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1 11:08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郭好進 通訊員 胡巧玲

經營規模保持兩位數增長 中天集團轉型升級邁向新徵程

資料圖片

每年年初八,是中天控股集團的傳統招聘日。2月12日,中天集團旗下33家單位將在東陽人才市場三樓聯袂舉行大型招聘會,招攬涵蓋項目現場管理、市場管理、工程管理、技術管理、企業管理、財務管理等崗位上千名人才,爲集團邁向新徵程補充新鮮血液。

中天集團2018年全年承接業務1300億元,完成產值與銷售1100億元,營業收入900億元,上繳稅收42.26億元,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大踏步邁進。

中天集團的轉型自十年前便已拉開帷幕,先後實施了三個三年規劃。中天集團多管齊下、多點佈局,持續、深入推進企業轉型升級。

加快企業技術進步,推進建築施工現代化。瞄準國際建築行業現代化發展趨勢,中天集團制訂了企業“技術進步”五年規劃和“設計板塊”五年規劃;創建技術研發中心,組建施工技術、建築信息化、綠色建築、建築工業化四個研究所,集團總部組建了BIM中心和綠色建築工業事業部,全面推進建築施工的技術進步。目前,集團13個區域公司均已成立BIM分中心,在全國佈局17個新型建築工業化基地,其中5個基地已建成投產。

加強設計研發能力,爲土建施工提供設計研發“大腦”,推廣設計施工一體化。中天集團通過改組兼併和新建,已擁有中天設計、中怡設計、天怡設計三家設計院。以設計爲龍頭,集團承接和完成了一批總承包項目,積累了豐富的工程總承包管理經驗。設計施工一體化,大大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提升技術支撐能力。中天集團總部不僅可以對分佈全國的區域公司和建設項目召開互聯網+研討會,對互聯網+BIM、互聯網+綠色建築等進行探討,而且可以實現工程檢查、實測實量、進度管理、大型機械管理等,提高了總部對基層的技術支撐能力。

依靠技術進步,中天集團每年在“高、大、難、特、新”工程建設中都有新突破,施工業務也從以住宅建設爲主擴展到地鐵、高速公路、橋樑、市政隧道、建材生產等新的業務領域,經營規模每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據統計,中天集團迄今共創出魯班獎24項,是獲得魯班獎最多的民營企業之一。此外,還創出其他國家級獎項200多項、省級優質工程500多項、省級文明工地1600多項、省部級以上優質工程800多項。正如中天集團董事長樓永良所言:要把誠信、質量作爲中天最耀眼的特徵。這個特徵自中天集團成立起便閃耀至今。

“每建必優”已成爲中天人骨子裏的準則和基因,成爲放眼全國、決勝市場的重要法寶。中天集團近年來大力推行項目管理標準化,通過實施統一的作業標準和施工工藝,規避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通病和安全死角,爲打造成爲“質量誠信標杆企業”不斷努力。

前不久,中天集團發佈了“優結構,強技術,嚴管理,求質量”的新三年規劃和新版品牌戰略。未來三年,中天集團將圍繞大土木行業,以工程服務和地產置業爲兩大核心產業,積極拓展產業鏈上下游及關聯產業,在建造可靠質量工程的同時追求超越客戶期望,將優質品質延續到綠色建築、現代工程、房產開發的增值服務中,成爲行業頂尖的現代工程服務商和美好生活服務商。

爲助力集團加快轉型升級,中天集團近年來出臺了“新時期人才新政”“攬星計劃”“匠才計劃”等專項人才引進方案,積極引進各領域中高端人才,整體人才層次提升顯著。與此同時,集團人才招聘重點也逐步由滿足傳統項目基礎性崗位逐漸向轉型發展、技術設計等新業務領域轉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