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在熱河開辦木蘭秋獮狩獵時的一廢太子是高潮劇情之一。也是九子奪嫡的一個重要分水嶺,使暗中蠢蠢欲動的幾方皇子勢力真正走向前臺和格局大致定型。

在一廢太子時,連老十三都跟着受牽連被圈禁,老大也被終身圈禁。一時之間三位皇子出局,真是大手筆,可謂是朝野大動盪。

但一廢太子之時,還有亮點就是老十四初步展現出他模仿別人字跡的天賦。並且現學現用僞造了太子筆跡,與老八商量以後,通過這個假手諭調兵進入行宮造成太子要兵變的假象。

而正巧不巧的是,太子與庶母鄭春華偷情的事情被康熙發現,雖然康熙並沒有當場揭穿他們。但太子明白給父親戴了綠帽子,自己肯定要完蛋了,所以失魂落魄的找老四想要將一家老小託付給他。但經過鄔先生提醒這是多事之秋不宜出去以後,老四並沒有出去,老十三替他出去見了太子,最後老十三陪着太子毫無目的得瞎逛。

這時候老十四的目地初步達到,僞造的太子手諭使將領凌普的兩千兵馬進入行宮,當然也沒有掀起什麼風浪就被鎮壓了。(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但反饋給康熙的消息自然是太子狗急了跳牆,所以調兵進行了兵變。

康熙大怒但當時畢竟不在大本營北京,局勢複雜。因爲刑部案件處理時老八的做法使康熙大爲討厭,而老四胤禛又屬於太子一黨。所以康熙選擇了老大掌管行宮兵馬,老三掌管行宮之外的兵馬,這兩人本來就不對頭可以互相牽制,同時他們調動兵馬還要同上書房大臣協同商議,最大限度保證了自己的安全。

在這個危機時刻,老大的智商開始感人,打着要替康熙分憂的口號想借機殺了太子,氣的康熙不輕。這時候太子與老十三被找到,太子的智商開始真正上線了,在外面裝瘋賣傻還唱起了戲,想借機保護自己。而老大借替康熙問旨的機會氣的太子說不出話來。

看不慣老大的老三藉機說老大太過分了,兩人因此爭吵起來,氣的康熙直接暈倒了。康熙醒了以後,職場達人張廷玉再次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先是聲淚俱下的擔心了康熙一番,隱晦的說出康熙要穩住,不然局勢複雜,很可能控制不住。同時說當下最重要的是害怕引起奪嫡之爭和禍起蕭牆,言下之意是現在局勢晦暗不明,稍微處理不好就會引起諸皇子自相殘殺和康熙有可能被兒子弒殺的危險,又冷靜的分析出太子手諭肯定有問題。

回過神來的康熙仔細看看太子手諭,果然有問題,於是當下大怒,要徹查到底,張廷玉再次勸住了康熙。而康熙也並非庸人,可能之前被兒子戴綠帽子氣昏了頭,在張廷玉的幫助之下,再次迴歸到正常智商。

張廷玉之後只是拿着僞造的太子手諭讓老十三看看有沒有見過,知不知道這件事。老十三說不知道。其實更明顯的意思是提醒僞造太子手諭的人,你們的馬腳露出來了,不要洋洋得意。

《雍正王朝》中康熙知道有人僞造太子手諭發動兵變爲何隱忍不發?

老十三辨認之後,康熙再沒有追究這件事,給了蠢蠢欲動的老八和老十四一個警告以後,就適而可止了。

爲了再次穩住當下複雜的局勢,張廷玉讓老十三辨認完以後,康熙馬上召見諸位皇子。開始畫大餅,直奔主題說要廢太子了,諸位皇子人人有機會,好好表現等等。

康熙的一番話使諸位皇子躍躍欲試,這時看見奪嫡有希望,本來就不想亂來只敢在背後放冷箭僞造太子手諭的老八和老十四自然更加穩定下來。

而老三趁機祭出大殺器,說出老大偷偷摸摸詛咒太子之事,使康熙再次大怒,宣佈永遠圈禁老大,老大徹底出局。

康熙四十七年冬天的熱河狩獵最大的成果,不再是狩獵到了多少獵物,不再是那位皇子表現最好。而是老大和老十三兩位阿哥被囚禁,太子被廢。以三位皇子的失勢而結束。

康熙之所以不追究僞造太子手諭之事,只不過是當時局勢晦暗不明,並且諸位阿哥有可能自相殘殺乃至他都有可能被波及,所以權衡利弊之後做的最佳選擇罷了。

之後康熙末年老十四任大將軍王以後,祝壽禮物被老八替換成死鷹,康熙氣的暈倒,也並沒有追究下去。就與當年處理僞造太子手諭的事情一般,都是權衡利弊以後爲了穩住局勢的選擇罷了。

雍正王朝之所以經典,就是有着諸多深意的。這些梗你們看出來了嗎?

第57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爲止!下期再見!

謝謝觀看,歡迎吐槽、點贊、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