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既有娃哈哈、吉利等“常青樹”企業,也有阿里巴巴、網易等數字經濟龍頭企業,還有數以萬計懷揣着夢想的創業者……

西子湖激盪“雙創”潮 聆聽他們的“前世今生”

創業路上,從0到1,有多遠?坐落在杭州這座“黑土地”上的“追夢者”們或許正在給出這個答案。

新妹走近這方熱土,一探答案

↓↓↓

西子湖激盪“雙創”潮 聆聽他們的“前世今生”

杭州城西,一條全長33公里的城西科創大走廊,串聯起夢想小鎮、未來科技城等創新平臺。

西子湖激盪“雙創”潮 聆聽他們的“前世今生”

今年“雙創”活動周主會場夢想小鎮五年前還是一派鄉村景緻,而今這個面積不過3平方公里的小鎮,已集聚1.7萬名人才、市場化運作孵化器50多家、資本管理機構1400餘家,匯聚創業項目1867個。

西子湖激盪“雙創”潮 聆聽他們的“前世今生”

以阿里巴巴、夢想小鎮爲核心,一座總面積113平方公里的杭州未來科技城拔地而起。

再往西,在臨安有一座同樣着眼於產城相融的科技新城——青山湖科技城,2800多名高端人才攜手127家規上企業、65家國家高新企業、700多家科技型小微企業在此創新創業。

西子湖激盪“雙創”潮 聆聽他們的“前世今生”

往東,“錢塘新區”正憑藉“產學研用金、才政介美雲”十聯動的全鏈條生態體系,加快打造創新平臺、集聚創新人才,建設一條城東智造大走廊

西子湖激盪“雙創”潮 聆聽他們的“前世今生”

不斷崛起的大城北,華爲、新浪、360、聯想等一批重大數字經濟產業項目正帶動越來越多行業龍頭企業落戶這裏的智慧網谷小鎮……

版圖越來越遼闊

杭州創業創新的天地也將越來越開闊

在去年的2050世界青年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王堅打了這麼一個比方——“創新,就像養孩子”。在杭州市委人才辦常務副主任陳鍵看來,“杭州就是一個非常適合養孩子的地方”。

“你很難說出杭州在哪一方面一定比其他城市好,但她勝在綜合得分高,如對初創企業的給力支持,蓬勃發展的中小企業集羣,優美現代的城市環境等。”杭州華邁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濤說,走遍大江南北,他還是選擇了杭州。

江濤是清華大學和美國芝加哥大學的雙料碩士、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化學工程博士。2016年底,在美國工作生活了17年的江濤選擇將創業公司落地杭州,研發生產人體受損肌骨骼組織的再生修復材料。

西子湖激盪“雙創”潮 聆聽他們的“前世今生”

在2017年民企“雙對接”活動月分論壇“創意項目與基金對接專場——2017創客大賽上獲得冠軍後,江濤表示,雖然中國有諸多適合掘金健康醫療行業的城市,但杭州是一片最適合其發展的前沿陣地。在杭州,他獲得了資金、場地和政策等多方位支持,也與衆多優秀的創業理念相互碰撞交流。

杭州助力創業起步的力度令江濤印象深刻:市、區兩級500萬元獎勵資金,濱江區“5050”配套政策的創業發展資助、房租補貼、融資獎勵等快速到位。

除了政策,更令他感動的是杭州的格局:“相關負責人都對我說,不苛求你一定要成功,我們容忍失敗,我們要做的是幫你去成功。”

幫助創業的小苗成長爲大樹

這在杭州蔚然成風

無數前行者深有體會

回顧來路,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列明說“回國創業是他最正確的選擇。”

西子湖激盪“雙創”潮 聆聽他們的“前世今生”

2002年,他從美國回到浙江,在杭州創辦貝達藥業。最難的時候,當地政府的一筆扶持資金幫助了他。讓他在創新創業道路上越走越穩。

2016年,他和團隊自主研發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藥鹽酸埃克替尼”打破進口藥壟斷,造福20多萬名肺病患者,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創業,科學研究的過程,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我們運氣比較好的第一個產品就成功了,但事實上在後面開發中我們至少失敗了三個產品。” 丁列明表示,項目的成功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國家審批制度的不斷改革和優化。

他說:“現在杭州發展的機遇越來越多,平臺越來越好,政策支持力度越來越大,所以自己現在也經常鼓勵在海外的人才歸國創新創業。”

說到底,每一個造城運動

最重要的還是人

江濤、丁列明等新時代“雙創”青年

在杭州隨處可見

西子湖激盪“雙創”潮 聆聽他們的“前世今生”

80後創客方毅從浙大畢業後連續創業,今年3月,他創立的浙江每日互動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爲今年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杭州企業,也成爲國內數據智能第一股;

從阿里離職後,謝琳斐在2015年創辦了“KaDa故事”,探索兒童數字內容領域的創新,目前已經完成了近億元的A+輪融資;

畢業於美國斯坦福商學院的李嘉倫也選擇在杭創業,短短5年時間,他創辦的杭州嘉雲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估值已經超1億美元……

西子湖激盪“雙創”潮 聆聽他們的“前世今生”

西子湖畔正在成爲五湖四海“雙創”者的逐夢圓夢之地,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能的構想在這裏成長,期待着有一天改變世界。

杭州憑什麼吸引人才?

西子湖激盪“雙創”潮 聆聽他們的“前世今生”

杭州市委人才辦常務副主任陳鍵認爲:“杭州擁有大氣開放的城市文化、政產學研的生態鏈、發達的民營經濟以及良好的營商環境。”

創未來

不僅是追夢人的雄心

也是一座城市的自我挑戰

西子湖激盪“雙創”潮 聆聽他們的“前世今生”

杭州創客的“紙飛機”起航了,飛向全國,飛向世界,搭載着成爲下一個“阿里巴巴”、“海康威視”、“網易”的夢想……

來源:中新社浙江分社、人民日報、杭州日報、杭州網等綜合整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