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擊球的方向主體是由後向前的,所以在拉球時胳膊肘要固定,靠手腕、手臂的爆發力即可,可以把胳膊肘看作是相對固定的軸,這樣反手拉下旋就會穩定又有力量了。肘部是反手起下旋的精髓,很多球友在發力的一剎那都是胳膊肘在發力,而且明顯的往身體右邊掰過去,這樣的動作會使發力方向不一致,自己給自己卸力了。

回想起當初苦練反手起下旋的時候,一直和手腕較勁,導致手腕都受傷了……

後來才搞明白,原來反手起下旋的關鍵壓根就不在手腕啊!啊啊啊!

今天君就來說說反手起下旋的動作要領,希望球友們能夠繞過我曾經走的彎路,早日修成正果~

先說說重心問題

首先重心要在前腳掌,而不是腳後跟。然後是重心交換,以右手持拍爲例,先把重心放在左腿再轉到右腿上,髖關節要充分地打開,核心肌肉羣要緊繃住,通過轉胯來把力量傳導出來。

請袁磊教練示範如何打開髖關節

板形問題

板形不能豎起來太多,儘量橫一些,這樣接觸球的面積就會大一些,有助於提高穩定性。不能上下用力太多,也就是“翻着拉”(剛開始可以往上用力多一點,穩定了再多迎前加強質量)。板形問題很重要!

拉手時最好把拍頭放鬆下來,手腕不能翹,然後要有腿和重心往前上的跟進動作。這時手臂順勢向右前方揮出,拍頭先擊球的中下部,往前,觸球后通過手指、手腕往右的轉動完成最後的摩擦過程。

肘部固定,拉球穩又兇

肘部是反手起下旋的精髓,很多球友在發力的一剎那都是胳膊肘在發力,而且明顯的往身體右邊掰過去,這樣的動作會使發力方向不一致,自己給自己卸力了。

其實擊球的方向主體是由後向前的,所以在拉球時胳膊肘要固定,靠手腕、手臂的爆發力即可,可以把胳膊肘看作是相對固定的軸,這樣反手拉下旋就會穩定又有力量了。業餘愛好者在練習的過程中,應該更多體會身體發力的過程,提高整體發力的協調性。在初學的過程中,可以先放大腿部蹬地的動作,適當加大手臂外展的幅度,然後再慢慢調整,使爆發力更加集中。手臂肌肉的收緊與放鬆不僅可以提高擊球質量,還可以加快還原的速度,實現快速銜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