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爲大家提供一種思路,以古時候的謀士和幕僚爲例子,分析產品經理的職業上升路線和核心價值體系。這裏爲大家提供一種思路,以古時候的謀士和幕僚爲例子,分析產品經理的職業上升路線和核心價值體系。

本文爲大家提供一種思路,以古時候的謀士和幕僚爲例子,分析產品經理的職業上升路線和核心價值體系。

以古代謀士和幕僚爲例:分析產品經理的職業上升路線和核心價值體系

互聯網寒冬之下,產品崗的朋友們也表示多少有些迷茫——什麼是產品經理的核心價值?產品經理的崗位是否可以做一輩子?即使看了諸多文章,大家心中依然有很多疑問。

其實,產品經理這個職位雖然是近年興起,但是類似的職位在歷史上並不罕見,分析類似崗位的各種經驗,有助於我們理解產品經理本身的職責。

這裏爲大家提供一種思路,以古時候的謀士和幕僚爲例子,分析產品經理的職業上升路線和核心價值體系。

一、產品經理的核心價值:從古代謀士說起

謀士和門客有什麼價值呢?

我覺得春秋戰國時期的貴族戰爭,很像目前兩強並立、羣雄割據的互聯網世界。我們不妨把鏡頭轉向那些活躍在貴族戰爭中的平民們,看看他們如何輸出價值,如何提供服務,又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和理想。對比思考一下作爲產品經理的核心價值。

有關古代謀士,最有名的橋段,莫過於中學課本里《孟子·告子下》的片段: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 舜最後做了首領;
  • 傅說(音‘悅’)原在傅巖地方作泥水匠,爲人築牆,殷王武丁訪尋他,用他爲相;
  • 膠鬲是從賣魚鹽的商販子中被舉用起來的,周文王把他舉薦給紂,後來又輔佐周武王;
  • 管仲(夷吾)原爲齊國公子糾的臣,公子小白和公子糾爭奪羣位,糾失敗了,管仲作爲罪人被押解回國,齊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爲相;
  • 孫叔敖則是從隱居的海邊被舉用進了朝廷的;
  • 百里奚,一個被秦穆公用五張羊皮換來的奴隸,號稱“五羖大夫”。幫助主公“開地千里,遂霸西戎”,成爲“春秋五霸”之一。

由此可見,一個謀士的核心價值,是幫助老闆出謀劃策,提高效率,快速拓展業務。相比與同時代的戰士,謀士們不能進行列陣和攻堅,相比于軍事家,或許打仗不是謀士的專長,但是謀士以其特殊的思維視角和專業技能【謀劃】,在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爲產品經理,可能沒有設計在視覺方面的專業能力,或者工程師的代碼能力,但是處在業務的核心位置,知識背景也足夠豐富的情況下,就很容易:

  • 對內——洞察到到業務線上衝鋒的同事所難以體察的問題;
  • 對外——洞察到用戶/客戶的核心需求,幫助團隊釐清思路,把握項目的最主要方向。

從而基於各種條件,運籌帷幄,權衡利弊,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這大概就是產品經理的核心價值吧。

二、產品經理的上升路線:“換一個思路看這個崗位”

近代來說,謀士晉升道路,以左宗棠爲最,以下刪節自維基百科:

  • 1832年,左宗棠捐銀錢爲監生,在鄉試落榜。後補中舉人,力圖進士,參加會試,三次不中,從此不再參加科舉考試。時清朝政治腐敗,經濟凋敝。他目睹時艱,在其居室爲聯自勵雲:“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
  • 左宗棠在醴陵淥江書院主講,1837年,兩江總督陶澍回鄉省親,他書寫了一副對聯“春殿語從容,廿載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翹首公歸”,陶澍看後,將他視爲奇才。後入陶澍幕府,並與陶結爲親家。
  • 1851年起先後入湖南巡撫張亮基、駱秉章幕府。

這個階段的左宗棠,就是讀書-出主意,初級幕僚的工作也多是處理文字工作,這和初級的產品經理並無不同,很多初入行或者初轉行的朋友來諮詢,覺得每日的工作沒有很大的成就感,比較枯燥,沒有幻想中產品經理的指點江山、揮斥方遒,這些都是正常的。事實上所有的職業幾乎都是如此,明星成名之前也沒有閃光燈的包圍,總工程師也是深山老林一個項目一個項目跑出來的。

可以看到,左宗棠初期作對了兩件事

  • 一是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毅然放棄了科舉;
  • 二是跟對了人,找到了自己的伯樂。

但是仔細看來,這兩件事情,其實是一件事,沒有自己的才情,很難被官僚階級接受,沒有伯樂,也很難在實踐過程中得到實質性的提升,看似“先有雞先有蛋”的問題,其實有基本的應對辦法,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等風來”。

這裏友善地問一句,所有感到“迷茫”的朋友們,大家真的已經做好手裏可以做好的事情了嗎?自己真的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了嗎?假如沒有,那可能還是需要積澱一下。

當然左宗棠也並沒有止步於此:

  • 1856年,升任兵部郎中。
  • 1862年由曾國藩舉薦由太常卿升任浙江巡撫,並組成中法混合軍和擴充中英混合軍與太平軍作戰,克金華、紹興等地,升任閩浙總督。
  • 1864年,克杭州,並受封一等恪靖伯。之後致力於剿滅東南太平軍殘部。
  • 1867年2月,授欽差大臣督辦陝甘軍務,定“先捻後回”方略,次年參與平定捻軍。
  • 1876年,定“緩進急戰”方略,指揮劉錦棠、金順諸軍鎮壓阿古柏、白彥虎,次年收復除伊犁地區外的新疆全部領土,併爲新疆建省開發等預作規劃。
  • 1878年3月由一等恪靖伯,晉二等恪靖侯。
  • 1881年入北京任軍機大臣,兩江總督。
  • 1884年9月以欽差大臣督辦閩海軍務。次年9月病故於福州,諡文襄。

從這一段經歷可以看出,左宗棠受到伯樂(朋友和導師曾國藩)舉薦(有了自己的圈子)——並且通過“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制定方案)”積累了一些軍功——最後開始平步青雲。

作爲產品經理可能也是一樣——進入產品經理的圈子(比如來看PM巴士的文章就是一個接收信息的好方法)——結交朋友——通過“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積累自己的作品(最好是大型的項目經歷)——最終實現職業通道的提升。

三、產品經理的內在精神:“知止而後有定”

我們這個時代,是個自我的時代,好處是彰顯自我,多姿多彩,百花齊放,每個人都能更多地思考自己的獨特性和獨特價值,這樣的機遇是以前的社會所能提供的。壞處是容易陷入自己的小格局裏面。

某種角度看來,由於每個人都秉持信仰的自由,很多時候,反而更容易被世俗的價值觀所左右,當我們難以以個人的身份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時候,就會變得自責而焦慮

產品經理的崗位也是一樣,從這個問題的句式看起來,裏裏外外也滿是焦慮——明明可以掙錢養家,短時間之內貌似也不會突然下崗,上升體系相對也比較完善,怎麼突然就開始思考未來了呢?

不滿足,不清晰,所以不平靜

這讓我想到古時候,“四書五經”之首的《大學》裏的教誨。《大學》規定了一個儒生一生最終極的目標,裏面說,“至善”是一個儒生最根本的目標和最終極的價值。對於儒生不說功名利祿,而說“至善”,這就好比對產品經理或者廣義上所有的互聯網人提出一個命題——不說賺大錢,我們還能得到什麼價值?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知道“終極意義”——“止於至善”,然後意志纔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後心才能靜下來,不會妄動;能做到心不妄動,然後才能安於處境隨遇而安;能夠隨遇而安,然後才能處事精當思慮周詳;能夠思慮周詳,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

多麼有趣?看起來是個階梯,本身又是一個閉環。

如果說產品經理這個職位本身有他的終極意義,我們最終都會到達某個境界,從中感悟到人生最基本的體驗——通過創造性的勞動,爲社會做出自己微薄的貢獻。

大家的心裏會不會少一些焦慮呢?

結論:產品經理是可以做一輩子的職業

就像建築師、工程師、科學家一樣,本質上,產品經理也是一種職業,並且在整個行業沒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論的時候,堅持下來,就有可能成爲一家之言。幫助後來人進步的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當然,就像並不是每一個建築師都會成爲貝聿銘那樣的大師一樣,或許不是每個產品經理最後都可以像互聯網大佬般家財萬貫或者依靠一個偉大的產品一戰成名,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做一個平凡的產品經理,一樣可以體會到工作的快樂,結交有趣的朋友,並且深刻地感受到互聯網產品造物過程的美好和動人。

佛家有個基本的概念,叫做【法門】,原指修行者入道的門徑,現在泛指修德、治學或作事的途徑。我以爲,假如人生是一個體驗的過程,是一個修行的旅途,那麼【產品經理】這個崗位,可以是一個不錯的【法門】。

所以站在從業者的角度,也站在一個普通人的角度。我會說,產品經理是可以做一輩子的職業,是可以“子/女承父業”的好崗位,認認真真去做,應該來的都會來,也總會來。

人生很短,夢想很遠,祝我們都能找對方向,一路開掛,披荊斬棘,所向披靡。

作者:PM巴士,公衆號:PM巴士(ID:pm_bus)

本文由 @PM巴士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