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我们的生活果真痛苦到必须接受禁欲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步吗?道学家和神学家有一个共同的劣根性,老是喜欢向人们唠叨,说人们的身心状况欠佳,必须进行彻底的、艰难的治疗。人们也总是热衷于聆听这类说教,几百年如一日,也就真的相信这个偏见了,觉得自己的身心状况的确很糟了,所以老是长吁短叹,愁眉苦脸,觉得生活无望,仿佛忍耐已达到极限了。

可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呢?实际上,他们是坚信和热爱生活的,满腹的诡计和灵巧足以打破窘困,拔出痛苦和不幸的棘刺。

尼采:我们的生活果真痛苦到必须接受禁欲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步吗?

我以为,人们性喜夸大痛苦和不幸,这似乎已成“优良”的生活习惯了;另一方面绝口不提那些镇痛的诸如麻醉剂一类的药物。镇痛的良方还包括匆忙思考、安静的环境、美好的痛苦的回忆、意图、希望、形形色色的自尊和同情,这一切几乎都能达到麻醉的效果,而痛苦达到极致时就自然而然地不省人事了。我们十分善于在苦中加甜,尤其给心灵痛苦加甜,无论在勇敢和崇高之时还是在屈服和绝望之中做儋语时都有镇痛的辅助药物。

尼采:我们的生活果真痛苦到必须接受禁欲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步吗?

损失只是一时性的罢了,我们一旦受损,便有某种馈赠自天而降,比如一种新的力量,比如获得力量的契机,这也很好!道学家对我们这些“恶人”的心灵“痛苦”瞎想什么呀!对热情之人的“不幸”又胡编我们什么呀!是啊,欺骗在这里才是正题。他们明知道我们这类人多福夺欢,却对此讳莫如深,因为那样有悖于他们的理论啊。按照这些理论,一切幸福的源泉在于灭绝激情,减除意志!

尼采:我们的生活果真痛苦到必须接受禁欲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步吗?

末了,关于这些心理医生的良方及其鼓吹的彻底、艰难的治疗,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生活果真如此痛苦、不堪重负而不得不用禁欲主义的、呆滞的生活方式取代才行吗?我们的状况并没有坏到必须接受禁欲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步呀!

尼采:我们的生活果真痛苦到必须接受禁欲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步吗?

每当我们体验到一种我们以前不知道的快乐的诱惑,我们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欲望。现在的问题是:那使自己成为可欲望的东西是什么?如果涉及的是泛泛的事物和思想,或者是我们不以为然的人士——那么,新的欲望对象就会用“高贵、善良,值得赞美和值得为之牺牲”感觉打扮自己,我们所继承的全部道德情感就会不失时机地把它纳入自身,在那被它感觉为道德目标的财富上再添一笔——现在,我们相信,我们不是在追求一种快乐,而是在追求某种道德性的事物,这种信念极大地增强了我们追求的信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