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这是《论语•子路第十三》篇中孔子所说的。

为什么这么说?讲信用、重承诺不是好事吗?为什么要骂人家是小人呢?

首先,这里的“小人”指的是普通士人,并非骂人。

其次,孔子也确实不认为“言必信、行必果”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德行,这是士人最基本的要求而已。

再次,在某些符合“大义”的情况下,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咱不妨拿武侠小说里一个故事作为引子。

《绝代双骄》里燕南天武功最高,书上说“绝没有一个英雄能抵挡燕南天的轻轻一剑”,即便“双娇”之一的花无缺也不能,他跟燕南天比拳输了,比剑输了,比名气自然也输了,然而还是不服气。直到燕大侠表现了一把什么叫做“言必信、行必果”,这才服了,心服口服,五体投地。

怎么“言必信、行必果”的呢?话说燕大侠跟一个叫江琴的小人有着血海深仇,恨不得挫其骨扬其灰,结果中了这个小人的圈套,亲口答应绝不杀害对方后,才知道眼前这个小人居然就是江琴,明明动动手指头就能杀死对方,却因有言在先,不得不放。这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江湖中尤为难能,因此花无缺才心服口服,认为对方够得上英雄二字。

孔子却认为这种行为只是一个下等士人的作风。怎么理解呢?

因为这只是私人间的事情。“宗族称孝,乡党称悌”,能够造福一方才是更高一等的士人;“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能够造福整个国家才是最高等的士人。

江琴那个小人,假如不是跟燕南天有私仇在先,而是准备害死某家无辜平民,这个时候就可以不必遵守“言必信、行必果”的道德规范了,直接干掉他即可。因为除暴安良这个大义,已经超过了“言必信、行必果”这个小义。

拿个更容易理解的例子,朋友喜欢装逼,想借用你的宝马,你讲义气,答应借给他了,结果第二天才知道他借你的宝马,是想去撞死一个人,那你还借不借?不借,则失信于人;借,则见义不为。

相信你宁愿失信于人,也不会借了。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这也说明,违反了“义”的“信”,是不可以“复”的。

《倚天屠龙记》有个类似情节,张无忌为了救人,需要答应赵敏那魔女三个要求,他同样划定了一个范围:不违反道义。只要不违反道义,随便哪三件事情,再难都会帮对方去做。

这说明什么?“义”的重要性,超过了“信”。仁义礼智信,“信”排在最末尾,并非没有道理。

所以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此言不虚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