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說,當時全國各地的相聲名家只有在北京、天津小有名氣之後,纔敢來濟南晨光茶社“拜碼頭”。同時晨光茶社還是相聲界的學府,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年輕演員,如北京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馬季、李金斗,天津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李伯祥,濟南的孫少臣和趙文啓。

民國時期,濟南被譽爲“曲山藝海”,是中國相聲界的“三大碼頭”之一。濟南相聲之火爆,濟南市民欣賞水平之高,可謂全國聞名。以至於中國相聲界形成一條公認的規矩:北京學藝,天津練活,濟南踢門檻。據說,當時全國各地的相聲名家只有在北京、天津小有名氣之後,纔敢來濟南晨光茶社“拜碼頭”。

晨光茶社:訴說濟南相聲歷史沉浮

說起晨光茶舍的創辦與發展,離不開老濟南人耳熟能詳的相聲大師孫少林。孫少林生於天津,從小天資聰穎,不滿六歲就和年長他許多的少年交友,一起在天津勸業場等曲藝場所聽相聲,其中就有後來成爲相聲泰斗的馬三立。相聲名家李壽增是相聲大王張壽臣的師弟,他特別喜歡孫少林,在孫少林9歲時,就正式收他爲徒。孫少林獨特的演技頗受觀衆喜愛。他舞臺形象好、身材高大、臺容英俊、表演獨特,包袱抖出去百發百中。當時全國相聲界有“南張、北侯、中少林”之說,“中少林”即指孫少林。

晨光茶社:訴說濟南相聲歷史沉浮

1943年,孫少林與恩師李壽增一起創辦了晨光茶社。晨光茶社坐落於大觀園商場東門內,雖名爲茶舍但並不賣茶,而是一處專門用來從事曲藝、相聲表演的場所。晨光茶社名稱的由來也頗有意味。當時北京有個啓明茶社,也是個相聲大會。孫少林認爲,啓明只說天要亮,可是還沒見到陽光,怎麼也得帶點太陽的光亮,於是晨光這個名號就誕生了。從此,相聲界有了享譽全國的“南晨北啓”。

晨光茶社成立後,孫少林前往天津,邀來了一批頗有造詣的相聲演員。京、津、濟三路相聲前輩匯聚濟南,著名相聲大師侯寶林、馬三立、劉寶瑞、常寶堃(小蘑菇)、郭全寶、白全福等一大批著名相聲演員都曾來晨光茶社獻藝。同時晨光茶社還是相聲界的學府,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年輕演員,如北京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馬季、李金斗,天津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李伯祥,濟南的孫少臣和趙文啓。從此,濟南的曲藝事業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景象,轟動全國。

濟南解放後,晨光茶社迎來了新的發展。然而,1966年,大觀園晨光茶社不得不宣告歇業。直到2006年,濟南市曲藝團相聲名家、晨光茶社第二代傳人孫小林重新恢復了晨光茶社的往日輝煌。2007年,大觀園晨光茶社被評爲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濟南相聲歷經近百年歲月的洗禮,如今依然散發着獨特的魅力,爲市民帶來無盡的歡樂。

來源:愛濟南新聞客戶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