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美國、歐元區、日本、英國、巴西、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央行相繼召開議息會,投資者期待從中一窺各國央行的政策走向。

  有跡象顯示,世界經濟正在迎來一個新的寬鬆貨幣政策時期。

  多國央行:放鬆貨幣政策

  本週超級議息周,多國央行或將釋放更多的寬鬆信息。

  俄羅斯、印度、智利和澳大利亞等國已經放鬆了貨幣政策。

  6月4日,澳大利亞央行宣佈,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歷史最低的1.25%,這是澳大利亞央行近3年來首次降息。6月18日,澳大利亞央行公佈6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澳央行官員一致認爲,較低的利率水平可能會支持就業和經濟增長。市場分析認爲,澳央行釋放出未來仍有降息空間的信號,年內至少仍有兩次降息機會。

  6月6日,印度央行宣佈,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5.75%。這是今年繼2月、4月以來,印度央行第三次降息。

  6月7日,智利央行將基準利率大幅下調50個基點,由3%下調至2.5%,爲10年來最大的一次降息。但在今年1月30日,智利央行還走在加息路上。

  6月14日,俄羅斯央行降息25個基點至7.5%,這是去年3月以來首次降息。

  除上述國家之外,埃及、格魯吉亞、烏克蘭、馬來西亞、菲律賓、新西蘭外,阿塞拜疆、牙買加、巴拉圭、尼日利亞等國也是全球降息“俱樂部”成員。

  對於此輪利率趨勢的變化,CMC Markets大中華區市場分析師任震鳴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從央行角度出發,降息往往代表經濟增速的放緩以及通脹數據的疲軟,央行想通過貨幣政策手段來刺激宏觀經濟。

  世界銀行6月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速2.6%,相比1月的預期下調了0.3%,全球性的降息緣於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通脹放緩或者無法完成央行即定目標,且大國之間的貿易衝突引發對未來經濟進一步衰退的擔憂。

  彭博社經濟學家Dan Hanson的臨近預報顯示,第二季度全球增長率爲2.6%,低於2018年初的4.7%。債務上升和人口老齡化等結構性趨勢也將抑制借貸成本。

  “我們都擔心經濟增長緩慢。”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市場策略師託尼·克雷森齊(Tony Crescenzi)6月14日告訴彭博電視臺,“我們預計央行的利率至少會在未來5年保持低位。”

  根據摩根大通經濟學家的計算,全球平均利率在2月初達到了2.82%的高位。該行曾經預計全球平均利率可能在今年年底達到3%,不過目前扭轉觀點,認爲在美聯儲減息的帶動下,全球平均利率將在今年12月份跌至2.5%。

  對於各國央行來說,一個關鍵問題在於他們何時會開始降息,降息幅度又有多大。因爲現在央行尋求用比以往更少的彈藥來拯救經濟,而貿易摩擦不斷,各國政府又缺乏放鬆預算的意願。

  歐央行:降息是提振通脹首選工具

  當地時間6月18日,歐洲央行方面已經對外表態,肯定降息仍然是歐洲央行的政策工具之一。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葡萄牙辛特拉發表“鴿派”言論,他表示,如果通脹沒有回到目標位,央行將再次放鬆政策。歐洲央行仍可降息、調整其指引、提供緩解措施以應對負利率帶來的負面影響,且有“相當大的空間”購買更多資產。

  彭博社援引3位歐元區央行官員的話稱,歐洲央行政策制定者預計,如果他們需要再次採取行動以提振通脹,他們將以降息作爲首選工具,而並非量化寬鬆的方式。

  歐洲央行官員表示,進一步將借貸成本降至零以下將是最有可能的措施,而不是恢復資產購買。目前市場對於通脹預期下降到歷史最低點,這種警示性的信號正在推動歐洲央行官員採取行動。

  德拉吉的講話之後,歐洲股市週二升至六週高位,泛歐STOXX 600指數收高1.8%,盤中一度下跌0.5%。該指數錄得5個月來表現最好的一天。

  意大利FTMIB指數、法股CAC-40指數和德股DAX指數均上漲逾2%,而其他多數股指收盤漲幅均超過1%。

  路透社援引Cambridge Global Payments首席市場策略師Karl Schamotta的分析稱,德拉吉發出迄今最爲明確的信號,表明正在考慮出臺刺激措施,這對歐元相對於美元和全球其他貨幣的價值造成了壓力。

  德國商業銀行預測歐洲央行將於7月降息,而摩根大通預計歐洲央行將在9月份降息。

  在德拉基上述言論公佈大約3個小時後,特朗普就發推文稱:“德拉基剛剛宣佈可能出臺更多刺激措施,這立即導致歐元對美元匯率下跌,降低了他們與美國展開競爭的難度,這是不公平的。”

  分析認爲,歐元兌美元料將進一步走低。不過在週二晚些時候的小組討論中,德拉基回應了特朗普的最新批評,他表示,歐洲央行的政策並不直接針對歐元匯率。

  任震鳴認爲,降息對於黃金將構成利好,黃金的價格在下半年就會重心偏上移,可能低點會高於1300美元上方。

  美聯儲:“鴿派”言論預期增強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週二開始爲期兩天的會議,將在週三會議結束時發佈政策聲明和經濟預測。預計FOMC此次會把指標隔夜政策利率維持在目前的2.25%-2.5%區間不變。

  不過,5月就業增長放緩、貿易環境複雜和疲弱的通脹數據,令人們對美聯儲發表“鴿派”言論的預期增強。

  任震鳴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全球性的貨幣週期往往是研究觀察美元週期,今年大概率來看,是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的一年,可能將結束自2015年12月16日的加息週期。

  經濟數據方面,已經逐步出現放緩的跡象,美國5月ADP新增就業人數僅增加了2.7萬人,自2010年以來,美國就業趨勢可能出現改變。美國5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創近10年以來新低,意味着美國製造業景氣程度大爲下降。

  任震鳴認爲,美聯儲降息的時間點很有可能出現在四季度初,聖誕節是全美最爲重要的銷售季節,往年夏季8月是聖誕訂單的數據集中點,因此美對多國的貿易談判反應,將根據夏季的數據變動來判斷。“在全球供應鏈一體化的背景下,美國對多國的貿易糾紛,勢必會在未來幾個月持續影響勞動力市場以及其他經濟數據。”

  在任震鳴看來,如果美聯儲年內出現第一次降息,降息之初股票市場有望繼續上漲,這一層面來自於流動性寬鬆造成的。以美股此前1995年、2006年兩個週期,最後一次加息到第一次降息之間,標普500指數都是上漲的,而且幅度超過10%。

  但是降息之後,因無風險利率變爲下行,警惕部分高價股票的估值風險,同時低價低市盈率的股票在經濟“泡沫”週期無出彩表現,在經濟下行週期中,估值上會有防禦表現的機會。

  其他央行:本週料按兵不動

  日本央行將於6月20日召開決策會議,預計不會調整利率,並可能暗示還有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的空間。在政策會議後的新聞發佈會上,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可能會強調,如果經濟失去觸及2%通脹目標的動能,央行準備好採取額外的刺激措施。

  英國、巴西、印尼及菲律賓央行本週也或按兵不動。

  印尼央行行長佩裏·瓦吉悠(Perry Warjiyo)6月17日表示,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是央行未實施降息的原因。

  巴西央行則可能暗示未來幾個月內將降息。

  6月18日,英國央行行長卡尼在辛特拉論壇上表示,前瞻性指引對央行來說很重要,但是卡尼並未透露關於利率的內容。6月初,卡尼一度表示,可能會進一步加息以保持通脹在目標水平。

  挪威央行:成G10唯一加息國家

  本週,只有挪威央行可能於6月20日升息。對於這一國家的逆勢加息,丹麥丹斯克銀行分析師Kristoffer Kjaer Lomholt稱:“挪威央行將成爲G10國家中唯一加息的央行。石油投資的增長、疲軟的貨幣和大型的土木工程項目均使挪威避免受到全球經濟疲軟的影響。”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