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美軍中十分流行一種說法:在叢林裏打仗比在城市的廢墟上打仗艱苦十倍,但是唯一的好處就是隨處可見的大樹可以喫住子彈,着了急真能救人一命。這本是許多老兵都知道的事,但爲了親眼證實這個說法,歪果仁又搞了一次實彈測試。

越戰時,美軍把機槍架在木頭上當掩體

測試者選用了一支前蘇聯的莫辛-納甘M1944型馬槍,也就是短身管的卡賓槍,其使用的彈藥爲7.62×54毫米。在測試中,這支步槍發射出的子彈不僅沒有穿透樹木,連子彈本身都沒有鑽進樹木裏,依然可以看到彈頭的屁股。這棵樹的直徑爲28釐米,放在熱帶雨林中根本就不上什麼,如果這棵樹能擋住子彈,那麼更加粗壯的杉木也完全沒問題。

騎兵使用的莫辛納甘

這個實驗說明樹木的確可以擋住步槍子彈,但是被子彈轟擊時產生的木屑碎片也會以很快的速度到處飛濺。在測試中,製作者把一個紙箱子放在樹木旁邊,飛濺的碎片在上面留下了許多劃痕,從凹陷的痕跡上來看人的皮膚肯定是擋不住的。所以說樹木能擋住子彈,但不代表就一定不會傷到人。

露在外面的彈頭

其實這個說法並不是什麼戰地謠言,在二戰的太平洋戰場上和越戰的叢林中美軍早就知道了直徑足夠的樹木可以擋住子彈,所以在作戰時美軍會就地取材,鋸斷樹木再用麻繩捆起來當做散兵坑的“蓋子”,可以有效的抵禦日軍火炮爆炸後產生的碎片。副作用是一旦上面的木頭被炸碎,裏面的士兵可能會被壓住,這種情況在歐洲戰場上也出現過。

在散兵坑裏的美軍

既然可以擋子彈,樹木就成了天然的掩體。瓜島戰役中,美軍使用粗重的圓木堆在戰壕前面,只留出可以射擊和觀察的空隙,起到的防彈作用比沙袋還好。不過這樣做也有缺陷,那就是一旦大口徑的火炮近距離命中木頭堆成的掩體後,被衝擊波掀飛的樹木落地時有可能會砸死人。

瓜島登陸

有些網友會問,樹木可以擋子彈,難道城市裏的房屋和建築就不行嗎?解答這個問題也很簡單,房屋被炮火命中後會崩出不知道多少碎磚頭和水泥塊,砸到人身體上不比炮彈的破片傷害小,而且一般的牆根本擋不住子彈,外面一頓掃射裏面一堆窟窿,但是樹木的韌度卻可以把子彈喫住。

《拯救大兵瑞恩》劇照

無論是以往的戰例還是現代的測試都說明樹木完全都能夠擋住子彈,這個問題沒什麼好爭論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