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器组的14件青铜器分别是1件青铜尊和13件青铜酒器,具体为柉禁、鼎卣一、鼎卣二、铜勺、鼎尊、父乙盉、妣己觚、子扫帚斝、父乙觯、牺形爵、祖癸角、父甲觯、雷纹觯、亚形妣己觯和铜斗。西周青铜柉禁(fán jìn),是目前出土铜禁和共存酒器均保存完整的唯一成套青铜器,为西周祭祀礼器,1901年出土于凤翔府宝鸡戴家湾。

文 | YOYO

编辑 | 子木

简介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位于纽约第五大道82号大街1000号,背靠中央公园,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遥遥相对。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共收藏有330余万件世界各地,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珍宝,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博物馆。

都会博物馆始建于1870年,在这里你可以寻觅时间足迹,见证世界历史,感受人类艺术!不同游客眼中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都不尽相同,从古老的埃及神庙到中世纪雕塑,从美轮美奂的欧洲油画到20世纪以来流行世界的现代派作品,每一件展品都在述说着一个个人与世界的故事。这些展品拓展并打开了我们内在原本的丰富和敏感,在大都会里徘徊的游人,眼神中都洋溢着一种光芒,一种邂逅美的惊喜和感动,大概这就是艺术对于人类的意义。

漫步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中国艺术展厅,观众会在不经意间捕捉到过去近150年间,西方人对亚洲文化和艺术的认知轨迹。尤其是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青铜器藏品,是海外重要收藏之一,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包括青铜礼器、铜镜、武器、乐器以及青铜带饰、牌饰、配饰等。这批珍宝重器贯穿中国两千余年青铜时代,见证了大都会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地寻求兼具历史价值与精湛技艺,且品位高雅的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态度。

其中最为精彩的当属西周的青铜器具。西周是中国青铜文化和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铸造于此时期的青铜器物正是这一时期的历史见证。从公元前11世纪到时公元前976年是青铜文化的繁荣鼎盛时期,此时期的青铜特点最突出的在青铜器上出现了大量的铭文,这些铭文记载着周朝重要的事件。

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青铜器较早期有很大变化。表现为酒器减少食器增加。形制、纹饰由繁缛、神秘逐渐转变为简约、凝重。并且青铜器的使用和组合在身份和地位上进行了严格的划分,鼎和簋为主的礼器以成组系列,乐器由编铙发展为编钟和编镈。

西周晚期青铜器的形制和纹饰均无突出发展,器形粗犷,制作不精,装饰简朴实用,纹饰渐变为图案式。陕西关中地区是周王朝的重要发祥地,也是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自我国考古发掘以来,在陕西地区发现的西周遗址达1200余处,其中关中地区占比在77%。

馆中每一件默然而立的青铜器背后,都有一段曲折离奇的流传故事,曾在历史深处不经意地制造着惊鸿一瞥,又消隐于沉寂。

流失国宝

西周青铜柉禁

西周青铜柉禁(fán jìn),是目前出土铜禁和共存酒器均保存完整的唯一成套青铜器,为西周祭祀礼器,1901年出土于凤翔府宝鸡戴家湾。

牺形爵

高25.1宽22.9cm,重1.4kg

子执拂斝

总高33 宽26.7cm

重5.4kg

这套以青铜禁为主的器物,习惯上被称为柉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器组的14件青铜器分别是1件青铜尊和13件青铜酒器,具体为柉禁、鼎卣一、鼎卣二、铜勺、鼎尊、父乙盉、妣己觚、子扫帚斝、父乙觯、牺形爵、祖癸角、父甲觯、雷纹觯、亚形妣己觯和铜斗。除柉禁、雷纹觯和铜斗之外,其余9件均带有铭文。

柉禁 89.9×46.4×18.1cm,重32.2kg

禁身为一长方形台座,两侧有上下各四共八个长方形孔,两端有上下各二共四个长方形孔,其间隔梁和边框饰瘦长型尖角龙纹。这件铜禁是自有金石学之后首次出土,此前禁这一类器物只见于古书记载。铜禁非常稀少(西周铜禁至今存世仅3件),大概因为体积过大,铸造起来耗铜太费,所以一般采取木制,或径以普通几案代替了。

鼎卣

宽29.2cm,重14.1kg

鼎卣(带座)

卣高31.8,总重8.8kg

禁身台面平整,遗留有置放二卣(yǒu)一尊的痕迹。两侧的卣形制相近,通体两侧均有较宽的扉棱,其中盖两侧呈耸角状,主体纹饰为凤纹和直条纹,带方座的通高47厘米,无方座的高四十六点四厘米。

鼎尊

高34.9 口径28.3

底径17.5cm,重7.3kg

青铜勺

长20.3 高4.4cm

重0.5kg

居中的尊,侈口,直腹,圈足,四面有扉棱,主体纹饰为兽面纹,高三十四点八厘米。这三件较大的酒器,都铸铭文“鼎”字。又有一勺,据云出土时在卣中。另有斝(jiǎ)、盉(hé)、觚(gū)、爵、角各一件,觯(zhì)四件和匕六件,均为宝鸡附近出土,有的可能与禁同出,但情况与二卣一尊及勺有所不同。

妣己觚

高21口径12.7底径7.1cm,重0.5kg

妣己觯

高12.7 腹径7.6cm

光绪辛丑秋(1901年秋),柉禁器组在陕西凤翔府宝鸡县三十里斗鸡台(今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戴家湾一带)的一座西周贵族墓葬中出土,为戴家湾村村民王奎在村北坡地取土时发现的,包括柉禁器组在内的共有30余件青铜器。

端方官服照

父乙觯

高14.6

腹14.6×12.4cm,

重0.9kg

父乙盉

高28.6总宽23.5cm,

重2.5kg

柉禁器组出土后辗转被清朝金石学家端方收藏,端方是晚晴时期的重臣,生于直隶的满洲贵族家庭,曾在1899年出任陕西按察使、布政使、并代理陕西巡抚。柉禁器组出土的1901年,端方已经调任湖北巡抚。端方是金石学家、大收藏家,他得到这套青铜器后非常得意,不仅请来同僚一起欣赏,还当场摆拍了一张照片——在当时拍照可是了不得的时髦物事,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记录。

《陶斋吉金录》光绪三十四年石印本目录

光绪三十四年(1908),端方所著《陶斋吉金录》出版。在这本收录他的青铜器收藏的书中,排在目录第一位的,就是这套青铜器,端方将其命名为“柉禁”,但并未详述其命名的理由。据容庚推测,应是源自东汉《礼器碑》中“笾柉禁壶”的记载。“柉”原为树名,在《礼器碑》中借指杯或碗类容器,将青铜禁命名为“柉禁”并不十分恰当,但自端方以后,已成为该青铜禁约定俗成的称谓。

约翰·福开森

1911年,端方死于战乱,其在京城的房产被人纵火烧毁,家道逐渐衰落。其子弟于1924年将这套青铜器以约20万两白银的价格卖于美国传教士福开森。福开森是一位活跃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1934年,他将全部个人收藏,上千件珍贵文物捐赠给了他所创办的金陵大学(南京大学前身)。

这套酒器以及其他一些青铜器,最终卖给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福开森后来写有《匋斋旧藏古酒器考》,记述了这笔交易:“1911年秋革命军起,端方死于四川,遗产皆在北京,其后人以贫故,不能守,稍稍货其古器物以自给。近年贫益甚,遂以此二十器(后又加入一件觯,计为20件),归于我国纽约中央博物馆,此1924年春事也。”

祖癸角

高20口宽14.6cm,重1.1kg

由于缺乏出土时的记录,柉禁整套共有几件也是个聚说纷纭的话题。大都会陈列共14器,13器著录于《陶斋吉金录》(其中父乙觯端方著录为八乙尊)。另外一器应该就是上述后加的觯(妣己觯)。而卖出的总共20件中,有6件是后加的青铜杓,并未被大都会计入整套。

父甲觯

高14.6腹径7.9cm,

重0.7kg

雷纹觯

高14腹径7cm,重0.7kg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导览

地址

纽约第五大道82号大街

开放时间

每周开放7天。

星期日至星期四:上午10:00至下午5:30

星期五至星期六:上午10:00至晚上9:00

感恩节、12月25日、1月1日以及5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不开放。

门票

自愿付费

建议票价:成人25美元,学生和65岁以上老人17美元,12岁以下儿童免费

十人或以上的成人及学生团以及任何大小的第三方导览团均需提前预订。

电话

(1-212)5357710

导览

(英文语音导览可覆盖全部讲解,中文语音导览仅选取部分作为讲解)

每周五 11:00 a.m.–12:00 p.m,可提供免费中文志愿讲解

也可以手机下载官网的APP,选择"Audio Guide"。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转发推荐!

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后台!

环球精英YOLO

全球精英人物专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