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的经营权、宅基地的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来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主要条件,而《农村土地承包法》中也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承包土地,承包期间自己把户口迁入别的村集体,家里也还有其他人在,那么承包关系仍不变,但是在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随着土地确权的结束,农村房子以及土地的价值也提升了,现在农村户口有多吃香就不用多说了,由于农村户口跟土地和宅基地都有着关系,现在要是想非转农还得经历一番波折,所以大家在想要进行转户口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了。

非转农是比较困难,农转非就简单多了,但很多人疑问的是,如果农村户口变成非农后,自家房子和土地还能保留吗?原来的土地应该怎么办呢?

农户户口转出后,原来的土地怎么处理?主要有3种方式

农转非后土地该怎么办?

《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的经营权、宅基地的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来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主要条件,而《农村土地承包法》中也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承包土地,承包期间自己把户口迁入别的村集体,家里也还有其他人在,那么承包关系仍不变,但是在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农户户口转出后,原来的土地怎么处理?主要有3种方式

目前最主流的3种处理方式

1.自愿有偿退出农村的承包地

2016年国务院的文件《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的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当中就提出:关于承包农户如果确实有真实意愿,可以依法有偿退出。

当然,退出必须是自愿的,任何人不能强制农民退出土地。不过农民自己必须谨慎,因为在退出承包地之后,进城落户的农民将永久丧失土地承包权益。

2.流转承包地

随着大批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甚至是定居的,造成了农村土地大量闲置,为了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使用率,所以很多地区都积极鼓励引导农民流转土地。

土地流转只是把土地的经营权交易出去,承包权仍然是农民自己的,合同到期后土地就可以拿回来,而在此期间可以有租金收益。

农户户口转出后,原来的土地怎么处理?主要有3种方式

3.保留承包地

由于国家已经多次明确指出,不得以在城市落户为条件收回农村的承包地,因此即便农民朋友选择既不退出土地,也不流转,也是可以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抛荒土地,仍然是有风险的。

因为《土地管理法》三十七条有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抛荒耕地,个人连续二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当然,由于《土地承包法》当中又有“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的规定,具体在执行时,就要看当地的具体情况了。

相关文章