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封建王朝的統治者,皇帝向來都是寂寞的,因爲他們總在擔心着有人會謀朝篡位,所以皇帝向來都是以孤家寡人自稱,而且爲了監視大大小小的官員,皇帝也是暗地裏創建了不少的組織,其中最爲出名的就是明朝了。

朱元璋是從一個放牛郎成爲了皇帝,後面沒有什麼人可以依靠,再加上他有些多疑,陪他一起打天下的大臣大多都無緣無故的死掉了,即便是這樣朱元璋還是不放心,爲了加強自己的通知,朱元璋專門設立了錦衣衛,讓親信來掌控。

錦衣衛的地位可是非常的高了,直接受到皇帝管轄,不受到任何人的束縛,經常爲皇帝蒐集一些大臣的機密事件,就是逮捕了大臣也只是需要向皇帝報備一聲,當時明朝的大臣對錦衣衛可謂是談之色變,唯恐盯上自己。

在朱元璋去世後,大家都知道是最後是他的兒子繼承了皇位,這兒子也是學自己老爹,繼續利用着錦衣衛監控百官,但是他又擔心最後錦衣衛會脫離掌控,所以又創立了東廠,分走了一些錦衣衛的權利,希望兩者達到一種平衡。

到了明憲宗時期,錦衣衛和東廠的爭鬥可謂是水深火熱,讓他非常的頭疼,爲了緩解這種狀況,思慮在三下他再次建立了西廠,形成了一個三角關係,而且因爲明憲宗的支持,西廠的權利也是開始超越其中兩位,位居第一。

明武宗時期皇帝對當時的情況很不滿,他又建立了一個內行廠,這個組織比其他的三個更厲害,橫行霸道的錦衣衛、西廠和東廠也要畏懼三分,因爲內行廠可以監控其餘三個,甚至有權利拘押一定品級內的三廠官員。

所以當時的人都不願意見到內行廠,也正是因此,養成了內行廠的人天老大我老二的脾氣,更過分的是公然利用職權以權謀私,不斷的貪污受賄,肆意的殘害國家忠良,明朝反而因此慢慢的退步了,不過好在最後皇帝認識到了問題。

在皇帝的命令下內行廠被徹查,這時候才知道,內行廠的頭領早已經貪污了數千萬兩的白銀,最後內行廠也被撤銷了,銀子也被充入國庫,不知道你對這種權利制衡,不斷的創造新組織的事情怎麼看?這樣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