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線員:寶山區環保局局長 石純

反映人:市民顧先生

反映情況:多年來,羅店鎮王家村田堵47號內農地被人徵用,開了一箇舊家電拆解堆場。粉碎舊塑料、噴漆再加工,儼然成了一個露天工廠。作業時,氣味刺鼻、環境髒亂,希望環保部門能夠及時查處。

圖說:廢家電拆解堆場內堆積着大量零部件和雜物 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王凱 攝(下同)

污染農田

接到市民反映,新民晚報記者立即前往現場調查。沿着積福東路一路向南步行,原本兩側還是翠綠的農田,突然“畫風一轉”,傳來陣陣廢棄塑料的刺鼻氣味。放眼望去,場地內堆積着不計其數的廢舊家電零部件:電冰箱、空調、微波爐、烤箱、顯示器,甚至還有破碎的汽車大燈玻璃等等。這些零部件被人爲分類堆放,有的甚至堆成了一個個高近10米的“小山頭”。

記者觀察到,地面上隨意堆砌着扳手、衝擊鑽、螺絲刀等拆解工具。旁邊放着一張張小板凳,正坐着拆解零部件的工人們,一看到有陌生人進入,紛紛放下了手中的活。

堆場西側是供工人住宿的磚房。再往西便是潘涇河。記者看到,河面上漂浮着油污帶,工人們的生活污水並未納管處理,直接排入河道。

一位王家村村民坦言,原先,這裏是約3000平方米農田,多年前被全部徵用,出租給外來人員經營家電拆解生意。“每天,一卡車一卡車的廢棄原料被運進來,十多名工人就地拆解,噪聲震天、異味濃烈,讓人實在喫不消。”

欲蓋彌彰

“我們已經在搬了,最近就要清空場地了,不做生意了!”場地負責人聞聲後隨即現身。“那爲什麼工人們還在工作?”面對執法人員和記者的詢問,他始終辯稱,拆解廠已“歇業”。可諷刺的是,一輛大型裝運卡車正巧駛過門口,車上拉滿廢舊家電。該負責人見狀,趕緊跑出場地,對着車輛連連擺手,示意開走。

事實面前,該負責人才承認,他僱傭了十多名工人,每天從早到晚拆卸廢舊家電。“我們把裏面的銅絲、貴金屬挑出來,再集中起來賣掉,賺點辛苦錢。”

執法人員隨即對該負責人做了筆錄,並開具了約談告知書,限其在下週一之前徹底清空場地,並主動前往環保部門,彙報情況。“如果當事人未履行承諾,依舊拒不整改,那我們將實施嚴厲的處罰措施。”

寶山區環境監察支隊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現有法律來看,家用廢舊家電雖然未納入危險廢物的範疇,不過,面積如此之大的堆場確實比較罕見,拆解、堆積過程中所產生的粉塵、異味等無序排放,也給周邊環境帶來惡劣的影響。

三天清場

寶山區羅店鎮王家村村委會兩名相關負責人聞訊後也趕到現場。他們承認,這家廢舊家電拆解堆場已存在多年,目前,村裏正集中整治。“我們已給相關負責人員下了‘最後通牒’,3天內必須全部搬空。隨後,我們會安排人員對土地實施復墾,恢復農用。”

環保部門也表示,將以嚴厲的行政處罰作爲支撐,歡迎公衆和媒體監督落實。

新民晚報記者 徐馳

>>明日熱線預告

9:30-11:30 靜安區環境保護局副局長 王赬

13:30-15:30 嘉定區環境保護局副調研員 宋林生

互動平臺

市民服務熱線:12345

手機客戶端“12345”

手機客戶端“新民App”

值守電話:9625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