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部戰區微信公衆號

作者:羅茂華、蒙卓霖、劉偉

守望和平,“藍盔天使”在行動

中國第17批赴黎維和部隊醫療分隊採取特別形式開展儀式教育

▲對第十七批赴黎巴嫩維和部隊醫療分隊隊旗進行宣誓。(蒙卓霖/攝)

“2018年,我們與這面旗幟結下不解之緣,藍盔衛士成了我們的代名詞,我們爲和平而來,爲維護和平而存在!”在黎以邊境、戈蘭高地腳下的中國第17批赴黎維和部隊醫療分隊營區,一場形式特別的旗幟教育活動正拉開帷幕,擔任聯合國旗守護人、急診科醫師俞慶華面對聯合國旗莊嚴宣誓。

▲旗幟教育活動現場,醫療分隊官兵整齊列隊,莊嚴肅穆。(賴晉安/攝)

活動現場,維和官兵着裝整齊、莊嚴肅穆,由維和隊員擔任的護旗手、護旗人正步出列,依次請出國旗、黨旗、軍旗、聯合國旗、分隊隊旗5面旗幟,講述旗幟背後的故事,重溫神聖的誓詞。全體隊員高唱國歌,向旗幟敬禮,簽名承諾。

▲儀式結束後,官兵走上前,簽名承諾。(蒙卓霖/攝)

“到達維和任務區已經100多天,我們官兵已過剛到任務區時的新鮮期,在這個時候,政治工作要主動靠上去,紮實做好思想工作,鼓舞大家堅守崗位,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投身到維和工作中去。”該分隊副隊長張鵬說道。

▲在黎以邊境“藍線”附近,開展實戰背景下的應急演練。(蒙卓霖/攝)

醫療分隊所駐紮的營區緊鄰黎以邊境停火線,周邊難民營衆多,安全形勢複雜,分隊官兵在營區內經常能夠聽到槍、炮聲。近期,在離營區不遠的地方就發生多起針對聯黎部隊的不友好事件。由於工作繁重,人員外出機會相對較少,長期待在狹小的營區內,醫務人員經受着工作以及精神上的多重壓力考驗。

“出國維和,我們的一舉一行代表的是國家的形象。即使面對再大的困難和挑戰,我們也要勇敢面對,迎難而上,立足有限的醫療設備,通過自身行動、團隊合作,最大程度發揮作用,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中國軍醫的風采。”該分隊內科兼婦科主治醫師張源源說道。

▲康復理療科醫師爲當地開展中醫理療 (劉偉/攝)

最近,他們成功救治了一名疑是自殺的士兵。8月19日晚,急診室的門被推開,一名自行服用近60片撲熱息痛的外籍戰士被抬進了急診室。簡單瞭解病情後,醫生俞慶華迅速組織值班護士啓動相關搶救流程,冷靜處置,給予監護、吸氧、建立靜脈通道,採用緊急催吐洗胃等搶救措施,外軍戰士終於轉危爲安。住院期間細心照顧,分隊醫生還積極開導這名外籍戰士,直至健康出院。

▲東區司令感謝信

自今年5月部署至今,中國醫療分隊官兵完成門診1810人次、牙科診療435人次、手術15人次,針對維和任務區訓練傷多發的特點,首次開設康復理療科,採用鍼灸、推拿、小針刀爲多國維和官兵開展治療服務,同時爲駐地周邊村落提供了人道主義救援,開展文化交流等。分隊出色的工作業績和高超的醫療保障贏得了聯黎司令、東區司令、各國維和官兵及當地民衆的高度評價和廣泛認可。

▲心內科醫師張源源諮詢患者病情(劉偉/攝)

▲心內科醫師張源源諮詢患者病情(劉偉/攝)

▲爲當地民衆提供人道主義救援活動(劉偉/攝)

一路走來,感謝有您!

轉載請註明來源

監      制:王雁翔

值班編輯:陳典宏

責任編輯:羅   煒

南部戰區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