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一個人,單曲循環李宗盛的《山丘》,思緒被那些刀刀見血的歌詞深深代入。聽歌跟聽故事一樣,李宗盛用歌詞稍微勾了勾,你就開始想到自己的故事。

李宗盛

其實小編個人特別喜歡李宗盛,因爲他的歌曲總有一個特點,就是你不用刻意的去渲染周圍的氛圍,也可以不用去訴說自己所有對別人的付出,卻始終彷彿能到歲月的一生輕嘆聲,那種輕嘆的感覺是空蕩蕩的,卻也是嗡嗡作響的。所以有很多人說:每聽一次李宗盛的歌曲,就像是在溫習一次自己的人生,甚至惆悵。就像是黃昏時的黑影,愈拉愈長。

李宗盛

李宗盛有流量的歌手發新專輯既能賺錢又能展現實力,然而很多初出茅廬的歌手,他們沒有龐大的粉絲,也沒有參加過選秀,他們只能選擇在網絡上發佈自己的歌曲。現在再看看華語樂壇的現狀,你會發現,現在的歌曲都是一些口水歌,真正願意創新和突破的歌手越來越少,形成了惡性循環。

李宗盛

李宗盛老了,也是一個可愛又倔強的老頭。他每寫一首歌都要花很長時間,都是用心打磨的作品,值得收藏起來慢慢品味。這樣講好像很抽象,其實就是你突然不由自主地起了雞皮疙瘩的地方,寫一首歌看上去很簡單,事實上,你要硬讓它有起雞皮疙瘩的效果,是不可能的,要讓它有生命很難很難。

李宗盛

寫一首歌后面所需要的支持力,跟對生命價值觀的認定,是要血淋淋的,真的要進到感情的最深處,要真刀真槍的,抓住靈魂最真的地方。

輕則寫一首歌,這種歌曲不計其數。那個人在他心裏,是個不能說的祕密。情愛裏面無智者,否則哪來這麼多宿醉的人。梅豔芳和張國榮,絕代風華。也可能是一廂情願,也可能是擦肩而過。愛不是一個付出就有回報的東西。愛就愛的值得,錯也錯得值得。

李宗盛

人到三十,故人漸漸走遠,新人總不如昔。青春追不回來,成熟尚未到來。結束忙碌的一天,也來不及想別的。只在一年到頭的某個日子,纔會拔劍四顧心茫然。才發現愛情已經枯萎。李宗盛擅長的,無非是把深深的遺憾淺淺的道來。2010年,與羅大佑、李宗盛同時入圍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最高音樂成就獎。只是人生境遇各不相同,他的偉大之處,是把所有的遺憾彙總又散開。

李宗盛

任伯儒的四十“四十難道就該不惑嗎 其實只是裝傻 沒有什麼放不下”高曉松的四十“四十而不惑 我曾經以爲是到了四十歲就什麼都知道明白了 後來我錯了 其實是到了不惑之年 那些不知道的 也就不想知道了”所以,李宗盛的歌和年齡無關,或許某人十八歲聽到後就以有了感觸和共鳴,沒必要等到四十。

李宗盛

說自己偏向於“聽李宗盛要趁早”,可是你非要問我爲什麼“年少不聽李宗盛”,那好吧,我把老李歌裏邊殘酷的一面給你看:假如你情竇初開,充滿了對愛情的嚮往,李宗盛說“爲何你不懂,只要有愛就有痛”。

《領悟》講述了對逝去戀情的惋惜和留戀,甜美的懷念、不捨的成全,用外表看似灑脫的快樂掩飾內心真正的憂傷。並且花了一點小心思去挖掘這首歌背後的故事,幾乎聽遍了所有的演唱版本。

李宗盛

發片前滾石老闆拿這首歌的小樣去給成龍聽,大哥聽了之後說:這首歌如果要是能紅,我就把頭割下來給你!當然這只是句玩笑話。聽衆的喜愛,再加上歌手們一遍遍的經典重現,讓這首歌推出至今,依然歷久彌新、深入人心,始終保持着非常高的熱度。放眼整個華語流行樂壇,不論是在演唱會還是電視節目裏,《領悟》這首歌的翻唱率都是極高的,演繹過這首歌,並且能叫得上名號來的歌手,差不多要有一個加強連的規模,至於各種翻唱版本,董小姐在這裏就不給大家一一細數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音樂網站上找來對比一下。描寫李宗盛愛情糾纏的這首《領悟》,放在辛曉琪的身上也同樣貼切。

李宗盛

但在當時創作之初,李宗盛和辛曉琪兩人都不看好《領悟》,覺得這是一首不會走紅的歌。辛曉琪很早就進入歌壇了,但一直溫水煮青蛙。《領悟》這首歌是由著名音樂人李宗盛作詞作曲的,很多媒體都報道說是李宗盛聽完辛曉琪講述的感情故事後,爲辛曉琪量身打造了《領悟》這首歌。

李宗盛

李宗盛創作《領悟》,描述的正是當時他與前妻朱衛茵的感情寫照。李宗盛把《領悟》中“我們的愛若是錯誤,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這句歌詞寫進了他的離婚宣言。歌曲唱出了一個人孤單走在冬季的寂寞與傷感。這首歌的詞句不華麗,不雕琢。這首歌只花了45分鐘便配唱OK了。

李宗盛

但它的成功在於,字字都能寫盡心情,分分鐘能戳中內心。隨便揪出來一句詞兒,都能激發聽者思考好久好久人生。再加上李宗盛的年紀,溫暖而滄桑的曲風,給人一種怎麼聽怎麼是真理的感覺。

李宗盛

更多娛樂資訊點擊關注我,小編帶你暢聊娛樂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