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令人玩味的是,就在光威復材發佈中信合夥清倉減持計劃的前夕,東方證券分析師在研報中稱:公司能源新材料板塊風電碳梁業務訂單穩定並實現及時交付,在去年生長線增加的基礎上,根據調研,公司今年預計再增加10條碳梁產線,今年碳梁業務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6月13日,光威復材發佈減持計劃預披露稱,作爲上市公司第二大股東的中信合夥預計將在未來6個月內合計減持公司9957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份的19.21%,佔其自身持股的100%。

“清倉計劃”突襲碳纖維第一股 分手大戲接連上演埋有伏筆?

罕見又耐人尋味的清倉減持出現在“碳纖維第一股”光威復材(300699.SZ)的身上。近日,光威復材發佈公告稱,第二大股東北京中信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下稱“中信合夥”)擬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協議轉讓方式減持9957.26萬股,約佔光威復材總股本的19.21%,減持原因是合夥人資金需求。

事實上,在2018年9月解禁期剛剛結束,中信合夥便迅速開啓減持計劃,直至本次公告,歷時數月,中信合夥似乎急於和光威復材“絕交”。

市場對該起“變故”的態度從光威復材的股價走勢可窺一二。公告發出後,光威復材股價三連跌。其中,6月13日,光威復材股價下跌6.81%。6月19日,公司股價報收於32.48元,漲2.85%。

事實上,這場“分手大戲”仍有諸多未解之謎。投資者集體出逃的原因是否是光威復材基本面產生了變化?股東清倉減持是否與光威復材項目延期有關聯?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或許,光威復材今日之窘況,還要從過於寬鬆的減持比例,以及政府過多的財政補貼中刨根問底。

迫不及待的減持計劃

6月13日,光威復材發佈減持計劃預披露稱,作爲上市公司第二大股東的中信合夥預計將在未來6個月內合計減持公司9957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份的19.21%,佔其自身持股的100%。據此,中信合夥套現逾3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是中信合夥首次減持公司股份。2018年9月3日,中信合夥的股份正式解禁流通,隨後,2018年11月20日,光威復材發佈公告稱,中信合夥計劃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合計減持數量不超過2208000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佔中信合夥持有公司股份的23.95%)。

事實上,2017年光威復材上市時,中信合夥共持有25.05%的股份,通過多次減持,中信合夥所持股份比例降至19.21%。其中,2018年12 月11日至2019年6月10日,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計減持無限售流通股 22079978 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的 5.84%。

距離首次減持期限6個月僅過去月餘,中信合夥便開啓再次減持模式,這一次,更是清倉式減持的大手筆。

資料顯示,中信合夥實力雄厚,包含中國人壽、全國社保基金、日照鋼鐵控股集團、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國華人壽、新華人壽等,其執行事務合夥人股權經穿透後受中信產業基金控制。

財經評論家杜坤維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光威復材股東清倉減持一事反映出一個問題,目前的減持比例規定過於寬鬆,導致清倉減持成爲可能,也導致股價出現一些異動下跌,如果設置股東年度減持規定將會有效遏制類似情況的發生。

耐人尋味的項目延期

如果說中信合夥是因爲資金需求而清倉減持光威復材,那麼,去年同樣因資金需求而清倉減持光威復材的蘇州威和投資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威和投資”),按照同一個邏輯、同樣的方式,集體上演與光威復材“分手”的戲碼,巧合之中埋下了諸多疑惑。

投資者不禁發問,是光威復材的基本面出現什麼問題了嗎?

事實上,根據財報顯示,光威復材近兩年業績一路向好。公司2018年及2019年一季度淨利潤分別爲3.77億元、1.5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9%、83%。今年3月19日,光威復材還稱,子公司威海拓展簽訂了兩個合同總金額爲9.27億元的大訂單,約佔光威復材2018年營業收入的70%。

唯一有跡可循的便是光威復材的項目延期公告。6月6日,光威復材發佈部分募投項目延期的公告稱,先進複合材料研發中心項目因受當地道路規劃影響,導致項目進度推遲,同時部分長週期進口設備時間需要延遲至2020年交付,導致募投項目延期至2020年6月30日。

《華夏時報》記者在光威復材的股吧中看到,有投資者認爲,光威復材發佈項目延期公告或有“拖住”中信合夥的意思,“光威復材不想讓中信合夥剪羊毛剪的那麼順利,導致業績不會太早放量”,但光威復材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否認了這一說法。

值得注意的是,財政補貼對光威復材利潤有着很大影響,可以佔據其淨利潤的二至三成,多位投資者對此表示擔憂,若未來不再享受政府補助,公司業績可怎麼辦?

根據光威復材2018年年報顯示,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有9268萬元,佔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的24.61%。

事實上,政府補助長期佔據光威復材淨利潤的固定席位。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2016年度,公司所獲政府補助佔淨利潤的比重分別爲45.51%、61.17%和36.77%,公司也特別提示了政府補貼依賴風險的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券商近期密集發佈研報推薦光威復材,華泰證券還對該股給出過最高67.2元/股的目標價位。

令人玩味的是,就在光威復材發佈中信合夥清倉減持計劃的前夕,東方證券分析師在研報中稱:公司能源新材料板塊風電碳梁業務訂單穩定並實現及時交付,在去年生長線增加的基礎上,根據調研,公司今年預計再增加10條碳梁產線,今年碳梁業務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除此之外,新時代證券分析師也在研報中表示:光威復材技術實力深厚,覆蓋碳纖維全產業鏈,從長遠看,可以幫助公司壓縮成本,增加盈利點,助力公司參與全球碳纖維領域競爭,同時,近期公司完成兩個《武器裝備配套產品訂貨合同》的簽訂,總金額爲9.27億元,執行期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訂單的持續簽訂充分證明了公司軍品業務的穩定,而2018年公司風電碳梁業務實現銷售收入5.21億元,同比增長99.89%,營收佔比提升至接近40%,已成爲公司的重要業務支撐。加上風電下游需求拉動大絲束產能率快速上升,軍用民用業務共同發展,將助力公司業務快速增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