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楚国“网红”们最喜欢的一个东西!秦汉铜镜展在荆博开展

镜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扇窗口。在古代,人们都用铜镜来鉴容貌、正衣冠。

平时逛博物馆时只知道“哦,这是铜镜,照镜子的”,铜镜背后的故事你都知道吗?上面复杂的花纹都是些什么意思呢?今天就听楚式铜镜讲一讲它们背后的故事。

从9月11日开始,荆州博物馆藏战国秦汉铜镜精品展“楚容晰鉴”开展,让我们穿越时间的长河,透过一面面铜镜感受俪俪生姿的楚风。

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清代中期玻璃镜广泛使用之前,镜多为铜制,故称铜镜,也称铜鉴、照子,用以鉴容貌、正衣冠。铜镜源于生活,内涵丰富,其 精巧结构、使用方式、特种工艺、精美纹饰等,既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元素,也反映出特有的智慧和审美情趣,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楚式铜镜兴起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中晚期,延续于秦和西汉初期,具有鮮明的地方特点,代表我国当时铜镜文化的先进水平。本次展览选取荆州地区战国、秦汉初 期墓葬出土的50多件铜镜及妆奁器具精品,通过楚式铜镜特有的结构、使用、工艺、纹饰等,将楚人日常生活清晰照鉴于当下的观众。

战国时期关于镜子最有名的故事就是《邹忌讽齐王纳谏》了,讲述了齐国谋士邹忌通过自己照镜子比美的事例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镜子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铜镜在使用过程中,镜面易发生氧化和沾染尘垢,会影响镜面光亮度,故需要经常加工磨光,以获得良好的映照效果。在古代,磨镜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种职业。《益部耆旧传》记述了东汉书生杜真为了求师,游学齐鲁大地,通过磨镜来赚取盘缠的逸闻。“杜真孟宗周览求师,经历齐鲁,资用将乏,磨镜自给。”

受中原文化影响以及图腾崇拜的遗风,楚人崇龙尊凤,反映在铜镜制作工艺上,大部分楚式铜镜上都有龙凤纹饰,这也使铜镜成为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工艺品。本次展出 的精品铜镜包括:连弧四龙纹镜、三龙纹镜、弦纹镜、透雕龙纹镜背等,其中,最具观赏审美和文物研究价值的是一对四凤四鸟镜。

一滴露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叶枯荣可以感受春秋的时序,一面面楚式铜镜可以反映出楚文化的方方面面。如果你光看图片还没看过瘾,那就快去荆州博物馆看看实物吧,听美女讲解员给你讲更多关于镜子的故事。

展览时间:2018年9月11日至2018年11月

展览地点:荆州博物馆临时展区

荆州电视台新闻频道《江汉风》

首播时间:17:55-19:00

首次重播: 23:10

二次重播: 次日11:45

为您为我说实话 知冷知热江汉风

欢迎拨打新闻热线:0716——8234567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