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满楼

在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同为大妃阿巴亥所生的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虽然在年龄上排行靠后,但在军功上,却并不逊色与那些年长的兄长。

在多尔衮兄弟三人中,年龄最小的多铎在军功方面又是最出色的一个。当然,在努尔哈赤死时,多铎只有12岁,他的军功多数是在皇太极与多尔衮摄政时期立的。

多铎出生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在满语中,“多铎”一词为“胎儿”的意思,亦不知何解。

按:满洲人取名十分简单,有以家中长辈岁数取名的,如八十七、六十八之类,也有生育后长辈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以物件命名;或取名之人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并不讲究。

或许因为母亲受宠的原因,多铎兄弟年纪虽小,但在封赏问题上却一点也不吃亏,其在努尔哈赤死前,即已经封贝勒,成为正白旗旗主。

母亲被逼殉葬后,多尔衮三兄弟为何对皇太极俯首帖耳?

皇太极继位后,一方面因为阿巴亥在殉葬前曾要求各贝勒善待自己的儿子,另一方面皇太极为了平衡那些年长的兄弟而采取了重用年幼之弟的策略。

因此,多铎在皇太极时期表现机会甚多,其屡次随同皇太极出征明朝,战功显赫。尤为难得的是,多铎不仅是一员勇将,而且颇有头脑。

天聪七年(1633年)时,皇太极曾问诸将:明朝、朝鲜、察哈尔三处,宜先攻何处?诸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时,资历尚浅的多铎站出来说:

“我以为,应直接打入山海关,察哈尔暂时不要动它,朝鲜已经与我们议和,也不要急于去动。现在,打明朝有机可乘,那我们还等什么?”

之后,皇太极采纳了多铎的意见,多次掠明而归,夺取了大量的人口与各种资源。

母亲被逼殉葬后,多尔衮三兄弟为何对皇太极俯首帖耳?

皇太极改元为“清”后,年方22岁的多铎被封为豫亲王。随后,他跟从皇太极攻打朝鲜并于崇德三年(1638年)再次掠明。

当时,睿亲王多尔衮为主力,其先期出发时,皇太极亲自郊送,多铎则以避痘为辞未与送行。事后,皇太极命议多铎之罪,并将之降为多罗贝勒。

在之后的数年中,多铎每逢出征必立功,并曾在锦州、松山等处多次大破明军,由此而被复封为豫郡王。

皇太极驾崩后,多尔衮以摄政王名义掌握清国军政大权,其对同母弟多铎的重视程度无以复加,几同羽翼。由此,多铎声名显赫,成为朝内外数一数二的人物。

顺治元年,在多尔衮的决策下,多铎等率八旗主力联合吴三桂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的大顺军,之后又绕过京城继续追击至山西才返回。

当年十月,多铎晋为亲王并受封定国大将军,与同母兄阿济格、吴三桂、尚可喜等分兵南下西进,准备一统中原。

母亲被逼殉葬后,多尔衮三兄弟为何对皇太极俯首帖耳?

当年底,多铎率孔有德、耿仲明等明朝降将与阿济格吴三桂、尚可喜等会师西安,由此彻底击溃大顺军。之后,多铎率军兵锋南指,在横扫河南后继续南进。

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多铎率部攻破扬州,随后进入南京。为抚辑明朝遗民,多铎以定国大将军、豫王令旨遍谕各处,称清军“奉天伐罪,救民水火”,并张榜严禁胡服辫发。

之后,多铎坐镇南京,相继平定江浙。顺治二年(1645年)十月,多铎凯旋京师,顺治亲迎于南苑并行郊劳礼。顺治四年,多铎进封为辅政叔德豫亲王,成为清廷第二号人物。

颇具讽刺的是,顺治六年(1649年)三月,一向害怕天花并曾因为避痘被罚的多铎最终还是因为天花而死,年仅36岁。

当时,多尔衮正在山西征讨叛将姜瓖,其听到多铎病重的消息后立刻班师回朝。然而,到居庸关时即传来多铎病死的消息,多尔衮如丧魂魄,一路号哭回京。

多铎一生虽然短暂,但此人颇具个性,也有些逸闻趣事可资闲谈。如天聪七年(1633年),皇太极令多铎娶科尔沁大妃之女,而多铎嫌这位姑娘长得丑皮肤黑身体胖,请求换人。

皇太极说,反正女人结婚生育后都会发胖变丑,早晚的事,有什么关系?

这时,二兄代善替多铎说话,说多铎少年心性,硬要他娶不喜欢的人,倒是有伤外戚之谊,反而不好。因为这是政治婚姻,皇太极不肯答应,仍强迫其娶回。

母亲被逼殉葬后,多尔衮三兄弟为何对皇太极俯首帖耳?

多铎的少年心性,当时也有人说他是 “荒唐王爷”,经常干些出人意料的事。

如当时皇太极重视汉人文臣,多铎很不以为然,某次竟然强夺其旗下大臣、皇太极身边的红人范文程的小妾,最终把皇太极惹恼而被夺去所属牛录三分之一,且被罚银一万两。

对于身为皇帝的兄长皇太极,多铎也多有恶作剧之时。

如某年新春,大臣们给皇太极进贺礼,别人都是奇珍异宝,多铎却牵来一匹跛马,弄得皇太极哭笑不得。此外,皇太极赏识谁,多铎就反对谁,反之亦然。

顺治九年(1652年),多尔衮死后被追罪削爵,作为同母弟和心腹的多铎虽死而仍被连累,后追降为郡王。

乾隆四十三年,多尔衮被平反时,多铎也被恢复豫亲王封号并配享太庙。乾隆还说,在开国诸王中,多铎战功为最,豫亲王遂成为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