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許雷投案一個月後,雲南城投終止了對成都會展“蛇吞象”式的收購。尺度APP查詢到,收購成都會展,是雲南城投思慮已久的自救。

文 | 張佳儒

許雷投案一個月後,雲南城投終止了對成都會展“蛇吞象”式的收購。

這場收購歷時兩年,爭議不斷,涉及236億利益糾葛,關乎“雲南房企第一股”的前途和命運。但因2018年11月無法回覆證監會問詢而中止。

半年時間,中止變終止。期間,雲南城投大股東城投集團曾拋出了4.17億元的要約收購計劃,以5.2元的50%溢價收購8028.43萬股,意在重啓收購案。

無奈,真金白銀撒出去了,雲南城投股價卻沒漲到5.2元,短暫的興奮後,又跌入深淵,截至6月20日收盤,雲南城投報2.95元。

人去樓未空,收購案中的男主角已經投案自首,但留給後任者和股民的,是一個債務壓頂、盈利惡化、股價低迷的雲南城投。

轉型遇阻,236億重組坎坷落幕

兩年前,雲南城投將成都會展視爲“救命稻草”。

作爲雲南首家上市房企,在地產政策變動和激烈的競爭中,已經舉步維艱,不得不靠“倒騰資產”續命。

2015-2018年,雲南城投淨利潤四年兩次下滑,扣非後四年三負,不被帶帽靠得全是非經常性損益。從2018年來看,雲南城投轉讓滿江康旅和七彩雲南部分股權,合計收益18.21億元。

雲南城投236億重組終止,新董事長能帶它走出困境嗎?

圖片來源:同花順

其中滿江康旅還沒來得及開發,從成立到被轉手,只用了5個月,七彩雲南被出售時,旗下項目才完成部分道路、基坑、打樁工程等基礎性工作。幸運的是,因爲地價大漲,滿江康旅和七彩雲南分別獲得11.80倍、19.77倍的高溢價。

高負債也困擾着雲南城投。2015-2018年,雲南城投的負債分別達到396億元、572億元、700億元、758億元,負債率在87%以上。

雲南城投236億重組終止,新董事長能帶它走出困境嗎?

圖片來源:同花順

尺度APP查詢到,收購成都會展,是雲南城投思慮已久的自救。2016年,雲南城投時任董事長許雷與相識十年的成都會展董事長鄧鴻深度合作,雲南城投控股股東以118億取得成都會展51%的股權。

一年之後,雲南城投打算將成都會展資產注入到上市公司,作價236億。藉此提升盈利能力,降低負債率,實現在會展旅遊、休閒度假、大健康、產業地產的戰略轉型。

重組成功後,可與控股股東避免同業競爭,還能增加在西南地區的土地項目儲備,同時能將資產負債率由89%降至73%。

成都會展確實是個香餑餑兒,在成都、眉山等地擁有325萬平方米土地、多家酒店、黑龍灘長島等房地產項目,旗下包括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和新世紀環球中心等商務中心。

許雷和鄧鴻很有信心,2018年6月,鄧鴻曾發文表示,“2年多來,我與雲南城投集團許雷董事長一道,奔波於雲南、四川、湖南、湖北、廣東、海南、福建、浙江等地,爲新項目謀篇佈局。”

高度的信心的還表現在業績承諾上,收購成行後,成都會展需要三年實現累計淨利潤63億元。而2016-2018年1-5月,成都會展利潤分別爲2.16億、2.86億和0.99億。

也就是說,成都會展需要平均每年實現20億淨利潤,比以往翻10倍,這承諾任誰聽了都像是童話。監管層要求雲南城投說明成都會展業績承諾的合理性等,雲南城投答不出來。

股價低迷,控股股東溢價50%護盤

除了監管層關注,雲南城投低迷的股價也是困擾交易的重要因素。最初的重組預案中,成都會展估值高達240億元,當時雲南城投市值約80億。

雲南城投擬發行51億股,發行價4.35元,支付交易對價的92%,剩餘18.4億元對價以現金支付,募集配套資金髮行股數不超過3.21億股。

2018年伊始,雲南城投股價節節敗退,最低跌至2.56元,發行價與股價嚴重倒掛,致使交易難以成行。中止重組公告中也曾提到“因爲市場環境的變化,部分事項尚需與交易對方進一步協商”。

雲南城投236億重組終止,新董事長能帶它走出困境嗎?

圖片來源:同花順

爲了重啓收購案,今年2月開始,雲南城投控股股東不惜溢價50%要約收購上市公司8028.43萬股,佔總股本比例爲5%,預計收購總額4.17億元,可謂用心良苦。

不過,股價最高也沒達到5.2元,半年時間,超過4.35元的日子不到20天,並在觸及5.18元后開始懸崖式下跌,近期小幅回升。

今年6月,雲南城投迎來了發展拐點,掌舵14年的原董事長許雷投案自首,控股股東總裁楊濤近日履新,但楊濤面臨的壓力不小,從財報上看,許雷給他留下的是困難的局面。

雲南城投236億重組終止,新董事長能帶它走出困境嗎?

圖片來源:雲南城投公告

2018年報顯示,雲南城投償債能力進一步惡化,資產負債率升至89.37%,同比上升0.55%,利息費用18.06億元,是淨利潤的近4倍。

麻煩的是,雲南城投貨幣資金僅有26.71億元,考慮到2.80億元的短期借款和122億元的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存在98億的資金缺口。

雲南城投稱,將通過加快項目開發可銷售速度,並處置部分項目,加快資金回籠。還將推進債券發行,通過銀行、保險等多渠道融資方式,確保債務償付。

從一季報來看,雲南城投的盈利能力和融資能力仍不容樂觀,營收下滑62.69%,淨利潤下滑652.46%,籌資活動現金流減少56.27%。

種種困難之下,雲南城投一邊大舉拿地,爲業績的增長打基礎,一邊加快推進康養產業轉型。

一季報顯示,雲南城投新增土地儲備2049畝(約136.6萬平方米),可建面積高達250萬平方米。根據中指院數據,雲南城投新增土地還要更多,高達180萬平方米,位居全國房企第19位。

而去年雲南城投在全國5個省的26個項目,總共完成的商品房銷售面積也不過52.9萬平方米。

就在披露重組終止的同一天,雲南城投還披露了將出資2000萬設立合資公司,聚焦綠色康養產業地產。2018年,雲南城投已經儲備了總計約3600畝康養及旅遊地產用地,但康養及旅遊產業在營收和淨利潤佔比中都是個位數,沒能貢獻大規模收入。

終止重組、設立康養公司,這是新董事長楊濤上任來的第一個大動作,將會是雲南城投扭頹的拐點嗎?在楊濤帶領下,雲南城投能快速走出困境嗎?尺度APP將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