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磅!國辦發文:2022年前高中全面實施新課程新教材

央視網消息: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這是新世紀以來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第一個關於推進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綱領性文件。根據《指導意見》,2022年前高中將全面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

據介紹,到今年5月份,除了政治、語文、歷史三科之外的高中其他十幾個學科修訂後的教材目錄已經發布,政治、語文、歷史教材的編寫審查工作也已基本結束。

教育部教材局巡視員申繼亮:這一次普通高中課程教材的修訂,不僅對內容進行了更新調整,同時對課程的結構也進行了優化。突出的一個重點就是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要和高考綜合改革的需要,也就是課程的可選擇性有所增加。

高中綜合實踐活動學分佔比最高

新的課程進一步強化了對於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要求,綜合實踐活動課成爲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必修課。《指導意見》要求,因地制宜打造學生社會實踐大課堂,建設一批穩定的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按規定免費或優惠向學生開放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公共設施。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志願服務。

申繼亮:育人模式改革不僅僅是簡單地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更主要的還要關注學生成長的機制和途徑。所以,這次新課程修訂以後,特別強調了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在高中課程裏,綜合實踐活動學分是14學分,我們總共畢業學分要求是144分,佔了差不多1/10。在所有科目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佔分最高。

開展培訓提升新課程實施水平

《指導意見》要求組織開展國家級示範性培訓和校長教師全員培訓,並通過實施中西部貧困地區新課程專項培訓和遴選一批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示範區示範校等,切實加大對貧困地區和薄弱學校的支持力度,提升新課程實施水平。

同時,針對一些普通高中存在的開不齊開不足課程、壓縮課時、搶趕教學進度、超課標教學、日常測試頻繁和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等突出問題,《指導意見》還從加強課程實施監管、嚴格學分認定管理和強化教學常規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強化了市、縣監管責任和學校主體責任。

(責任編輯:葛景宏 CN081)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