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惠是如何滿足用戶心理的?優惠刺激的形式有哪些?給平臺搭建一套優惠券系統,要從哪些方面進行思考?以下,本文將進行詳細介紹。

瞭解優惠的原理,給產品建立一套優惠券系統

優惠是有效刺激用戶發生購買行爲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多元化的商業形式中,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買賣,都離不開優惠的參與和刺激,很多時候消費者甚至是延遲消費,付出時間的成本來等待優惠。

例如:國慶節和雙十一前期有購買需求的用戶,會暫時將需求積攢起來,到了那時再將購物車一舉清空。之所以優惠能讓商家們屢試不爽,是因爲優惠是滿足人性心理的,迎合用戶心理的。即便很多時候人們足夠的理性,但也無法完全排除金錢對情緒產生的干擾。

優惠運用到的消費心理

佔便宜心理

如果有人給你發某某超市大米,蔬菜,水果,日用品冰點促銷大降低海報。可能你會嫌棄,甚至不屑看。心想,這玩意誰會去?但結果是超市那天人羣爆滿,收銀排隊長龍,阿姨大媽手忙腳亂,現場堪比大混戰。

我想說,作爲年輕人,不屑是因爲我們不直接與財米油鹽打交道,打開APP即喫即用的什麼都有。但作爲阿姨羣體來說,她們抵擋不住有便宜可佔的誘惑。如果說你心儀的新款iPhone降價,你肯定第一時間就關注了。

稀缺心理

“物以希爲貴。”做優惠不是每時每刻都有,而是針對特定的時間段,特定的數量,這就體現了優惠的稀缺性。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的道理用戶自然都懂。

目標接近心理

不放棄,不拋棄。爬山我們都知道不到山頂非好漢。那是因爲我們潛意識裏就把登上過山頂設置成了目標。但在商業中,商家也會不知不覺就給消費者設置一個金額目標。

例如:滿399減20,滿499減30。

這裏的399和499就是一個錨點目標。假如用戶消費了300-399之間的金額,他自然會再消費一筆小額來達到399減20。這個目標不會設置的很高,需要稍稍努力就能觸及,但也不會讓消費者輕而易舉的就能到達。

製造沉沒成本

前段時間,我樓下的一家KTV做活動。只要消費滿399,之後酒水買一打送一打。一打20罐,加上送的一共40罐。沒有喝完KTV可幫忙記錄保存,下次消費可使用。這就是製造沉沒成本的設計,用活動鎖定用戶下一次消費。沉沒成本就是已支付過的成本,付出且不可收回。假如你真的有上一次留存下來的啤酒, 我想你下一次KTV來的還是這家。

心理是人性,是人的自然反應。因此商家將它作爲促銷的有效工具之一,合理的設計和運用消費心理往往能夠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找到心理,還需要有形式來承載和傳達。心理是原理,要用具體的形式讓用戶來感知。

優惠刺激使用的形式

優惠券

優惠券是一種抵扣券,能抵扣部分商品價格。無門檻可使用的優惠券能減輕用戶的消費壓力,讓用戶的支付更加輕鬆。一般都是設置在爆款上,目的是讓該款產品有個好的銷量,從而提升店鋪的權重和口碑。有門檻的則是需要消費達到一定金額可使用,這樣的設置則是爲了帶動更多的商品銷售,提升整個店鋪的銷量。

折扣

折扣是一種傳統的優惠方式。基於我們以前的認知習慣,說到打折就知道能省錢。折扣的方式大多數使用在線下,因爲銷售員會幫你計算出折扣金額。線上使用較少,因爲用戶在輕鬆瀏覽網頁的時候,腦子並不能立馬計算出優惠到的金額,需要多費一點腦筋。就好比100塊錢的商品,銷售員直接告訴我們優惠11元和打89折,顯然優惠11元會讓我們感受的更明白些。

滿減

滿減的方式也是爲了促進店鋪整體的銷售,尤其是外賣平臺最爲常見。如大部分的菜品價格在23-24元,店鋪的設置爲滿25減5。因爲很接近滿減條件了,根據目標接近心理,大部分用戶會找尋酒水飲料來湊單滿減。通過提價的菜品和飲料在滿減後於商家而言仍有利潤空間,而消費者也因爲減去了5元得到了心理上的滿足。

預存現金抵扣或購買增值服務

手機新品發佈會有一種活動,預交定金100購買時可抵200。房地產銷售預存1萬抵2萬。預存和預交的錢可以以一抵2,優惠力度很大,但其實也是製造了沉沒成本。因爲把錢花出去容易,收回來就難了。

天貓和京東的88VIP和會員plus也是優惠同時製造沉沒成本,花一次性的錢購買的打包增值服務。鎖定和鼓勵用戶在多次反覆在平臺上消費購,這樣購買的服務才能超值。

有買賣就有促銷手法。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促銷是商家和消費者互動的一種形式。但不管形式如何多變,都離不開消費者心理。

大多數互聯網平臺經過了拉新,促活,留存,已經到了變現期。很多平臺在變現期都有搭建自己的電商平臺,有推出自己的增值服務。有了這樣的需求,作爲產品和運營方來說,搭建產品的優惠系統就顯得尤爲重要了。優惠系統是產品體系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買賣重要的促銷工具。作爲用戶我們打開手機應用就可以領券,用券。可是作爲開發者和產品優惠系統要如何來搭建?這可不是憑空就會產生的。

下面我們就要開始進入主題了,聊一聊如何來搭建優惠系統……

給平臺搭建一套優惠券系統,要從哪些方面進行思考?

誰來使用

優惠券肯定是給用戶來使用。但是我們不能只考慮到用戶,產品要考慮的是多方維度,一套生態。所以,優惠券的使用者除了有用戶,還有運營者。

用戶使用:

負責領取和使用優惠券。

運營者使用:

負責的管理和發放優惠券。

用戶如何來領取優惠券

做活動領券是一個間歇性事件,目的是要鼓勵用戶領券,用券。要讓用戶來使用,那麼用戶去哪領取優惠券對平臺來說也是個需要考慮的重要事情?

即前端如何來推送優惠券,一般有如下幾類:

  • 彈窗推送
  • 詳情頁推送
  • 消息通知推送

舉例和說明如下:

通過首頁打開APP首頁彈窗領取

彈窗領取的方式用戶到達率高。這種廣撒網的方式也有弊端,易對用戶產生干擾。特別理財app尤爲常見,多數用在新用戶註冊。

瞭解優惠的原理,給產品建立一套優惠券系統

優點:提醒程度高,覆蓋範圍廣

缺點:容易對用戶產生反感,當成廣告

商品詳情頁,通過商品詳情頁領券

我們逛淘寶京東瀏覽商品,商品詳情的領取扣會設在主圖下方,因爲瀏覽商品肯定會看主圖。商品詳情領券可以更加促進商品的銷售,因爲在商品詳情停留的用戶即表明用戶對商品有關注和意向,用戶購物場景明確。

瞭解優惠的原理,給產品建立一套優惠券系統

優點:精準用戶意向,驚喜感,促進成交

缺點:較小

點擊優惠活動,在活動詳情頁領券

配合banner圖和廣告圖使用,用戶節假日或活動前期預熱,廣告告知。

瞭解優惠的原理,給產品建立一套優惠券系統

優點:儀式感,氛圍感,可以詳細的介紹獲內容

缺點:較小

送你一張優惠券,好朋友微信分享領取

互聯互享是互聯網很打的一個特點,記得有一段時間拼多多做推廣,同一張優惠券被好幾個好友同時我。分享可以擴大優惠券傳播。

瞭解優惠的原理,給產品建立一套優惠券系統

優點:社交性,利於傳播,好友之間有信任

缺點:有一定的打擾

叮咚!消息通知推送領取

平臺或官方主動推送消息

瞭解優惠的原理,給產品建立一套優惠券系統

優點:告知率高

缺點:用戶無感,打擾 ,場景不明確

運營者如何來發放優惠券

建立後臺配置

券不會憑空產生,也需要工作人員來操作發放。作爲設計者,我們要根據業務需求來設置優惠券的各種屬性。比如這個券用於什麼時間,是五一活動,還是店慶活動。能使用在什麼產品上。這就需要建立後臺配置,運營者可根據需求靈活來設置優惠券的各種屬性,只要有活動就可以配置出滿足不同需求的優惠券。

建立後臺配置,配置的屬性可以有:

  • 金額
  • 券的數量
  • 使用條件
  • 有效期
  • 使用範圍
  • ……
瞭解優惠的原理,給產品建立一套優惠券系統

後臺配置很重要,等於給券打上各種的屬性標籤。根據實際情況來增加和刪減這些標籤,讓優惠券的發放變得高效和靈活:

例如:五一配置了一個活動券。下個月我還需要在做一個活動,那是不是還需要在開發一套優惠券?不需要。

我們只要在後臺新增券種,設置新券的使用時間,新名稱,發放多少數量。設置新的可使用商品範圍等即可。

後臺配置有如下優點:

1. 利於管理

2. 方便統計

3. 重複使用,降低開發成本

建立數據監控統計

建立數據監控的目的是爲了更好的觀察數據,通過數據的變化來把握優惠券的使用情況。需要監控的數據有:

  • 一共發放券的數量
  • 用戶領券的數量
  • 用戶用券的數量
瞭解優惠的原理,給產品建立一套優惠券系統

1. 通過領券總人數,計算領取率。

比如:推送了1000條消息,有100人領券。那領取率就是1/10,運營同事需要思考:

  • 如何提升讓更多用戶領取。
  • 是否推送方式不合適,是推送消息對用戶吸引力不夠,還是推送是否對用戶造成反感。

2.通過使用率,反應活動效果。

比如:100人領券,只有兩三個人使用,運營同事需要思考:

  • 優惠券是否吸引力不夠,優惠力度是不是還可以做調整
  • 優惠券和商品之間的結合,是不是沒有符合用戶的心理預期,讓用戶不想使用。

互聯網,數據就是價值,運營者可以根據數據來讀取很多信息,並且根據數據的變化和趨勢來調整自己的策略。建立數據監控統計就顯得尤爲重要了。

給用戶提供優惠券使用情況

用戶也不是隻有需要用的時候纔會去領券。很多時候用戶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使用,推送過來就順手領取了,不需要成本。有些產品在用戶發生購買行爲時會默認給用戶勾選上優惠券。但是如果平臺在做不同方案的活動,即同一個購買行爲滿足了使用不一樣優惠金額的券,用戶是有權做最優選的。

例如:用戶領了10元,20元兩種券。活動有滿199減10,滿299減20。購買了299元支付默認選擇了減10,用戶可以選擇更改20優惠。

從體驗角度,更明確的展示可以讓用戶更有安全感。用戶可以知道有哪些券是可以用的。

瞭解優惠的原理,給產品建立一套優惠券系統

優惠券規則很重要,規則是大腦,是秩序

使用規則很重要,一方面是讓優惠活動進行的一個秩序。

就好比我們說玩一個“老鷹抓小雞的遊戲。”那就有遊戲規則,有老鷹,母雞和小雞。遊戲規則就是母雞保護小雞不讓老鷹抓走,老鷹攻擊,母雞和小雞防守。在規定的時間內老鷹沒有抓到小雞就是失敗。

另一方面就是我們的程序小哥哥需要遊戲規則來進行邏輯編寫。程序小哥哥需要通過代碼的語言來將這一套規則說清楚,否則遊戲也無法進行。

我們之前有一個運營同事想做一個抽獎活動。開發同事開發到一半就抓狂了,和運營同事抱怨。原因是因爲運營同事沒有給到他活動規則。例如,抽獎是否可以重複抽,一個用戶是否只有一次機會。用戶中獎率是如何等等?沒有規則,程序小哥哥的開發就不知如何來開始。

簡單列舉幾條優惠券的使用規則:

  • 一個用戶可以多次領取多種優惠券
  • 優惠券不可以疊加使用
  • 優惠券只能自己使用,不可轉讓贈送。但是可以分享給好友領取
  • 如果退單,優惠券作廢,退款金額不超過實際支付金額
  • ……

如果把一套系統比作一個人,其他都是肢體,而規則就是大腦和思想。肢體是圍繞着我們大腦思想來運行的。

最後

不管是設計優惠券,還是其他功能模塊體系。我們都要從多維度站在平臺的角度來思考。勿自嗨唱獨角戲。

優惠券體系小結:

  • 優惠券是給用戶和運營者使用的
  • 通過前端展示來讓用戶優惠券
  • 建立配置工具,運營者通過後臺配置來發放優惠券
  • 規則很重要,一套優惠體系有它的使用規則
  • 要建立數據統計

我們設計邏輯將多方參與者連接和串聯起來,形成有效流通的閉環。

最後截一張優惠券框架圖供參考,希望在產品的路上和朋友們進步,共勉。

瞭解優惠的原理,給產品建立一套優惠券系統

本文由 @我是廣告班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