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王菲的爭議,從未停止

  她是“菲迷”眼中的“天后”

  她也是一些人口中的“錄音棚歌手”

  這場爭議,在2012年的現場版《因爲愛情》達到了頂峯,以下是《因爲愛情》現場版和原版的聲譜圖對比demo:

  

  說到王菲的車禍現場,人們腦海中浮現的無疑就是這版《因爲愛情》,那麼,王菲演唱這首歌時,到底哪裏出錯了?今天,我們將利用聲譜圖,用科學的方法找到原因。

  開篇視頻demo的四個部分中,A、B分別對應現場版、原版,我們就利用這四個部分的對比來一探究竟。

  第一部分:顫音不穩,氣息把控力差。聲譜圖中,呈波浪線的爲顫音。

  對比原版規律波動的波浪線,現場版中,王菲的顫音波動幅度不一致,說明唱顫音時,對氣息的把控能力差。

  第二部分: 長音斷裂,氣息不夠。 聲譜圖中,呈一條長直線的爲長直音。

  原版中,這段爲陳奕迅和王菲的合唱部分,二者的長音持續時間一致,泛音列應該呈現相同的長度,而現場版中,王菲的泛音列很明顯比陳奕迅的短,說明王菲氣息不足。

  第三部分:泛音列斷裂,聲音發虛。連續的音,在聲譜圖中呈現出連續的線條。

  原版中,這部分是直音轉顫音,聲譜圖呈現出了一條連續的直線轉波浪線,而現場版中,這部分的泛音列斷裂,說明王菲在演唱時,聲音呈發虛的狀態。

  第四部分:頻率不對,走音。泛音列在聲譜圖中應該穩定在同一頻率,否則就會走音。

  原版中,同一條泛音列明顯維持在同一頻率,但現場版中,同一條泛音列明顯歪斜,說明這一部分,王菲在演唱時走音了。

  你心中的王菲,是名副其實的“天后”,還是“錄音棚歌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