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通號(港股03969))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此次迴歸A股,中國通號擬登陸科創板,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21.97億股,募集資金105億元,公司將在6月21日上會。分析人士認爲,“巨無霸”迴歸A股,雖然業績持續增長,但盈利能力卻在下滑,同時來自大型基建央企的擠壓需要格外關注。

  淨利增速不及營收增速

  中國通號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爲297.7億元、345.85億元、400.12億元,營業收入呈現持續增長態勢,同比增幅分別爲16.17%、15.69%;同期淨利潤分別爲31.98億元、34.37億元、37.16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爲7.47%、8.11%。簡單計算可以看到,雖然營業收入、淨利潤均出現持續增長,但淨利潤的增長速度明顯低於營業收入增長速度,盈利能力呈現下滑態勢。

  對於公司盈利能力的下滑,有分析認爲,鐵路行業投融資體制改革後,鐵路建設市場已經放開,大型基建央企具備較強的實力,對公司業務或存在一定的擠壓,從而導致盈利能力下滑。

  中國通號盈利能力下滑背後,現金流和淨利潤也存在不匹配的問題。2016年-2018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爲29.35億元、-8.86億元、-15.68億元萬元。可以看到,在公司淨利潤持續走高背景下,現金流卻出現鉅額負值,背離明顯。

  盈利能力顯著高於同行

  中國通號2016年-2018年綜合毛利率分別爲 26.2%、24.66%、22.7%,雖然呈現持續下滑態勢,但仍明顯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據披露數據顯示,同行業上市公司同期平均綜合毛利率分別爲 15.61%、19.27%、16.03%。此外,公司2016年-2018 年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爲15.03%、14.09%、13.58%,同行業上市公司淨資產收益率都在個位數水平,公司同樣明顯高出一截。

  再從淨利潤率角度來看,2016年-2018年中國通號淨利潤率分別爲10.74%、9.94%、9.29%,同樣是在持續下滑。但同行業上市公司淨利潤率平均值分別爲4.06%、5.05%、4.15%。不難看出,公司淨利潤率常年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一倍有餘。對於各項盈利能力指標明顯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有市場人士表示,公司毛利率、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潤率明顯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合理性存疑。

  上市融資被指“圈錢”

  迴歸A股,鉅額融資,其實中國通號並不缺錢,此次融資高達105億元,被市場認爲“圈錢”意味濃。

  中國通號在招股書中表示,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到位前,公司可以根據項目的實際進度以自有資金或銀行借款等方式支持上述項目的實施。募集資金到位後,將以募集資金置換預先已投入的資金。

  從募資用途來看,中國通號預計用46億元用於先進及職能技術研發項目,包括先進軌道交通控制系統及關鍵技術研究、軌道交通智能綜合運維繫統及技術研究等;25億元投入到先進及智能製造基地項目的建設,主要是長沙產業園(一期)項目;3億元投入信息化建設項目;其餘31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共計募集資金金額爲105億元。

  從中國通號對每個募投項目可行性和必要性描述來看,不僅對業績,還對公司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18年末貨幣資金高達117億元,可以輕鬆對其中募投項目進行先行建設。然而公司並不差錢,但始終未對募投項目進行先行建設。對此,有質疑就指出,公司不使用用自有資金先行建設的原因很簡單,如果用自有資金投入項目後,若不能順利上市融資只有自己埋單,因此遲遲不願出手建設募投項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