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爲象徵愛情的節日。

  牛郎織女是中國最有名的一個民間傳說,是中國人民最早關於星的故事。

  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裏有這麼一段:“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爲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七夕節若有兩情則相悅,無兩情可給七夕節賦予一個新的內容,當做又一個親情團聚的日子,好好孝順父母,呵護孩子,認真愛自己。

  天河浩浩蕩蕩,隔開織女牛郎。

  雖然一年一見,平時分居卻想。

  我勸天下情人,不要總說很忙。

  抽空或者請假,經常一起逛逛。

  或者直奔商店,裝作花錢大方。

  或者七夕夜半,散步無邊荷塘。

  然後仰望夜空,一彎新鮮月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