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优质文化种子在汕头落地生根

    今年,迷笛校园音乐节将成为汕头新潮艺术节下半年开场节目。肖帅虎 摄

    迷笛音乐节被誉为“中国的伍德斯托克”,由北京迷笛音乐学校于2000年创办,是国内第一个原创音乐节,也是中国地下摇滚乐队的发源地。

    早在去年2月,汕头大学联手迷笛音乐学校开展全校迷笛音乐公选课。3月,全国首个迷笛校园音乐节在汕头大学举办,吸引了众多喜欢摇滚乐的粉丝前来,一起开启了一场狂欢。

    在即将到来的9月22日,第二届汕大迷笛校园音乐节即将开幕。迷笛音乐节与汕大的“缘分”如何开启?作为新潮艺术节的活动之一,高端文艺活动能够为汕头这座城市带来什么?

    ●南方日报记者 余丹 实习生 徐怀 林依梵

    汕大引进迷笛课程备受学生欢迎

    2016年,新潮艺术节艺术总监、汕大体育园艺术及文化发展总监李蔼仪获邀在香港出席西九龙文化区主办的“制作人网络会议”活动,会上认识了迷笛音乐节创办人、迷笛音乐学校校长张帆。

    在与张帆交流过程中,李蔼仪对迷笛的文化理念、社会使命十分认同,萌发了在汕大引进迷笛课程的想法。

    “迷笛音乐考级取得了文化部的认证,在品质上有保证。”李蔼仪告诉记者,迷笛音乐节可以说是国内第一个摇滚音乐节,有很高的品牌价值,除了在学业上能够给汕大学生带来更多不一样的体验和氛围,还可以提升汕大及汕头整个城市的形象。能把这么好的课程引进汕大,无论是在音乐界,或是学界来说,都是一个创举。

    张帆则表示,大学生在大学里除了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以外,更应该多学习人文艺术等。音乐、诗歌、美术、戏剧等艺术都应该进入校园,让大学真正成为一个人文教育和实践的圣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2017年2月,迷笛音乐学校于汕大艺术教育中心开展全校迷笛音乐公选课,拉开了校园音乐节的序幕。汕大教学总监黄瀚说,第一学期选课系统开启后,短短一周内,23个班共330名汕大学子报满课程,可见迷笛课程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

    使用文化部认证系统教程

    据介绍,汕大迷笛公选课的教师团队由迷笛学校派遣的音乐讲师(迷笛先生)组成。公选课使用迷笛现代音乐系统教程(文化部认证的迷笛全国考级有声曲谱及配套教程),公选课包括三门现代器乐的音乐理论、演奏技法及合奏排练课程,即电吉他公选课、电贝司公选课和爵士鼓公选课。

    每门公选课每周课时为2小时,共上一个学期,每门公选课学分为1分并计入平均学分绩点。黄瀚说,截至目前,课程开展后已成功举办了三个学期的汕大迷笛学员成果展示音乐会,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向观众展示了一系列的乐器演奏技巧,并与老师同台表演。

    “老师教学十分认真用心,对音乐充满了热爱,使我们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曾选修过迷笛课程的学生对该课程十分赞许。

    “我们坚持了24年,认真地做事,做到最好。”黄瀚表示,迷笛的理念就是认真做原创音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坚持做下去。

    新学期课程如期而至,黄瀚表示,在原本的基础上,校方与迷笛音乐学校还将考虑充分利用课室、乐器等资源来开办成人教育课程,公开给学校的老师、员工、他们的家属还有汕头市民学习,也会考虑为小朋友开设迷笛暑期课。此外还计划举办“迷笛全国校园乐队比赛”。

    引导市民认同高端文化活动价值

    迷笛课程在汕大已开展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李蔼仪说,仍有很多人对“迷笛”一知半解,也不清楚这样的活动对学生及城市会有怎样的积极影响。

    “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城市引入迷笛,他们都非常看重文化品牌所带来的附加值。”李蔼仪举了一个例子,今年5月,第38届迷笛音乐节就在苏州七都镇举行。人山人海的现场,让她感受到了人与人的互相尊重及十分和平的气氛。

    李蔼仪说,三天的音乐会,吸引了8万人次参与,这就是艺术文化活动能够为社会贡献的经济效益,也因此让她更加坚定要在汕头办校园迷笛音乐节以及开设迷笛课程的决心。

    她认为,一个有远见、有视野的城市,应懂得如何利用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市民素质和带动地方经济。但她也深知,即便是引入迷笛音乐节,对城市的影响也不是短期内就能立竿见影的。

    “艺术不能量化,但社会需要艺术倡导。”李蔼仪说,迷笛音乐节需要每年持续地做,人们才会逐渐认同高端文化活动的产业价值,感受高端文化活动为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逐步培育观众主动购票习惯

    迷笛校园音乐节是汕头新潮艺术节下半年的开场节目。新潮艺术节是一个全新的艺术品牌,由汕头大学、基金会及汕大体育园三方共同支持,其前身是2010年开始的汕大艺术季,今年惊喜“变身”为汕头新潮艺术节,面向全体汕头市民开放。

    李蔼仪告诉记者,上学期新潮艺术节的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来汕大体育园看演出,很多都是带着一家老小一起来。“各个年龄和阶层的观众都有,他们的反应非常热情,所有来过的表演者都对汕头观众的反应赞赏不已。”据悉,新潮艺术节得到李嘉诚基金会的全力支持,市民能够以十分优惠的票价观赏到国内外专业演出团体的精彩表演。

    但李蔼仪也观察到,仍有很多观众不习惯买票,经常会通过中间人询问是否有免费票。“我们这些做文化和艺术发展推广的人,有一个使命,就是要教育人群,艺术有价。”她说,观众们都等待免费票,这样会形成一种极差的艺术生态,令整个表演艺术市场在汕头“瘫痪”,“这也不是一个文明城市对待文化活动应有的态度,因此,在没有形成一种购票习惯之前,体育园及主办方必须坚持不派票。”

    她透露,下半年新潮艺术节还有许多精彩节目,最瞩目的是邀请了国外多位新媒体艺术家为汕头创作了一个全新的声影派对《汕头发声》;另外还有传统昆剧《牡丹亭》等。“我们的目的是希望为汕头及粤东的市民、汕大师生,提供各种类型的表演形式,扩阔他们的眼界及视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