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色彩豔麗的藝術區,一邊是鐵鏽色爲主色調的設計廣場;一邊是人潮湧動的798藝術區,一邊是更爲沉穩內斂的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緊臨着798,751常常被一些遊客忽視。但強烈的工業美感與新銳的時尚藝術的碰撞,讓751成爲時尚界裏不容忽視的存在。

工業時代的餘韻

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位於朝陽區酒仙橋路四號,和它的近鄰798一樣,751也是中國工業發展歷史的重要見證者之一。751的前身是新中國“一五”時期建設的北京華北無線電聯合器材廠,即718聯合廠。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四機部撤銷718聯合廠建制,798廠和751廠都由此分立出來。進入新世紀,隨着產業的轉型升級,751逐漸演變成爲了今天的文創園區。

重工業背景賦予了751獨特的建築風格,巨大的現澆構架和明亮的天窗歷經幾十年的風雨滄桑被保留到今天。與798裏經過重新刷漆上色、圖案繪製的各種建築不同,751的建築大多保持着它原本的模樣。79罐和751罐是北京市首座和最後一座螺旋式溼式煤氣儲罐,其鐵鏽的顏色經過特殊處理而得以留存,保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煤氣儲罐在全球範圍內都是罕見的工業遺存。

751中的工業遺存

廠房的牆磚上還殘留着煤炭燃燒留下的痕跡,龐大機械設備佇立在原處,法式的煤氣鍋爐上鏽跡清晰可見,密密麻麻、顏色各異的管道在行人頭頂交錯盤雜,牆角處的工業閥門有節奏地吐着蒸汽,處處都透露着濃厚的工業化歷史痕跡。

在751,時間彷彿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如果只看外表,遊人或許很難將這裏與文創園區聯繫到一起。滄桑的外表,使751在色彩繽紛的798的襯托下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也正是這種歷史的沉澱,在與時尚碰撞時更富張力,讓751有了獨屬於自己的韻味。

文創園區的改造轉型

751儘管在外形上大量地保留了原有的風貌,但是爲了適應文創園區的發展,在內部結構上進行了大刀闊斧地設計。

上世紀70年代製造的蒸汽火車頭被保留在園區內,由此衍生出車廂內和站臺上的咖啡廳、酒吧等休閒場所成爲了751的一張形象名片。踏上站臺,走進火車車廂,彷彿就踏上了駛向過去的列車,在咖啡和酒中能品味到歷史的醇厚氣息。

蒸汽火車頭

而751廠原本的煤氣脫硫塔被改造爲動力廣場,成爲園區開展文化交流的平臺和展覽、展示、演藝等文化創意活動的時尚迴廊。獨立的罐體結構使得設計者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在保留原有螺旋式樓梯結構的前提下,原本的工業建築被改造成了別緻的小型圖書館。垂直空間也得到多層疊加利用,搖身一變成了設計品商店。

老爐區廣場則由751原煤氣生產的裂解爐改造而成,四根大煙囪與背後的裂解爐、管道糾結成一體,構成一組雄渾有力的工業雕塑。老爐區建於上世紀70年代,這裏記載着煤氣生產的焦爐時代、裂解時代。改造後,爐區廣場肩負着大量的時尚創意、展演展示工作,成爲開展大型文化創意活動的重要場所,經常舉辦主題婚禮、展覽、品牌發佈、音樂會等活動。

夜幕下的爐區廣場

751重工業風的先鋒設計吸引了一批優秀的時尚設計師匯聚於此,在對原有的重工業遺留進行保護的前提下,他們將原有的工業廠房進行了重新定義、設計和改造,這種對於建築和生活方式創造性的理解,正是文化創意與時尚的精髓所在。這些空置廠房經由他們再定義後成爲新的建築作品,在歷史文脈與發展範式之間,實用與審美之間,這些新作品與舊廠房展開了生動的對話。

時尚先鋒的發展之路

751的園區定位是一個“時尚廣場”,儘管舊時代的工業建築看似與新潮的時尚不搭邊,但高大的建築、廣闊的空間給時尚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土壤。

目前,751已有150餘家設計師工作室及配套類公司、包括500餘名設計師入駐,每年園區活動多達500餘場,北京國際設計周、751國際設計節、中國國際時裝週等時尚活動,已經成爲751每年承接的常態活動。751已然成爲時尚產業的聚集地,也成爲了北京時尚設計之都的窗口和時尚生活的新地標。

6月11日,電影《蜘蛛俠:英雄遠征》在751舉辦新聞發佈會

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週作爲751的重要活動之一,已經在751連續舉辦了六年。就在上個月19日,2019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週在751D•PARK第一車間圓滿落幕。此次時裝週彙集了19個省市、50多所院校的1716名年輕設計師參加,是一場中國新生設計力量的切磋盛宴。設計師們天馬行空的創意、與衆不同的時尚態度讓人們在感受美好創意的同時,也看到了越來越多中國新銳設計師的原創力量。

2019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週

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董事長張翼曾提到:“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儲存流傳創新文化成果的使命。沒有文化科技的創新,社會很難進步。培育扶植年輕設計師,是751始終如一的工作重心,讓設計師品牌的創意設計與零售終端對接,推動個性化產品實現商業落地,同時提升品牌的市場生存能力,751將承擔起品牌孵化的重要職能,成爲國際化的原創全球首發平臺,人民美好生活的體驗消費平臺。”

這道出了751如今在時尚界的重要角色和未來野心。作爲一個文創園區,751想做的,不僅僅是爲時尚設計提供一個展示的舞臺,更是要做一個時尚設計師的培養器。它包容着歷史的痕跡與時尚的色彩,承辦着多種多樣的活動,吸收着各式各類的設計師與品牌,爲各類創意創新提供交流借鑑的平臺。無論在物理空間上,還是在文化支持上,751都一以貫之地爲時尚產業的發展提供着推動力。

園區一角

幾十年前,751廠內各種工業原料碰撞燃燒,源源不斷地爲北京市提供煤氣;而今天,751廠依舊能看到歷史與時尚的碰撞、不同時尚風格與流派的內部碰撞。這種碰撞產生的火花,也必將長久地爲中國時尚設計產業提供動力。

————————

轉自: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

歡迎關注“元浦說文”訂閱號

金元浦 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

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教育部文化部動漫類教材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中國傳媒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博導

“元浦說文”由中國人民大學金元浦教授創辦。目標在於速遞文化信息、傳播深度思考、彙集文化創意產業的業界和學術精英,搭建產學研的合作橋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