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和人工智能是當今國際科技前沿熱點,全球產業發展和升級新的爆發點和增長點。

9月17日至19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將在上海西岸舉辦,記者昨天從復旦獲悉,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類腦人工智能主題論壇將於9月18至19日在該校舉行。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斯坦福大學結構生物學教授邁克爾·萊維特(Michael Levitt),英偉達集團首席科學家及高級副總裁、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教授比爾•戴利(Bill Dally),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教授陸永青,英國倫敦大學高等研究院感知學習中心主任科林·布萊克莫爾(Colin Blakemore),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馮建峯等知名科學家將出席主題論壇並作報告。據介紹,本次類腦人工智能主題論壇共邀請到報告人39位,包括9位主題論壇報告人,30位子論壇報告人。

主題論壇爲期兩天,將於9月18日、19日兩天在復旦大學光華樓舉行。多位知名科學家將圍繞“基因、可塑性和神經計算”“突觸可塑性與機器學習”“用多尺度和多模態數據窺視你的大腦”“透過大腦來理解皮層計算”“多模式空間遙感的智能反演”“可重構系統的研究進展”“智能視頻識別的十大挑戰”“視頻監控中的人員在識別”“交互式機器人的未來”等前沿話題展開精彩討論。

主題論壇期間,復旦大學還將舉辦“類腦芯片與智能系統論壇暨第二屆上海智能電子與系統學術研討會”“計算機—高性能人工智能系統子論壇”“大數據智能子論壇”“新氦—類腦智能子論壇”“AI+醫療健康:醫療行業的創新時代”“智能,變革,預見—卿雲子論壇”等六個子論壇。

論壇期間,中醫四診機器人、健康顧問機器人amika、自動駕駛物流配送機器人、便攜式警用人車智能識別設備與系統、“不倒翁”知識問答系統等復旦大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科研進展與成果。

據悉,論壇期間復旦大學還將推進一系列重要合作項目簽約落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