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朝定都最开始是南京,也就是朱元璋在位时决定的,而朱棣登基后出于多重考虑,将帝都给迁到了北京,于是一直到清朝都是把北京当做首都,虽然搬家了,但是南京城该有的东西都有,六部也被保留了下来,而且还留了一部分人管理。李自成会自取灭亡,满清也只有几十万人,吴三桂夹在中间上下不能,崇祯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如果他有朱元璋那样的能力,还可以让明朝大换血,正好一举革除明朝200年积累的病灶。

说起明朝最具争议的皇帝,当属朱棣跟朱由检这两位,一个是通过造反做上皇帝的,一个却亲自断送了大明江山。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朱棣生前曾给子孙留下了一条后路,可保大明不亡。

死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最终导致了大明的灭亡

明朝定都最开始是南京,也就是朱元璋在位时决定的,而朱棣登基后出于多重考虑,将帝都给迁到了北京,于是一直到清朝都是把北京当做首都,虽然搬家了,但是南京城该有的东西都有,六部也被保留了下来,而且还留了一部分人管理。如果哪一天北方丢了,皇帝逃到南京依然可以东山再起。

死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最终导致了大明的灭亡

200年后,崇祯皇帝面临抉择的时候,却放弃了这条路,宁愿自杀殉国,也不愿做逃跑的君王。假如崇祯皇帝逃亡南京,李自成统一北方后,被入关的清军打败是必然的,就算李自成逃亡南方,也是强弩之末,不足为患。俗话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死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最终导致了大明的灭亡

清军击败李自成后,自己也是元气大伤,暂时不能与明朝抗衡。放弃北京让李自成、吴三桂、满清三方势力去争,崇祯只要固守南京城就好。李自成会自取灭亡,满清也只有几十万人,吴三桂夹在中间上下不能,崇祯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如果他有朱元璋那样的能力,还可以让明朝大换血,正好一举革除明朝200年积累的病灶。然而崇祯只记得死搬教条,死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忽略了祖上200年前留下的后路,最终导致了大明的灭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