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我们现在的生活比我们的“公公嫲嫲辈”好得多,家里有热水器、洗衣机、浴室、厕所等等。要洗衣服、洗澡,拧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十分方便,可是在过去,可就不是现在这么简单了!

以前在潮汕,老一辈的家里多数有“五桶”—— 面桶、水桶、大脚桶、屎桶、旗桶。这“五桶”是干什么的呢?

过去的时代,潮汕人嫁女的“张嫁”(陪嫁)物,是各视家境而定,穷人家比较简单,甚至有只带几件自家土纺或买来粗布剪裁的衣服和一些糖果、粿品的,富人就可能有十箱八囊的嫁妆,所谓“嫁金嫁银嫁奴囝”,“奴囝”就是随嫁的婢仆,最让人诧异的是,最隆重的竟然有随嫁六片油上红漆的棺材板,叫做陪嫁寿板。

陪嫁物虽然各有不同,但“五桶”却是必备的,这是出嫁女进了夫家后需用之物。

这“五桶”,有钱人置买高级木料和做工精细的,穷家人借钱也要买来杉木做的。虽然其形制大同小异,但大脚桶、屎桶、旗桶外面一定是要涂上红漆或抹上红油,面桶、水桶不涂红油也要贴上红纸的,寓意吉祥。

面桶即洗脸盆。那时没有塑料搪瓷制品,洗脸和洗碗一样,各用一只矮木桶。有钱人用的是铜面盆。

水桶,是新媳妇用来挑水做家用的,大小有多种。南方没有澡堂,潮汕人那时洗澡都在房间里,那时没有自来水,挑水要到河边或井里挑,娘家会考虑女儿的力气置备大桶或小桶。其桶弓大致有两种,一是用长条木板从桶身直通上边做的桶弓,二是短木板在桶沿上方留一个方孔穿上竹篾或竹条做桶弓。桶身有的有弧形,有的是直身的。

用水桶从河边或者井里挑来水后,倒在脚桶里。脚桶有两个,男人洗澡的兼洗男衣及童衣,女人洗澡的洗女衣,界限分明,不可移用。

洗澡时,用水桶提水倒在脚桶,小孩直接泡在脚桶里洗。大人洗澡也有人坐在脚桶里,旁边用水桶装水戽到身上冲洗的。

旗桶也称腰桶,为一高度和直径各50厘米的木桶,桶底隔在桶墙的黄金分割处,上浅下深,倒转过来也可用,此为女人专用物,“上层洗裤,下层洗布”。裤者,女人之裤;布者,从缠脚布、产妇蓐布到马布等物都是,人们视为秽物,故置之最下层。

潮汕人天天要洗澡,也天天要上厕所,可是,老式房屋从来没有浴室厕所。不管你住的是“四点金”,还是“下山虎”,是“双背剑”还是“四马拖车”,一律在屋后放个屎缸,或再加个尿缸。屎桶即北方人的马桶,放在房间阴暗角落,供方便之用。大清早把屎尿倒进缸里,隔几天便有人从后门挑走。

汕头的老市区,从前没有屎缸也没有坐厕,公厕也少,女人上厕也有不便。因而倒马桶可谓汕头一景。入夜,遥听铃声已响,家家的女人们都提着马桶在门前恭侯,有红有黑,还有白胚只上桐油,形态也各异。倒粪的农民兄弟一走,娘们都在门前冲刷马桶,有些人不愿立即把马桶提回屋里,还要放在门外晾干,让臭气挥发掉,顺便也拉拉家常。

过去常用的桶不止这些,比如饭桶,便不要女方陪嫁,以免被人笑话靠媳妇家吃饭。说白一点,可以嫁一百亩田,却不要嫁一只饭桶,这是潮汕人很看重的面子。

还有眠床被席,潮汕人称为“花棚”。这是传宗接代、瓜瓞连绵之所在,男方也一定要自备,以示清净。

现在时代进步了,今人出嫁,已不用那么多桶了,只保留一只搪瓷脸盆,里面放些面巾、洗涤及化妆用品罢了。过去的“五桶”也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来源:潮汕生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