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臺灣可以說已達到初級發達經濟水平,電子和高科技產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2018年,廣東GDP已達到了臺灣的2.5倍。

文/楊曉

GDP,即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所有居民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額,它也是衡量一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目前,隨着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臺灣在過去的幾年裏發展非常迅速,甚至躋身在了亞洲四小龍之列。其經濟增長速度很快,到20世紀90年代,就已成爲了一個發達經濟體。同時,臺灣在製造業、半導體、IT、電子產業等領域的技術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GDP生產總值和人均生產總值

根據最新數據來看,臺灣2018年GDP約爲5893億美元,超過了波蘭(5860億美元)和瑞典(5508億美元)等國家,在世界上排第21位。臺灣總人口位2358萬,2018年人均GDP是 2.5萬美元。

中國臺灣是一個發達的經濟體

20世紀60年代,臺灣奉行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積極承接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製造業,經濟實力增長迅速,國內生產總值已實現兩位數的增長,臺灣一度成爲亞洲增長最快的經濟體。1990年,臺灣成功地進入了發達經濟體的行列。

臺灣經濟總量的峯值出現在1994年,當時大陸GDP總量爲4.86萬億元,臺灣爲2.2萬億元,佔大陸GDP總量的45.2%,幾乎佔到一半。當時廣東的GDP不到5000億元,和臺灣相比差距過大。如今臺灣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2萬美元,達到了初級發達經濟體的水平,正在向中等發達經濟體的水平邁進。

臺灣作爲一個海島城市,資源相對有限、人口密度高、核心產業競爭力有限,在2000年前的發展就是這樣子的。但如今它不僅經濟水平上去了,文化產業的發展也是非常繁榮的。綜藝節目頻出,那個時候林志穎、陳喬恩、F4等臺灣明星主演的一系列偶像劇風靡亞洲。在此期間,臺灣的經濟發展也在加快,比大陸要繁榮得多。但是物極必反,當它們達到一定高度時,就很難再突破了。

臺灣的工業很發達

臺灣的高科技產業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例如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精密,是世界上最大的3C代工工廠,蘋果都依賴於富士康的代工生產。和三星同樣有名的臺積電,在全球半導體行業也很有名。華爲最新的麒麟芯片就是由臺積電生產的,可達到7納米,技術水平是相當先進的,它們還爲蘋果、高通、英特爾和三星等全球科技企業生產芯片。

臺積電是第一家能夠大規模生產7納米晶圓的代工製造商。目前,所有7nm製程芯片都是由臺積電生產的。此外,臺積電5nm生態系統的設計已經完成。臺積電還是全球最大的芯片生產工廠,根據最新的市場研究數據,其2019年第二季度的市場份額爲49.2%,三星排在它後面。

此外,還有全球著名IC設計廠商的聯發科,無晶圓IC半導體公司英偉達,國際化品牌的電腦廠商宏碁,全球第一大主板生產商華碩。我國臺灣的高科技企業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一些企業在行業內具有絕對優勢。

臺灣不再輝煌

臺灣經濟自上世紀90年代達到頂峯後,就一直在下滑,尤其是1997年的金融危機。許多國家和地區都遭受了重大損失,臺灣作爲亞洲四小龍也不例外。隨着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臺灣在大陸經濟總量中所佔的份額也在不斷下降。

由於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在過去的10年裏已進入快速增長階段。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爲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上海作爲中國的經濟中心,GDP與祖國經濟同步發展。1994年,上海GDP爲1594億元,而去年達到了32679億元,僅用了24年的時間,就翻了20多倍。

根據最新數據可以瞭解到,臺灣2018年GDP爲5893億美元,而中國大陸同期GDP總額爲13.6萬億美元。臺灣的GDP只佔到了中國大陸GDP的4.3%,從上世紀90年代的45%下降到今天不足5%。2018年,廣東GDP已達到了臺灣的2.5倍。到2018年的時候,臺灣GDP已降至全國第6位,被許多省份先後超越了。

2019年,第一季度臺灣GDP爲1446億美元,增長了1.7%,去年全年增長2.6%。根據這樣的經濟增長,湖南、河北、福建等省份未來將超過臺灣。可以說,臺灣的輝煌時期已經過去,不過臺灣的人均GDP(2.5萬美元)還是領先於其他省份,也超過了北京(2.11萬美元)和上海(2.04萬美元)。

臺灣可以說已達到初級發達經濟水平,電子和高科技產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是經濟總量在下降,對出口貿易仍然高度依賴。全球經濟不穩定加劇和全球經濟放緩,在未來必將影響臺灣進出口貿易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臺灣的主要出口商品是機電產品、化工產品、光學鐘錶及醫療設備,不過臺灣的整體貿易表現確實不怎麼好。除了出口負增長外,進口表現也相對較差。出口商品出現負增長的原因,包括貿易戰的干擾、全球經濟增長勢頭的拖累以及國際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低迷等等因素。

最近,權威機構表示,2019年臺灣經濟年增長率將降至2.08%,臺灣工人也在苦苦掙扎。根據去年11月公佈的數據,臺灣工人每月有1288美元的收入,增幅非常有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已經稱臺灣爲“發達經濟體”,然而臺灣的工資水平仍遠低於新加坡、韓國等亞洲工業化國家。臺灣屬於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在出口方面仍將面臨很大的困難。

本文由大話企業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