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陸Shanglu

  PHYTOLACCAE RADIX

  上一期: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川牛膝|第667天

  1

  中藥速記

  來源

  本品爲商陸科植物商陸Phytolacca acinosa Roxb.或垂序商陸Phytolacca Americana L.的乾燥根。

  相關名

  商六、山蘿蔔、當陸、章柳、張果老

  產地

  主產於湖南、湖北、安徽、陝西等地。

  加工採收

  秋季至次春採挖,除去鬚根及泥沙,切成塊或片,曬乾或陰乾。

  性狀鑑別

  爲橫切或縱切的不規則塊片,厚薄不等。外皮灰黃色或灰棕色。橫切片彎曲不平,邊緣皺縮,直徑2~8cm;切面淺黃棕色或黃白色,木部隆起,形成數個突起的同心性環輪。縱切片彎曲或捲曲,長5~8cm,寬1~2cm,木部呈平行條狀突起。質硬。氣微,味稍甜,久嚼麻舌。

  飲片醋商陸

  形如商陸片(塊)。表面黃棕色,微有醋香氣,味稍甜,久嚼麻舌。

  性味歸經

  苦,寒;有毒。歸肺、脾、腎、大腸經。

  功效

  逐水消腫,通利二便。

  主治病證

  外用解毒散結。用於水腫脹滿,二便不通;外治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

  3~9g。外用適量,煎湯燻洗。

  使用注意

  孕婦禁用。

  2

  商陸的故事

  商陸還有一個名字叫胭脂草。古人云:胭脂草,女兒心。本來以爲,名字如此之美,其花其果,起碼也得和鳳仙花相媲美。不曾想,它卻生得極爲普通,也不神祕,北方夏秋時山野中非常常見。

  胭脂草高的能長到一米多,葉子寬大,果實深紫色,一串串結在頂端,像是微縮的葡萄。

  《詩經小雅》裏,有一段是這麼寫的:我行其野,言採其蓫。婚姻之故,言就爾宿。爾不我畜,言歸斯復。

  一個遭丈夫冷落的女子,走在回孃家的路上,暗暗下定決心:既然你不好好待我,那我就再也不回來了。其中“言採其蓫”中的“蓫”,說的就是商陸。

  因和容貌有關,胭脂草本是女子親切之物,現在睹物思人,更襯出女子心中煩悶異常。

  也許知道的人不多,山東日照的天台山原來是胭脂草真正的故鄉。

  天台山位於日照濤雒鎮堯王城文化遺址偏南幾公里處,緊鄰東海,山下不遠就是物理學家丁肇中的故里。

  傳說姜太公曾隱居此山,研習兵法。齊宣王、漢武帝與嵇康、李白等都曾到此遊玩。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有人說指的就是天台山。山上有不少太陽圖騰遺存,石頭和巖壁上刻有不知什麼年代留下的詩詞絕句,山頂還有從遠古留下的石椅石凳。

  胭脂草來到天台山,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一天,太陽女神羲和在山上救了一隻受傷的燕子,爲了報恩,這隻燕子第二年銜來了一粒種子,羲和將它種下,便長出胭脂草。

  清朝,一位叫東海居士的人,曾專門寫過《胭脂草》一文,說得更爲詳細:

  羲和步自湯谷,遇受傷玄鳥,命族人養而放之。玄鳥嚶嚶有聲,繞飛三匝方去。《詩經》雲:“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乃指此神鳥。翌年春,玄鳥銜種子而來。羲和命族人播種子於土中,須臾便生根、吐芽、開花、結果。觀其葉如手掌,根如山芋、花似楊柳,果如葡萄,色紫且豔麗。用其葉可飼羊,花可充飢,根可入藥,果可做胭脂。羲和甚喜,美其名曰“胭脂草”。爾後合族上下無不以胭脂梳妝爲美爲榮。臉用胭脂,手用胭脂、足用胭脂,指甲用胭脂,服裝亦用胭脂矣。“東方胭脂”者,羲和部落美女也。

  也許,胭脂草真的是從這裏起步,蔓延到全國各地,從遠古的傳說中來到現實的民間。

  猜一猜這味中藥是什麼?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END——

  加入瘋狂中醫基礎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