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人也會自嘲日本女性多是“大根腿”,大根其實就是我們說的蘿蔔腿,腿型不好看的是白蘿蔔,又粗又短。而日本女人從內散發出的溫柔,從修養上散發出來的女性魅力則會令每一個靠近她的人如沐春風。

  在世界各個國家的女性中,日本女性向來以美麗溫柔着稱。在日本,善於化妝和服飾的女人,往往要比僅僅具備天生麗質的女人高出3倍之多;

  而日本女人從內散發出的溫柔,從修養上散發出來的女性魅力則會令每一個靠近她的人如沐春風。可以說,日本女人因爲她們細緻的外在與深厚的內在使其獨具風采。

  一提起日本女人,人們的印象裏立刻顯現現出的便是穿着和服,盤着髮髻,邁着小碎步的溫柔形象。

  丈夫出門歸來時,她們都會在門口相迎,順手接過丈夫的公文包,再說上一句:您回來了,今天辛苦了。

  估計所有男士這時一天的疲憊都會一掃而光,然後坐在榻榻米上,喝着對面妻子跪着爲自己倒的茶,想必幸福也正是這樣,不然怎麼會出現“喫菜要喫中國菜,娶妻要娶日本人”這句話呢?

  日本女人一貫的溫柔態度和她們優雅的跪姿都給很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說到這個“跪”,這得源自日本的風俗傳統,日本女人向來以傳統和服爲美,而傳統的茶藝插花等淑女活動也是需要跪在地面上將臀部放在腳上,低頭垂首。

  不論是在風情萬種的平安朝,還是在金戈鐵馬的戰國,日本女子都以柔弱爲美,加上繁複的和服對於貴族階級女子的要求,所以坐時還有行禮時都應跪,“跪”就成了順從的表現,傳統的象徵。

  “跪”在榻榻米上,對日本人來說便是“坐”,稱爲“座”或“正座”。“座”從飛鳥時代(約7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但到了江戶時代纔有“正座”的說法。

  “正座”便是把臀部放在腳掌上,看上去很難受,但對日本人來說,不但不是受罪,反倒是一種享受,因爲她們從小就習慣了。

  現在在茶道、劍道,以及喪事、法事和正式談話等場合,日本人還是要“正座”的。

  據說中國的一個越劇團在上演日本着名的悲劇《春琴抄》時,演員爲了演的逼真傳神,把任務刻畫到位,演員練習“座”還因此喫了不少苦。

  但因爲沒有擺脫“跪”的概念,姿勢不管怎麼練習始終還是不地道。

  日本人又把“下跪”叫“土下座”,類似於磕頭,表示極度的尊敬或深切的謝罪。

  請人原諒錯誤,或求人辦事,她們也會跪下來磕頭說:“我都這樣(求您)了!”

  有人認爲,跪坐不利於腿部血液循環,會導致日本女性腿部線條欠佳。

  日本人也會自嘲日本女性多是“大根腿”,大根其實就是我們說的蘿蔔腿,腿型不好看的是白蘿蔔,又粗又短;細而嬌美的腿型則被譽爲“胡蘿蔔腿”。

  日本女性行走起臥,不講究舒展肢體,而是以微蜷爲美。用日語講,就是把自己收小一圈。

  不過,日本女人再怎麼體型發胖,一旦穿上和服的確身形會“小一圈”。和服集中了日本人的審美觀,如穿日式浴衣、踏木屐,走起來要“內八字”、邁小步纔好看。曾留學日本的郁達夫最爲欣賞這種“陰柔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