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鈴木葉先生建議說:父母嫌孩子動作慢、反應慢,其實慢的是他們的腦,而不是他們的手,每天打30~40分鐘乒乓球,可以解決問題。日本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鈴木葉先生建議說:父母嫌孩子動作慢、反應慢,其實慢的是他們的腦,而不是他們的手,每天打30~40分鐘乒乓球,可以解決問題。

日本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鈴木葉先生建議說:父母嫌孩子動作慢、反應慢,其實慢的是他們的腦,而不是他們的手,每天打30~40分鐘乒乓球,可以解決問題。

不少學前班孩子的父母反映孩子“手太慢”。寫數字、拼音、組裝玩具,如果給足夠的時間,孩子能夠做得很好,但如果規定必須在5分鐘或8分鐘內完成,他們就不能勝任。

父母們很擔心:一旦孩子進了小學,老師要求提高學習效率,孩子總比不過別人,豈不要喪失信心?怎樣提高孩子的協調性和敏捷性,提高其腦、眼、手的配合能力,做到“眼到、腦到、手到”?

日本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鈴木葉先生建議說:父母嫌孩子動作慢、反應慢,其實慢的是他們的腦,而不是他們的手,每天打30~40分鐘乒乓球,可以解決問題。

如今在寫字樓裏,成年人邀集同事一起去打乒乓球,已成了比瑜伽、健身操、網球、高爾夫更易堅持的“快樂運動”,爲何我們忘了讓孩子也加入進來呢?

一般來說,孩子的身高超過1米(多數爲幼兒園大班小朋友),就可在兒童球檯上進行訓練,身高達到1.3米後,就可使用正式球檯。

打乒乓球有哪些好處?

是“聰明人的運動”

打乒乓球可以密切眼、手、腦之間的配合,需要敏捷的反應和當機立斷的行動,需要身體的整體配合、對節奏的把握,需要計謀,因此,打乒乓球是開動腦筋的好辦法,能使孩子的自信心、自持力、獨立判斷力和思維的敏捷性得到同步增強。

是一種很好的“情緒體操”

乒乓球運動輕快敏捷,很容易使孩子的心跳達到110~130次/分鐘,使孩子在單位時間內吸入更多的氧,大腦也釋放出更多的“快樂因子”。

指導孩子在委屈、沉悶、生氣時去打一局球,可以使其很快宣泄不良情緒,產生興奮、機敏、積極樂觀的心態。

孩子情緒的起落對手上的感覺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一個在與夥伴對決中率先鎮定下來的孩子,其心理必將更有韌性,更百折不撓。

乒乓球運動要求全身性的協調與配合,可極大程度地改善孩子的體質,增強其心肺功能,並完善其不均衡的體型。

豆芽菜體型的瘦弱孩子通過三四個月的乒乓球訓練,心肌力量變強,感冒和肺炎發生次數減少,體重增加。胖墩型孩子則可以通過訓練減去肚腩。

同時,眼睛緊跟着橙色的小球忽遠忽近、起起落落,對晶狀體周圍懸韌帶的強健是一種很好的鍛鍊,長期堅持可預防兒童近視眼。

提高反應力和注意力

如果你發現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那就跟他打一局乒乓球!

乒乓球運動是一項對思維以及身體敏捷性要求都很高的項目,講求高度的頭腦和身體配合。

乒乓球形狀小、來回的速度較快、在空中運行的時間也短,這就要求打擊雙方有較高的反應速度,打球時就需要集中注意力。

經常從事乒乓球運動,不僅可以幫助你鍛鍊身體,更能夠在潛移默化間提升大腦的運轉速度和效率,爲青少年提供更全面的身心健康發展鍛鍊。

對於青少年來說,乒乓球是能讓孩子變聰明的運動,也是全身心健康保持和治療亞健康的一劑“猛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