看她。爲了緩解老公的壓力,她決定一邊上學一邊帶孩子

△陳美齡的3個孩子都是男孩,想求個小公主就是求不到

那也是一段很辛苦的日子,她幾乎每天都要溫書到深夜。但陳美齡卻但表示:我每天都在學新的東西,覺得很開心

或許,對一切事物保持好奇、探索的心,纔是陳美齡“凍齡”的祕訣。

以至於她現在已經60多歲了,看起來依然優雅、溫婉、有活力:

△跟小兒子在一起,一點都不像母子!

39歲那年,陳美齡拿到斯坦福教育學博士學位,她的畢業論文就是研究的“職業母親和女性地位的問題”。

回到日本之後,陳美齡說:“我說話終於有人聽了”。

她的行爲,甚至後來也成爲了日本實現《男女就業機會均等法》和育兒休假制度的原動力。

小玉私以爲,這樣成就,比嫁入豪門啊、拿什麼獎項啊,更偉大。

41歲時,陳美齡的小兒子出生,她淡出了娛樂圈,開始爲婦女兒童福利奔走——

1998年,她首任日本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基金協會大使。

2016年,她成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親善大使。

在這20多年裏,陳美齡走遍了泰國、蘇丹、東帝汶、菲律賓、伊拉克等很多地方,看望那裏正在經受貧窮、戰亂和惡劣環境的媽媽和孩子:

△長了一張很親切的臉

其中,在日本積極推行反對兒童色情刊物的時候,陳美齡甚至收到過極端分子的死亡恐嚇!

小玉覺得,陳美齡肯定也有害怕的時候,但她的責任心、對孩子的保護之情,都驅使着她繼續前行:

她是一個有大愛的人。

不過很不幸的是,在2007年時,陳美齡被確診罹患乳腺癌,憑藉骨子裏的倔強,以及丈夫孩子們的精心照顧,她挺過了五年的抗癌治療

切除手術後,陳美齡沒有像別人一樣灰心喪氣,甚至還調侃自己“胸小了,但是胸懷大了”:

可以看出來,陳美齡還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

如今64歲的她,身材保持得和年輕時一模一樣,每次拍照看起來都滿滿的少女氣息:

△一個人生活得幸不幸福,可以從臉上看出來

以身作則,爲母之道

陳美齡淡出人們視野很多年,去年年底,她又重新獲得了大家的關注。

倒不是因爲女歌手這個身份,而是以“母親”名義——她的3個兒子,都考上了自己的母校斯坦福

△最右的大兒子,像不像高曉松?

孩子們都考上世界名校,可以說與陳美齡和她丈夫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小玉給大家說幾個小故事,大家就能瞭解他們的教育觀了。

△優秀的一家人

1992年,陳美齡大兒子要上小學了,本來她希望孩子能進入一所著名的私立小學

但是一天,丈夫參加完這所小學的說明會後,就對她說:“孩子他媽,我們還是放棄考試吧。”

原來在說明會上,老師對所有家長說:“請確保面試那天孩子不要生病,不是健康的孩子,我們不收。”

丈夫覺得非常氣憤:“小孩生病或者磕磕碰碰是常事,說這種話,說明他們不會爲孩子考慮,那種地方不去也罷。”

陳美齡這才頓悟過來,好多父母千方百計的將孩子送進名校,是有一定虛榮心的。反而,不會真正關心孩子喜歡什麼、擅長什麼。

最後,大兒子去了一所普通的,但氛圍很友好的國際學校。

對比現在急功近利的教育模式,陳美齡的教育理念是充滿樂趣:我要讓孩子們認爲學習與生活,是分不開的一件事。

學習也是玩,玩也是學習。

下雨的時候,陳美齡會帶着孩子們一起去公園,讓他們找蝸牛、看雨滴,他們自然而然就對“雨”感興趣。

回家後,就帶着他們一起查找:世界上哪裏下雨最多,哪裏下雨最少.....知識就是這樣累計起來的。

雖然所有孩子都考上了斯坦福,但其實在大學之前,3個孩子都從未考過第一。

在陳美齡看來,100分只是老師給的分數。而真正有用的,是孩子們對學習保持興趣、對這個世界充滿求知慾

有這樣不斷學習、獨立自尊自愛的母親,怎麼可能教育不出優秀的、善解人意的孩子呢。

所以,迴歸本文的主旨!小玉就是想告訴大家:你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要想培養優秀的孩子,先成爲優秀的父母

64歲的陳美齡戴着精緻的耳飾,眼神明亮、笑容親和,希望大家都能成爲這樣的媽媽

小玉覺得,每個孩子們身上都擁有着美好的未來。但有一個前提——他們一定要受到良好的教育

教育,可以告訴孩子們世界上有許多可能性,給予他爲實現夢想所需要的工具和知識,使他抱有朝着夢想大步邁進的勇氣。

真心的希望每個孩子都能獲得受教育的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