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网,是中国美术学院美术中心专为国内外艺术名家打造的在线展示、宣传、推广、交流、互动,艺术作品拍卖等全覆盖,多功能的专业艺术互联网平台。名家网为艺术名家创立官网与微官网,艺术名家随时可以用图片、文字或视频形式发送上传个人最新艺术成果、艺术资讯与创作生活动态等数字讯息,是艺术名家全网交流的便捷工具,也是与广大艺术爱好者、藏家、粉丝互动的重要媒介。

名家网深入关注艺术名家的艺术创作、艺术生活和艺术成就,是全球最重要的艺术名家专业门户网与最活跃的在线艺术互动社区之一,是获取艺术名家资讯的首选媒体平台,是艺术品收藏投资及爱好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

中文名:名家网

类型:在线艺术展示互动平台

官网:https://www.caaart.net/

成立时间:2017年10月

开发单位:中国美术学院美术中心

名家网功能介绍:

名家网属于PC端和和移动端共享产品,三机一体,相互兼容,主要入口是微信小程序和公众号,APP,将艺术名家工作室移植到线上,让艺术名家在平台上发布自己的艺术作品,分享创作思想与专业知识,提高用户粘性,该程序上传作品没有复杂的技术性,非常简洁便捷,非常适合各专业艺术名家运用。

名家网同时也是为艺术名家提供数字网络艺术服务的平台,是保护和管理艺术名家艺术品数字资产的平台,中国美术学院美术中心在艺术界数字化综合管理以及运营方面的专业经验和资源优势为本平台会员提供优质的数字管理与推广服务。

名家网分类板块:

绘画造型艺术、书法艺术,工艺美术,设计艺术,国外艺术名家等板块及延展的各专业分类专项。

名家网入驻条件:

名家网艺术委员会审定的省级以上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工艺美术家协会,设计艺术家协会等艺术行业专业协会会员或相应专业条件的艺术家。

名家网入驻凭证: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中心颁发名家会员证书。

名家网宣传推广:名家网与百度、新浪等机构深度合作。

名家网艺术名家个人官网展示案例:

一代山水画大师的黄宾虹,不仅也有自己独特的笔墨特点,而且在笔法、墨法方面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理论观点,最重要的就是“五种笔法”和“七种墨法”。

▶› 黄宾虹的五种笔法即“平、留、圆、重、变”。

一是“平”:指运笔平缓,力度均匀, 持重而行,气韵贯通,无跳跃,不漂浮。黄宾虹认为,用笔要如锥画沙,起讫分明,笔笔送到,不许有柔弱处。

二是“圆”:指线条圆浑沉厚,富有弹性,树无寸直,石也多圆笔画法。宾翁认为,要指将书法用笔方法的圆转应用于绘画。画笔勾勒,如字横直,起笔用锋,收笔回转,篆法起迄,首尾衔接。要如“折钗股”、“莼菜条”,连绵盘旋,纯任自然,笔法线条婀娜中保持刚劲,圆浑润丽而不能流于柔媚。并进一步指出,董、巨披麻皴用笔圆笔中锋,圆融无碍而绝去圭角。

三是“留”:就是用笔要控制得力,收得住,如“屋漏痕”,积点而成线,不疾不徐,笔有回顾,上下映带,起止无痕,线条沉着而质厚,力能扛鼎。并指出,南唐李后主“金错刀法”与元鲜于枢悟笔法于车行泥淖,皆为“留”法解。

黄宾虹《煮茗图》

四是“重”:用笔要有力透纸背的力量感和厚重感,如“高山坠石”。并具体说到,笔在纸上运行要沙沙有声,入木三分。

五是“变”:是在平、圆、留、重基础之上的综合变化和相互混用,得古法而超古法,如轻重、提按、顿挫、方圆、缓急等等,在变化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 在墨法上,宾翁总结出七种方法,即浓、淡、破、积、泼、焦、宿。

一是浓墨法:即墨中掺水较少,色度较深,用以表现物象的阴暗面、凹陷处和近的景物。浓墨要浓而滋润、活脱,用笔头饱蘸浓墨后速画,不可过量,过多容易板滞、不生动。黄宾虹引用东坡言“若黑而不光,索然无神。要使其光清而不浮,精湛如小儿目睛。”

二是淡墨法。墨中掺水较多,色度较浅,用以表现物体的向光面、凸出处和远景。有湿淡、干淡两种,湿淡是笔上先蘸清水,然后蘸少量浓墨,略加调和后速画。淡墨容易产生软弱无神之弊,所以用淡墨要明净无渣,要“淡不浮薄”。宾翁举例,李成、董北苑是善用淡墨的高手,用以表现峰峦出没,云雾显晦,岚色郁苍,咸由生意,溪桥渔浦,洲渚掩映,等。

黄宾虹《云林笔意山水》

三是破墨法:即以不同水量、墨色,先后重叠而产生一种新的墨色效果的表现手法。通常有浓淡互破、枯润互破、水墨互破、墨色互破等。在墨色将干未干时进行,以利用水分的自然渗化。用笔的方向也要注意变化,直笔以横笔渗破之,横笔以直笔渗破之。破墨法的特点是渗化处笔痕时隐时现,相互渗透,纯为自然流动而无雕琢之气,有一种丰富、华滋、自然的美感。

四是积墨法:一种由淡到浓,反复交错,层层相叠的方法。积墨法的特点是必须等前一遍墨色干后,再画第二遍,才能使画面墨色层次分明、元气淋漓、浑厚华滋。用积墨法,行笔要灵活,无论用中锋还是侧锋,笔线都应参差交错,聚散得宜,切忌堆叠死板。要注意第一次墨色与第二次墨色之间的差别,以看得出笔痕,既要浑然一体,又要有笔迹墨痕可寻。用得好的积墨法始终保持墨的光泽,积墨愈多,光彩愈足;如果干后出现灰色的死墨,积墨法就失败了。

黄宾虹《元人诗意图》

五是泼墨法:指大墨量、大面积、大笔头的绘制方法。这种方法墨足笔饱,水色淹润,虽干犹湿,有一种自然感和力度,但却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容易出现既在情理之中又有意料之外的效果。泼法有二种,一种是墨水直接泼洒在纸上,根据自然渗晕的墨迹,用笔再加适当点画。另一种是用笔泼墨。这种泼法,便于控制。

六是焦墨法:用笔枯干滞涩凝重,极富表现力。焦墨用法关键在于笔根仍需有一定水分,在运笔挤压中,使水分从焦墨中渗出,达到焦中蕴含滋润的效果。要速度缓慢,故而老辣苍茫。但焦墨不宜多用,与湿笔对比使用方显焦墨的意韵,使画作干裂秋风,润含春雨。

七是宿墨法:即隔一日或数日的墨汁,蘸清水在宣纸上所呈现出的一种脱胶墨韵用墨方法。宿墨在宣纸上的渗化比新墨渗化多了一种笔墨意味,具有空灵、简淡的美感。宿墨常用于最后一道墨,用得好能起“画龙点睛”作用。但因宿墨中有渣滓析出,用不好极易枯硬污浊,故用宿墨要求具有较高的笔墨功夫。黄宾虹最善宿墨,每于画面浓墨之处点之以宿墨,使墨中更黑,黑中见亮,从而加强黑白对比,使画面更加神彩焕发。

黄宾虹《拟董巨二米大意》

黄宾虹认为,七种墨法在具体运用中可有取舍。他说:“七种墨法齐用于画,谓之法备;次之,须用五种;至少要用三种;不满三种,不能成画。”

王伯敏曾这样记述他的老师:“黄宾虹作画, 先勾勒。然后以干笔去擦, 他的这种擦, 兼有皴的作用。皴擦之后, 或用泼墨, 或用宿墨点, 方法不一。他在80岁以后的变,主要是在浓墨破淡墨上。当他以浓墨破淡墨后,又加宿墨, 宿墨稍干后, 又在宿墨之上干擦, 又加宿墨点, 即所谓‘层层积染’。这种积染, 能保持墨中见笔, 层次分明, 这是极不容易办到的事。”

严格讲,“五笔七墨”法并非黄宾虹独创,前人多有运用。但却是他首先把这一套方法归纳成了系统理论,并在实践中发挥到了极致,达到化境,从而形成了黑密厚重、浑厚华滋的全新画风。总之,他的“五笔七墨”法为开创中国画笔墨境界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影响深远。

来源:网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